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二次生长的方法,在芳砜纶(PSA)织物表面制得氢氧化镁(Mg(OH)2,MH)片状晶体;通过控制pH值并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使氢氧化铝(Al(OH)3,ATH)凝胶包覆已生长了片状氢氧化镁晶体的芳砜纶织物(MH/PSA),从而成功制得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芳砜纶(ATH/MH/PSA)复合阻燃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分析MH/PSA及ATH/MH/PSA样品中Mg和Al含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态,并对MH/PSA和ATH/MH/PSA的隔热性能及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二次生长和原位生长的方法,将两种无机阻燃剂处理到织物表面是可行的,MH/PSA和ATH/MH/PSA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和防紫外红外辐射性能都较原PSA织物有明显的提高,其中ATH/MH/PSA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2.
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疏松型纳米氢氧化镁(LN-MH)阻燃剂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粒径测定.结果表明,该阻燃剂中氢氧化镁分子数与油酸根数之比为9.386∶1,氢氧化镁纳米粒子具有片状结构,其晶体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为纳米级.包覆剂的COO-与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紧密的结合.纳米晶体的弱极性001晶面的衍射强度有明显增强,相应的极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克峰 《科技信息》2010,(20):349-350
为改善氢氧化铝阻燃剂与有机高聚物的相客性,对氢氧化铝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和用量,同时考察了表面改性氢氧化铝对有机高聚物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与有机高聚物复合体系有着较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能够显著提高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Mg(NO)2·6H2O和氨水为原料,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讨论了使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对纳米氢氧化镁的分散效果。同时,还进行了在氢氧化镁表面包覆有机阻燃剂THPC的研究,并采用SEM、TEM、FTIR、Zeta电位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包覆前后的氢氧化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镁表面存在THPC有机包覆层。  相似文献   

5.
水镁石——作为阻燃剂的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一种可以替代氢氧化镁作为塑料阻燃剂的物质 ,对一些待定的替代物进行了性能测定 .对其中的一种物质———水镁石作了DSC(差示热分析 )、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测定 ,经过分析 ,得出水镁石可以作为氢氧化镁替代物的结论 .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分别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微胶囊化改性,通过对其FTIR、SEM、TEM、TG DSC、XRD,以及添加至高聚物中后进行复合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测试和极限氧指数(LOI)的测定,研究微胶囊化改性超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被成功包覆在氢氧化镁表面,并且改性后氢氧化镁热稳定性良好,粉体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粘结性得到提高,与未改性氢氧化镁相比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其极限氧指数较低密度聚乙烯有很大提升。其中,以反应温度70 ℃、包覆量15%的微胶囊化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是两种常用的无机阻燃材料。本文通过对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热分析,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阻燃特性及机理,为阻燃材料进一步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对氢氧化镁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活化指数和吸油值进行表征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将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镁粉体添加到聚丙烯(PP)中,再对样条进行SEM实验,对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4%、改性温度为80 ℃、改性时间为40 min.SEM表明,相对于未改性的氢氧化镁来说,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能均匀地分散在PP中,相容性较好.性能测试表明,加入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的PP的氧指数有明显提高,由纯基体的19.0%到29.6%,提高了10.6%,且可达到V-1阻燃级,机械力学性能方面相对于纯PP体系有所下降,但和未改性的比较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硬脂酸为改性剂,采用"一步法"制备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对其活化指数和吸油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仪(LPSA)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在聚丙烯(PP)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其最佳制备工艺为: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min、陈化时间90min下,制得的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分散性高,与聚丙烯(PP)的相容性好,其填充量为50%的PP混合物的热学性能优良,氧指数达到28.5,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镁填充量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氧化镁为阻燃剂,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不同填充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聚丙烯中所得的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镁填充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但随着氢氧化镁添加量的增多,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都会有明显的下降。所以综合各因素考虑,氢氧化镁添加量为100份时最适宜。  相似文献   

11.
Mg(OH)2过滤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g(OH)2制备过程中投料时间、加入晶种量、反应温度对其过滤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改善Mg(OH)2过滤性能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室温固相法制备高纯超细氢氧化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室温固相法制备了形状为纤维状,直径约为1—10nm,长度约为30—200nm的超细氢氧化铝,并运用粒度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超细粉末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此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合成工艺简单,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阻燃剂用氢氧化镁超细粉体的水热制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水热处理制备出结晶性良好的六方片状Mg(OH)2.考察了NaOH浓度、温度和水热时间对产物形貌与粒度的影响,对NaOH水热体系中Mg(OH)2的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用TEM、SEM、XRD等方法对粒子的形貌、化学组成和晶型等作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钙浆液脱硫反应及其干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天平研究了低温(80℃)条件下Ca(OH)2浆液在一定水钙质量比、SO2浓度范围内的脱硫特性及干燥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钙比及SO2浓度下浆液干燥特性明显不同;Ca(OH)2浆液在SO2气氛下在浆液表面反应生成的CaSO3·0.5H2O晶体比在N2气氛下由于干燥而析出的晶体多,硫分以CaSO3·0.5H2O固定在浆液中,其干燥速率要低些;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浆液临界湿含量不同,反应及蒸发过程在浆滴表面产生的晶体越多,临界湿含量越大;在低SO2浓度时,Ca(OH)2转化率随SO2浓度的升高迅速增加,当入口SO2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Ca(OH)2转化率增加趋缓.  相似文献   

15.
通过热量平衡计算,分析了氢氧化铝焙烧回转窑的热量利用情况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节能途径和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钴为原料、六次甲基四胺(HMT)为沉淀剂水热合成Co(OH)2,研究了六次甲基四胺浓度对生成Co(OH)2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循环伏安、恒流放电电化学测试表明,硝酸钴与HMT摩尔比为1:1反应时,得到的Co(OH):电极在6mol/LKOH溶液中、-0.1~0.5V(vs.SCE)电位范围内,具有较好的超电容性能,单电极比电容达到496F/g.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功率超声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和非晶态纳米氢氧化铜粉体,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参数对制备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所得产物纳米氧化铜粉体和纳米氢氧化铜粉体呈球团状,平均粒径分别为24和46nm。  相似文献   

18.
纳米Al(OH)3干法表面改性及其在EVA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T对纳米Al(OH)3的干法改性工艺,确定了偶联剂最佳质量分数0.5%、改性时间25min、改性温度100~110℃。采用红外光谱、TEM等检测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改性后无机粉体表面包覆有机基团,吸油值减小,团聚减弱,比表面积增加。改性Al(OH)3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阻燃效能提高,并保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现场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并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电极表面Ni(OH)2与NiOOH的相互转化,以均匀膜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表面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以光学参量变化速率(Vop)为参数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能直接反映出体系的特征.Vop参量与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间存在密切关系,Vop反映了电极表面表面膜厚度的变化率.  相似文献   

20.
以K〔Al(OH)4〕对硅胶进行铝化。用XPS(光电子能谱)、IR(红外)、MASNMR(魔角核磁共振)以及异戊醇脱水反应表征了铝化胶样品。结果表明,硅胶经后可以产生Bronsted和Lewis酸性。Bronsted酸性的产生不排除K〔Al(OH)4)〕与硅胶表面羟基综合并在以后的热处理中转化为六配位的铝氧化物,从而显示lewis酸性。铝化硅胶由于具备了酸性,产生了醇脱水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