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罗焕光 《科学通报》1986,31(12):907-907
薄层色谱法分离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其中Specker和Jung等人的工作做得比较系统,成果比较显著,他们在硅烷化硅胶的薄层板上,以乙醚-四氢呋喃-HDEHP-HNO_3作展开剂,成功地分离了十四个稀土元素。近年来,罗焕光和刘旭首先将P538应用到薄层色谱中作为展开剂,使五个轻稀土元素获得了满意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物化学性质及不同组织分布,以前将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划分为5类:角蛋白(Keratin)、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la-ment)和神经纤维蛋白(Neurofilament).近年又发现一些新类型蛋白,它们分布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中.研究表明,在植物细胞中也至少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体系.现在将核纤层蛋白(Lamin)也列入中间纤维蛋白家族.各类中间纤维都具有10nm纤维的形态学特征.角蛋白中间纤维的多肽性质非常复杂,含30多种多肽,分子量在40~70ku之间.根据角蛋白的等电点、分子量及抗原决定簇性质,将角蛋白分成两亚类:I型角蛋白即酸性角蛋白,分子量在40~57ku之间;Ⅱ型角蛋白为中性偏碱性,分子量在53~70ku.角蛋白中间纤维必定是这两类角蛋白即酸性和碱性角蛋白互补装配而成.  相似文献   

3.
王铭钧 《科学通报》1984,29(6):352-352
在前文我们根据分子量分布是反应程度及聚合度的函数而建立了求分子量分布的偏微:分方程由于,因此是一个含有对x的“卷积分”的方程。函数f(p,  相似文献   

4.
錢人元 《科学通报》1959,4(16):525-525
用分級方法研究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目前还缺少基本的了解。其中两个主要問題是:(1)分級曲綫的絕对評价,即从实驗得到的分极曲綫是否真实地表示試样的分子量分布;(2)分級效率的估价,即对各种分級方法、操作条件、溶剂沉淀剂体系的选择,还沒有客观的比較和表示分級效率的方法。針对后一問題,作者等企图用淋洗柱分级法作为研究級分的分子量分布的工具。淋洗层析柱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有两种:吸附-脫吸层析和沉淀-溶解层析。前法曾用活性炭作吸附剂研究硅油、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吸附层  相似文献   

5.
陈欣方 《科学通报》1984,29(2):94-94
本文用母函数法推导了偶联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支化度分布、平均支化度和支化点间链段平均分子量等分子参数表示式。一、二元接枝设骨架预聚物(由结构单元A组成)和活性预聚物(由结构单元B组成)中j聚物的数量分数分别为x_j和y_j,每个A包含一个可与活性聚合物反应的偶联基团(如聚对卤代甲基苯乙烯  相似文献   

6.
陈耀祖 《科学通报》1965,10(10):911-911
本文扼要报导借化学显微术及薄层色谱法分别微量鉴定醛类与胺类衍生物。一醛类的微量鉴定1952年 Billmann 等首先倡用1,2-二(对甲氧苄氨基)乙烷鉴定醛类,嗣后其他研究者相继报导了一系列这样的试剂用于此目的。这类试剂与醛类的反应是:  相似文献   

7.
杨玉良 《科学通报》1990,35(10):791-791
我们曾报道了模拟缩聚反应产物分子量分布的Monte Carlo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模拟各种类型的缩聚、共缩聚和非等活性(即官能团活性与链长有关)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本文提出一种中间样本复制法以缩短该方法的计算耗时数,从而提高模拟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水体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及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 天然溶解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是近年来水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分子荧光特征和分子量分布被广泛认为是DOM特征研究的重要参数,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本文联合运用分子荧光光谱,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紫外吸收和荧光在线检测技术, 研究了贵州红枫湖和百花湖及其河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分子荧光与分子量分布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水体中DOM普遍存在两个明显的类腐殖荧光峰(A和B), 但河水还存在另一个特征明显的类蛋白荧光峰(C). 研究结果表明: 类腐殖荧光物质主要由1.0~3.0 kD之间的小分子组分组成, 而类蛋白荧光物质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于2.0 kD的组分组成. 运用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技术测定DOM分子量分布时, 估算的分子量分布特征与吸收光谱检测器的波长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家隆 《科学通报》1965,10(1):76-76
有关铂族的阴离子交换行为的工作是很多的等进行过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的研究,据报导,只有Stevenson的工作解决了非挥发性铂族的多元混合物的分离问题。本文利用国产新华牌(1号,快速)经磷酸化滤纸(铵型),以希矿酸和盐类作展开剂,试液为0.5N矿酸,采用上行法研究了铂族的交换行为。结果证明,很容易分离三元以上混合物,而且斑点集中,展开迅速。实验结果:展开剂酸度、氯离子浓度以及盐类  相似文献   

