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磁流变减振器在半主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悬架系统为例,对采用磁流变减振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与传统被动悬架系统相比,其性能好,且无须向系统输入能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较大的阻尼时,半主动控制系统可以在全频率范围内起到减振效果,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可控减振环节。  相似文献   

2.
液体在液力悬置的上下液腔间流动时的阻尼消耗振动能量,通过运用机械振动学、流体力学知识,建立惯性通道式液力悬置的力学模型,对其刚度和阻尼进行数学描述,分析其影响因素,开发液力悬置动态特性和"发动机-液力悬置-车体"系统隔振效率的仿真软件包。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内外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半主动悬架技术的产生背景,分析设计与优化过程中所用到的车辆模型和评价指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和可调节减振器,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和总结;列举出几种应用最广泛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劣势,指出不同的控制方法相互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优化控制效果;阐述不同种类可调节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最后探讨半主动悬架发展的趋势,为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商用车在经过减速带、凹坑等冲击工况时会产生较大的俯仰角,此时应采取与正常路面行驶时不同的控制策略对阻尼进行控制。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一种改进天棚控制和改进单传感器控制进行融合,可以根据路面条件和车辆状态等信息,来调整不同的算法的权重。通过实车数据确定各控制器参数。同时在实车中进行部分控制策略的验证,结果显示,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在1/2半车模型上进行不同冲击路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降低簧上质量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化效果,也在全频域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平行平板流动模型和Bingham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了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计算公式. 在车辆悬架动态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 最后基于天棚on-off控制,利用dSPACE搭建了实车试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际越野路面的道路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被动悬架对比,磁流变半主动悬架能够很好地抑制车身以及驾驶员座椅的低频共振峰值,降低车身垂向振动幅值,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结果显示该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性能达到半主动悬架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新方法,可根据汽车的实际行驶情况灵活地控制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从而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探讨了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驱动机构动作时滞和阻尼切换时滞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驱动机构在120ms以上的时滞对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荷均有不利影响;减振器阻尼系数切换时的变化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控制效果不利,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发动机半主动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及参数影响,基于AMESim多领域仿真平台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半主动液压悬置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发动机预载对液压悬置腔体内的液体初始压力和解耦膜位置的影响。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半主动液压悬置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参数影响分析,可以获得在ON和OFF状态时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后期的悬置结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当增大等效泵压面积、减小橡胶主簧体积刚度及增加惯性通道长度有利于对悬置的低频隔振;适当增大解耦膜直径有利于对悬置的高频隔振。这些结果可为悬置内部各结构、流体和气体运动以及空气通道开闭实现半主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半主动悬架模糊动态建模与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可调减振器外特性试验,拟合其阻尼系数与步进电动机转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模糊动态模型理论,建立车辆半主动悬架模糊动态模型.设计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研制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模糊动态半主动悬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有效地衰减车身垂直振动,改善车辆行驶姿态,提高乘坐舒适性及行驶安全性,协调整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H∞控制理论基础上,对半主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补偿控制策略,使之发展成一种新的混合控制系统,并对这种控制系统和原半主动控制系统以及采用H∞控制理论的纯度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实例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最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车辆半主动悬架1/4模型,设计了半主动悬架台架试验系统,对不同的路面输入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物理模型正确,试验系统稳定可靠,为半主动悬架及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液力减振器结构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液力减振器的设计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以提供液力减振器设计方法。以奥迪100轿车所用惯性通道--解耦膜式液力减振器为例,建立了液力减振器的物理模型,推导出动刚度Kd和滞后角θ的数学表达式,由此分析主要设计参数对减振器动刚度和滞后角度的影响。液力减振器橡胶主簧刚度对减振器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大;惯性通道横截面积、惯性通道长度等参数对减振器的动态特性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加速度反馈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建筑结构的半主动控制中,多以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反应作为状态反馈,但是实际工作中会产生测量不便以及误差累积等问题,为此,利用加速度测量简单,可靠的特点,采用加速度作为反馈变量来实现建筑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振动控制,计算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并能取得与主动控制策略几乎相当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半主动悬架控制及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分析了基于阻尼力与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区别,阐述了半主动悬架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并建立了基于阻尼控制的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频域快速调节理论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在提高车辆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对半主动悬架控制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改进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汽车四自由度半主动悬架阻尼模糊控制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巳无法从结构设计上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而半主动悬架通过调整悬架阻尼,使得它可以很好地满足车辆行驶过程的需要,因此受到车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建立4自由度1/2车辆模型,导出了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采用模糊方法控制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阻尼,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以前后轴的可调阻尼值作为输出量控制悬架,并设计了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汽车台架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键台图-状态空间分析法为 M7120A型平面磨床液压换向控制系统建立了数 学模型。针对“刚性方程”问题,在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时采用了“状态分段法”,有 效地减少了仿真计算时间;在数学模型中保留了主要的非线性因素,使理论分析的精 度提高,对系统的换向过度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及试验验证,两者结果基本吻合。用此 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诸参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原系统动态特 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车辆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悬架控制器 ,它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 ,融合自适应方法 ,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 ,并对自适应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修正 ,以在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 ,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结果表明 ,该控制系统明显地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某新型被动液阻悬置低频和高频的动态特性,建立了该悬置的集总参数线性模型,并利用键合图模型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状态方程,仿真特性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液阻悬置模型能够较精确分析该悬置的动态特性.同以往悬置的动态特性相比,该悬置具有良好的频变幅变特性,拓宽了以往被动液阻悬置高频的使用频率,改善了悬置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惯性通道直接解耦盘式液阻悬置的动力学特性和减振机理,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集总参数模型,并利用试验方法对液室柔度、等效活塞面积、惯性通道和解耦盘的惯性系数和阻力系数进行了参数识别,同时采用有限元法辨识了橡胶主簧的动刚度.仿真分析揭示了直接解耦盘在液阻悬置中的作用,悬置在低、高频两种工况的动态特性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液阻悬置改善了已有结构的高频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工程系统中,要求减少或者消除振动的影响。过去被动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弹性体装置,这样会人为地降低机械性能。所以针对这一控制问题,提出了振动主动控制的方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在低频时的减震效果。针对周期性震动源的问题,提出应用迭代学习控制的参数最优算法,采用主动/被动混合控制的"质量弹簧阻尼"装置,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特别在10Hz及20Hz频率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系统位移为零,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