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德松 《科技信息》2008,(3):275-275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学生教育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辅之以动其心,才能动其行;帮助其走出自卑,方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尹伊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51-251
师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用于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亲其师信其道,爱的行为会使学生接受你的爱、接受你传授的道,从而使其"慧于心而秀于言",真正成为人才。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文题",从三个方面谈了班主任如何对学生关爱.强调教师只有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爱学生,理解、尊重、关注学生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才能可以教育好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理解和尊重,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其工作职责就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懂得只有用爱才能收获爱。  相似文献   

6.
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无私的爱来感染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如果能以一颗慈母之心包容学生、爱学生,学生也会给你以爱的回报,并让你的教育教学事半功倍。一个能得到学生的爱的教师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教师。对学生而言,一个可敬的教师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怎么才能拥有这种亲和力呢?那就要尽情播撒你的爱,用心构建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7.
《一串葡萄》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有岛武郎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我"对颜料偏执的爱和老师对学生美好的爱的描写,表现美好的爱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及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关注心灵深度的作家,科埃略的作品对于生命意义、梦想、爱情、自我实现等主题的阐述有助于填补现代人的心灵空虚。他在《炼金术士》一书中将注意力放在人对自我认知的探寻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问之上。通过"爱与意志"的结合这个"试金石",作者展现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向往与追问。本文在罗洛·梅的理论观照下,论述小说主人公通过结合"爱与意志",经历友爱、情爱、自爱、神爱四个层次,最终达成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张京政 《科技信息》2012,(25):295-29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风气不浓,参差不齐的现象日趋严重,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问题学生"也随之增多。这些学生在日常课堂中总是扮演着添乱与增加麻烦的角色。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任,同时也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的灵魂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发挥着奇特的教育功效。可是爱一个好学生容易,爱一个后进生难。只有用爱、信任、赏识浇灌他们的心灵,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后进生找到动力、找到方向,才能一步一步地成为老师家长心中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是共产党员党性锻炼的集中,凝炼,简明,便于掌握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对党性锻炼具有对应性的指导,中在个人整体素质上如何增强创新力,人格力和凝聚力,在思想和世界观上如何树立紧定的发展观,崇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工作实践和具体行动上如何铸炼走有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铁心”,在形形色色文化生活中需要恪守的“铁纪”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铁劲”,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和战略创新三个方面,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强调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灵魂;指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抽象性形态是绘画艺术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它具体可概括为"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似"2个方面。笔墨情趣即借助线、墨、色等手段,表现出画面内蕴中的"气"与"韵",造成奇异的艺术效果;离形得似指画面与神似的关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并突破时空界限,巧妙利用虚实相生的关系,领略出画面之外的"神"与"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陶林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15-17,20
周恩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周恩来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九大方面:奋斗进取、善于学习、实事求是;和合、民主;创新、严于律己、人民公仆、无私奉献。对"周恩来精神"的解读,对于当今推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官德建设,抵制腐败的不正之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疑都具有长远的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文[1]的基础上给出极大平面图的另外一种商图,即极大平面图对偶二色子图结构特性图.证明极大平面图对偶二色于图特性图是树,并给出它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党的80年历程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跨越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个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引我们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伟大思想武器。可谓是“卓越的理论创新,伟大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国都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笔者认为,“三个代表”是高校办学的方向,高校有责任率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持之以恒。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高校办学之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高校育人之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校为师之魂。高校要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创新的源泉、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为民服务的智力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繁荣时期,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呈现出了系列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本文结合三峡主题纪实摄影实践,思考辩析束缚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之症结,从人文精神与民间视角着手,探讨新时期的中国纪实摄影的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19.
荣格和艾略特都在试图探寻艺术的奥秘。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而艾略特着意于历史精神和民族心灵;前者深入到了人类的潜意识,后者是从意识层面的历史文化人手,二者都认为文学应该是非个人化的。这种理论有合理的一面,但往往容易陷入绝对。文学是通过个人化的方式表达非个人化的情绪,非个人化的倾向使诗人的主观性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关于"神"即人"魂"的学说.作者论证,中国人所认为的人"魂"与欧洲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是以物质性作为其特征的,或者说"魂"并不是一个非物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