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辽宁省高新区工作会议于2004年4月12日在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锦州、葫芦岛七市在会上汇报了2003年高新区的工作情况。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出席会议,滕卫平副省长在充分肯定省内各高新区工作的同时,谈到了高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并分析了我省高新区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对高新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辽宁科技参考》2006,(2):16-24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新区诞生和发展的灵魂与精髓。辽宁省的七个高新区,通过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和谐环境.深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各自走出了一条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激活内外科技资源、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近几年来,省内各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各个高新区以其较强的科技创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支撑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形势下,全省各个高新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使命、大力推进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分别确定了2006年工作思路与安排。[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上旬,辽宁省科技厅组成科技考察团赴广东、湖南两省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考察团在全面考察南方两省科技工作的同时,参观考察了深圳、广州和长沙高新区。本文是作者参加考察、参观活动之后形成的考察报告。《报告》系统地介绍了上述几个高新区的基本情况,总结、分析了其建设发展的经验及特点。本刊现予摘要刊载,供学习借鉴。我们相信,这几个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对我省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会有较强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新区建设已进入国家政策的普惠阶段,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如何进一步认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构建符合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评价体系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基础,以基于质量视角的相对指标为核心,力求指标与时俱进,进而提出由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撑、创新路径、创新可持续性等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以期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深圳、中山、广州、惠州、佛山、珠海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我省先后批准设立了汕头、东莞、江门等10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自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16个,成为全国高新区最多的省份。我省高新区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环境等六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铸就了十五年发展的精彩脉动。  相似文献   

6.
《天津科技》2014,(8):F0003-F0003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天津高新区核心区由华苑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南区(滨海科技园)、未来科技城北区、塘沽海洋科技园4部分及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3个政策辐射区组成,形成“一区七园”格局。  相似文献   

7.
7月28日,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1“相约张江”第七届科技文化节暨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论坛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8.
谭华健  吴昊 《广东科技》2011,20(21):97-98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中山高新区”)自1991年设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千亿工业强区”。2010年,中山高新区制定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描绘了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11,(8):50-51
20年前,济南高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任,踏上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征途。20年后的今天,济南高新区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一座座科技园区在这里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一批批科技企业在这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宜宾国家高新区,2019年3月20日下午,宜宾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推进会在中共宜宾市委党校四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创建国家高新区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能职责。市政府副市长陈扬杰出席会议,创建国家高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高新区经过三十年的建设,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国家高新区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提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5个方面25个指标指导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目的使国家高新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辐射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相似文献   

12.
天河科技园是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广州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高新区成立最早,建设和发展最具规模的园区。在国家科委和省科委的指导下,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七年的努力,各项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园区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试制、中试、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及科技管理、培训与信息交流场所已大部分建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示范和带动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09年启动了“省级高新区升级”工作。本研究以省级高新区升级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其2001~2016年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新区升级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级高新区升级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而提升作用主要得益于高新区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从城市创新主体来看,高效率政府更能基于国家高新区的制度优势提升本地创新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越多,国家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越明显,从而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越明显。从城市等级来看,高新区升级对一二线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幅度要高于三四线城市。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5年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和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交流全省离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经验,研究部署高新区下阶段的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全省各高新区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成为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典范和实践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行者。副省长宋海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省科技厅厅长谢明权作了全省高新区工作报告,广州、深圳等6个高新区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还讨论了《关于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开拓创新,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1991年的2587家增长到2002年的2.6万家,就业人数从12万人增长到320万人,技工贸总收入从87亿元增长到15250亿元,实现利润从8亿元增长到759亿元。企业纳税从39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创新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淮海经济区的5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发现:5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济宁高新区的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徐州高新区,临沂高新区的发展水平最低.工业经济基础、研发投入、经济规模、结构效益等是影响高新区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参与角度思考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 《广东科技》2008,(9):46-49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区54个。由于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的高新区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从政府参与的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高新区发展的宏观背景:全球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加入WTO与市场国际化,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大开发及河南“东引西进”、“科教兴豫”战略。结合这些宏观背景,提出焦作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其研究思路,可望对河南其它高新区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21,30(9)
从2003年到2021年,河源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已正式挂牌运作了18年。在这18年里,河源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河源市委、市政府有关高新区发展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工作,推动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强、从荒芜之地到工业明珠的巨大转变,谱写了高新区跨越式发展的独有赞歌。  相似文献   

20.
初秋的苏州高新区,处处繁花似锦,一派生机。走进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大楼,该区党工委书记王竹鸣高兴地向记者道:如今的高新区不像以前只抓招商引资的那样单打一,主要追求的是既快又好,也就是说追求持续发展、和谐发展。2004年,该区工业产值首次突破6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保持100亿元以上,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预期发展目标。今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5万美元,较2002年翻一番,实现三年再造一个高新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