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在生活中,人们常用"脑子进水"来形容思维不正常或想法古怪的人。其实,如果脑子里真要是没有"水",那人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脑子里的水被称为脑脊液。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蛛网膜下腔、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相当于脑和脊髓的组织液与淋巴液,它可以保护并营养脑和脊髓,并运走代谢废物,而且协助维持颅内压的稳定。脑脊液主要由脉络丛的上皮细胞分泌,以侧脑室为多,约占总量的95%。由  相似文献   

2.
曹曼 《科学世界》2014,(9):56-57
脑脊液减少症会带来不间断的头痛,使人连站立都变得困难。它是由于脑脊液外漏造成的。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能够治疗脑脊液外漏的“自体血注入术”。  相似文献   

3.
<正>脑脊液脑脊液主要由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分泌产生。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一方面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另一方面可以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同时还能缓冲脑和脊髓所受到的外力,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脑脊液对大脑中所产生毒素进行清除的过程与身体内淋巴系统对代谢废物的清理很相似。  相似文献   

4.
章圆 《科技信息》2012,(29):467-467
颅内压(intracmnial pressure,ICP)即颅腔内压力,临床上在枕骨大孔区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无梗阻的情况下,常以侧卧位时腰穿的脑脊液压为代表.也可通过穿刺小脑延髓池侧脑室测脑脊液压。正常成人的ICP为0.8—1.8kPa(80—180mmH2O).持续保持在2.0kPa(200mmH2O)以上即为颅内高压。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外科极为重要的监护内容,颅内压监护探头植入是监测颅内压最准确、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脑基底部梗塞时近记忆的障碍及其与儿茶酚胺(CA)的浓度变化。方法:对31例基底节梗塞患者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其近记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检测器(HPLC-EC)对患者脑脊液中的儿茶酚胺(CA)进行测定。结果:基底节梗塞时有所记忆障碍,且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下降,其NE与DA的减少和近记忆障碍密切相关。结论:基底节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的NE和DA下降可以作为其近记忆障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刘华  李志华 《科技信息》2009,(23):I0376-I0376,I0368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是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在裸鼠肺腺癌溶骨性骨转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并使用MIA4.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每张切片取五个视野,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0倍,统计每个高倍镜视野中表达的阳性物质的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裸鼠发生了100%的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过表达;而“益肾骨康方”低剂量组与中 西药组裸鼠未发生骨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处于较低的水平(P<0.01);“益肾骨康方”中、高剂量组裸鼠也发生了骨转移,但是这两组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等与疼痛相关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可能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细胞的骨侵袭与转移所引起的疼痛,即“益肾骨康方”通过抑制裸鼠脊髓背角GFAP、c-fos、P物质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枕下正中入路,咬除枕骨大孔后缘形成2cm×3cm大小的横行骨窗,显微镜下切开硬膜,分离增厚和粘连的蛛网膜,松解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并行软膜下切除,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侧的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口,必要时穿刺或敞开脊髓空洞,修补硬膜.结果: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平稳,无感染、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随访,MRI显示26例患者中5例空洞消失,脊髓接近正常;21例脊髓空洞腔缩小呈细线.结论:后颅窝扩大、小脑扁桃体软膜下切除枕大池重建术,能有效地扩大后颅窝空间,饵除压迫及蛛网膜下腔粘连,恢复枕骨大孔区脑脊液循环通畅,是治疗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告的 7例患者均在病前有“感冒”病史 ,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检查均符合脑炎或脑膜炎 .最后经病理学和头部CT以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脑肿瘤 .提示感冒只能看作是一切疾病可能病因 ,不能作为炎性脑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动物麻醉致死,灌流固定,解剖观察,冰冻切片,中性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脊髓灰质腹角由大、中、小三种多突起神经元构成.其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分别为20μm、11μm和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中腹角的神经元构成数量和类型不同.脊髓灰质的背角神经元胞体直径多在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的背角神经元构成在形态和数量上也不同.在2~6脊髓节段偶见中间带神经元,其胞体直径在7μm左右.②对脊髓节段的长度、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及形态、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的粗细进行了观察.结论:中华大蟾蜍脊神经形态和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铁离子含量与急性颅脑损伤脑水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探讨铁离子含量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应用亚铁嗪法测定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并对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与脑压、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P<0.001),且铁离子含量与脑压明显相关,与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CT在国内的日益普及,对传统的依赖脊髓造影诊断腰间盘病变的方法更多地被CT所替代。本组病例来自我院1992年至1998年行手术治疗的68例腰间盘病变的病人,其中52例行CT和脊髓造影双重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68例中,男36例,女32例。平均20~64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20年。腰痛伴一侧腿痛49例,腰痛伴双侧腿痛者19例,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1252例经CT和脊髓造影双重检查,16例单纯行CT检查,其中单个间盘病变59例,两个间盘病变8例,三个间盘病变1例。1.3脊髓造影方法常规腰穿后取脑脊液数滴,然后注入76%,泛…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脑脊液病理图像中部分细胞膜较为模糊,与图像背景难以区分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U-Net深度学习方法对脑脊液病理图像做全自动分割.在深度学习网络中加入注意力机制对细胞进行定位,抑制无关信息,提高语义的特征表达,提高对细胞整体分割的精确性.通过镜像、旋转等操作对数据集进行扩充预处理.采用VGG16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交叉熵与Dice损失相结合作为损失函数,分别在脑脊液临床图像与公开数据集2018 Data Science Bowl上进行验证;并与Otsu, PSPnet, Segnet, DeeplabV3+, U-Ne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和肢体功能障碍,术前2例合并有大小便失禁,术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小儿脊膜膨出早期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M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行横断、冠状及矢状面MR SE序列扫描,8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40例定位、定性诊断全部正确.结论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M表现较具特征性,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6.
化脓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严重疾病,又称为细菌性脑膜炎,是指由多种细菌引起的蛛网膜、软脑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脊液的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我院临床检验的完善,现将2005年-2009年我科收治的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6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脑电图及CT检查结果分析,观察其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脑电图及CT检查可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认为在临床上对高度疑诊病毒性脑炎者应同时进行脑脊液、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王立钢 《科技信息》2009,(12):339-339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师对脊髓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脊髓梗死的特点及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其临床特征是急性起病,截瘫及二便障碍,治疗上主要是对症。结论:脊髓梗死较少见,预防较差,应注重识别。  相似文献   

19.
综观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的各类文献,我们发现:paeke和slaby对攻击行为下的定义是:攻击行为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包括个体,也可是群体)的行为。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分类,可将攻击行为分为仇视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而对攻击行为测评常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但在研究中,应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于青少年攻击心理的成因,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本能说、挫折——攻击说、驱力说、习得说和工具性攻击说;而家庭、同辈群体和暴力影视传媒是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神经心理与生物基础研究发现: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与攻击行为成负相关,荷尔蒙与攻击行为有一定的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关系较弱。最后,对于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培养他们的亲社会情感以及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影视文化和朋辈群体的“正义”与“义气”行为,并且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控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8头初生公奶牛犊的颈胸段各节脊髓,研究了脊髓灰质的分层。脊髓横切片的厚度为80μm,50μm,40μm和20μm,以3mm厚的脊髓块切片前用甲苯胺蓝或焦油紫、硫堇、亚甲蓝、甲苯胺蓝混合液进行块染,使细胞体着色。部分切片用Weil氏法对髓鞘染色。研究发现奶牛颈胸段脊髓灰质分层基本上类似于猫,但在各层的范围、形态及结构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