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译者进行英语成语翻译时,文化对译者的理解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可见,英语成语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民族特色。在翻译时,译者了解英语成语的产生和来源将有助于他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或其他的方式。其目的都在于准确进行语际的意义转换,尤其是文化意义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由文化差异看英语成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同汉语成语一样,是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的短语或句子。英语成语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尤需注意英汉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对应、不完全对应和不对应三种关系,在英语成语汉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正确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翻译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3.
李耕砚 《科技信息》2006,(10):325-326
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对它们的理解和翻译给很多学生和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针对其中含有人名的英语成语,对其文化内涵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从中可见了解英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只有学贯中西,并且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地运用这些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4.
郑慧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2):104-105
在英汉成语的来源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宗教背景也必然反映在各自的成语中,赋予他们不同的民族特色。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成语的比较,从各自语言的特色,文化的内涵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异同,有助于了解英语所载的文化意蕴与其多层面背景,是学习该语言并运用其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典故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浩如烟海,而英语典故成语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在翻译时,应尽最大可能保留源语文化信息,译出源语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避免文化缺省,使读者能够较好地领悟原作者的意图,达到应有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景飞 《凉山大学学报》2001,3(2):117-119,122
语言植根于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英语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本文从历史、语用心理、民俗、文学、宗教或迷信观念、民族偏见和科学发展等方面对此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的渊源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进入本世纪以来,英语成语日趋活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普及的通俗文化为英语成语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而汉语成语则未能与汉语词汇同步发展,呈现出停滞不前的趋势。这预示着英汉成语的前途迥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语言,拥有许多谚语、俗语和成语典故。其中不少的成语典故中嵌有人名,这种典故往往和具体的历史事件、学典故或神话传说有关。通过探讨英语成语典故中人名的来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英美化,扫清阅读中的一些障碍,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依据等效翻译的原理,分析一些英语成语泽成汉语成语实例,阐明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及英汉成语对译存在的可能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所在文化的差异,英汉成语之间又存在不可对译性。  相似文献   

10.
成语(Idioms)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一样,具有丰富多彩、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等特点。但由于成语难于理解,因而能否正确使用成语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为此文章介绍了英语成语的定义、特点、分类标准及其应用,以便于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进而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产生本质上也是一种化现象。它承载着民族化特色和化信息,包括民族化心理的信息。通过汉英成语看中西民族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并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论述在跨化交际中成语与民族化心理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受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制约。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仅有一小部分成语在英文中有相对的意象。大部分四字成语蕴涵浓厚的中国文化意象,英译汉时若使用这些成语,便在译文中掺入与添加了译语文化意象,造成文化失真。因此,译者应慎用成语,灵活变换表达法,使文化信息得以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成语则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化石。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本文试从其反映英语民族的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生活习俗、地理环境、肢体语言等六方面来探讨其文化价值。它为研究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历史特点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大量的习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语用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为英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习语有各自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中西文化既有共同的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思维方式。文化重合是局部的,文化上的冲突是常态的。分析文化上的重合与冲突可资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英汉航海习语的研究对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英汉航海习语的文化意义呈现出个性和共性,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往往不同。准确把握习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适当的喻体转换,方能实现英汉语义和修辞最大程度上的“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7.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东西方存在着文化差异,习语翻译成了翻译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只有深入了解习语背后的特定文化,才能恰当地翻译习语。论文分析了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介绍了一些习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词汇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语言词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动物被赋予了或同或异的联想意义,因而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现运用对比研究法,从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相似和差异,英汉含动物词汇的习语所用设喻形象与喻意对比以及习语的来源,用以研究习语的文化内涵。这将对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动物词汇并真正领悟习语中的动物文化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20.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固定性、语义整体性和不透明性等特点,诸如地理,历史,宗教,和习俗等多种文化因素渗透在这一领域,使得英语习语是外语学习中的最难点之一,通常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们在英语习语的掌握上却相当薄弱。虽然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已经使用得较为普遍,但在习语教学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材中的习语以及与习语相关的材料也极为匮乏。因此应用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将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使课堂文化教学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观念的差异作进一步了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通过本文中的调查研究,作者试图找到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帮助学习者们掌握英语习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