10.
植物高纯度大分子量核DNA的快速、简便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健民  邱芳  谢纬武  李传友  王斌 《科学通报》1998,43(23):2570-2572
大分子量DNA(Megabase-size)的制备是构建YAC(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等大分子量基因组文库的前提,是绘制大尺度物理图谱的基础,还可以应用于重复序列的宏观研究.但因DNA在制备过程中易被机械剪切和核酸酶消解,所以制备大分子量DNA是比较困难的.最初制备植物大分子量DNA是采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原生质体的方法,但存在明显的不足:(Ⅰ)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费时、费力、费财;(Ⅱ)适应范围有限;(Ⅲ)细胞器DNA污染严重.随后出现的包埋纯化后完整细胞核的制备方法,虽然较好地克服了包埋原生质体方法的缺点,但其制备步骤仍然繁琐,制备的大分子量DNA与细胞残渣、酚类物质(例如苹果)、细胞器DNA及小分子量核DNA混在一起,严重地干扰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分析与操作.为此,我们利用脉冲电泳技术探索和建立了完善的高纯度大分子量核DNA的制备方法,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1.
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是一种大量存在于脑内的磷蛋白磷酸酶,它由催化亚基A(分子量61 kD)和调节亚基B(分子量19 kD)1:1组成。CaN的催化作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束曝光中能量沉积过程及沉积能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传杰 《科学通报》1985,30(19):1538-1538
电子束曝光(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简称为EBL)是研制亚微米线宽VLSI的重要手段。入射电子束在胶和衬底中散射并沉积能量,获得能量的胶分子的分子量发生变化。然后依分子量大小作选择去除得到胶图案。胶中某点分子量变化的量值取决于该点上的沉积能密度。因此入射束的散射和能沉过程及沉积能的分布是影响曝光分辨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抗生性放线菌的分布规律和指导挖掘抗生性放线菌,我们对不同士类中抗生性放线菌的菌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调查了七种土壤:淋溶黑钙土、生草灰化士(平原荒地和山地林区)、沼泽化草甸盐土、薄层少量腐殖质典型黑土、碳酸盐黑钙士、盐碱土和碱斑地。采土深度  相似文献   

14.
<正>乙二醇(CH2O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油、增塑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1].据统计,近年来乙二醇全球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目前乙二醇最主要的生产路线是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在这一反应体系中,乙二醇不可避免地与未反应的环氧乙烷反应生成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等低聚物[2].为提高乙二醇的选择性、抑制副产物缩乙二醇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硒和碲的纸上分配色层,Burstall等曾以丁醇进行研究,Weatherley提出以丙酮和丁酮体系作为硒的展开剂以测定复杂物质中的硒。我们采用上行法研究硒和碲的纸上吸附色层时,发现以含0.01—0.05M氯化钠的0.01M盐酸作展开剂,不仅可以使硒和碲分离,而且在近30种元素存在下可以检出微量碲。试验结果如下: 一、展开剂酸度:见图1,随着酸度的降低,碲的比移值急剧下降,在pH~2时,碲斑较集中,如  相似文献   

16.
乙烯-丙烯共聚物及乙烯-丙烯-少量二烯烃共聚物(简称乙丙橡胶)只能通过催化剂作用下烯烃配位共聚方法来合成,其微观结构、共聚组成、序列分布及拓扑结构等与催化剂密切相关.乙丙橡胶是世界上七大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之一,具有优异的弹性、耐臭氧、耐热、耐候及耐老化性能等,应用广泛.本文分别论述了乙烯/丙烯配位共聚中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催化特性及工业应用情况,主要包括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探讨主催化剂中金属的种类与价态、主催化剂中配体的结构、助催化剂、添加剂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共聚组成、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序列分布等的影响规律.采用先进催化剂,可提高催化活性及丙烯插入率,调控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调控共聚物的序列分布与拓扑结构,设计合成高性能乙丙橡胶.  相似文献   

17.
黄磊  李芊  徐向荣  袁晓婕  林朗  李恒翔 《科学通报》2020,65(24):2627-2635
西沙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珊瑚礁区,目前对于微塑料这类新型海洋污染物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西沙群岛海域30个表层海水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对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组成及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丰度在10~130个/m3,长度多在1~3 mm之间(64.8%),形态主要为纤维和薄膜,颜色多属透明(56.8%)和蓝色(40.2%),化学组分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2%)和聚丙烯(20.3%).(2)微塑料在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水体中空间分布不均,其分布主要受海水运动、人类活动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整体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3)对微塑料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西沙海域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岛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塑料垃圾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吴孟炎 《科学通报》1964,9(10):939-939
薄层色谱是晚近才广泛用于分析实际中的一种微量技术;虽然由于它的某些优点使它在有机分析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关于无机薄层色谱的报导尚不很多。铂族元素及金的薄层层析研究,迄今似尚未见诸文献。我们对铂族元素及金在硅胶-煅石膏薄层上的色层分离行为作了较多的试验后,得到下列结果:用丙酮-浓盐酸-醋酸乙酯(100:1:100,V/V/V)作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酶Novozyme-435催化1, 10-癸二酸/1, 10-癸二醇酶促缩聚得到端基都是羟基的聚酯(PSD), 用a-溴代丙酰溴将聚酯的端羟基官能化形成双官能度引发剂, 在CuCl/bpy体系中, 与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得到三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聚(1,10-癸二酸/1,10-癸二醇酯)-聚(苯乙烯)(PSt-b-PSD-b-PSt), 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聚合物结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出血毒素是广泛存在于很多蛇毒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引起动物的局部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迄今发现的几乎所有出血毒素均为含锌金属蛋白酶,其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目前发现的许多蛇毒出血毒素能水解结缔组织基底膜上的蛋白,因此它们可作为关节炎和肿瘤治疗的靶蛋白。根据其分子量,出血毒素可分为3种类型:低分子量(20~30ku)、中分子量(30~60ku)和高分子量(60~90ku)。最近,两种蛇毒金属蛋白酶:来源于东部响尾蛇无出血活性的AdamalysinⅡ和来源于西部响尾蛇的出血毒素Atrolysin C的晶体结构已得到解析。虽然它们在出血活性表现上有较大差异,但它们的空间结构非常相似。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对出血作用的机理作出空间结构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