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综述中药注射剂的检测状况。方法:查阅、分析、归纳有关文献。结果:中药注射剂的检测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三维荧光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技术和液质联用技术。在所有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最为广泛,由于单一检测手段的局限性,联用技术已成为检测的一种必然趋势。结论:随着先进检测手段的推广,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几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上的应用。主要技术有:微乳薄层色谱法、荧光检测、紫外红外光谱法、凝胶电泳法、差热分析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性状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矿物类中药准确、快速鉴别的需要,借鉴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地质学、矿物学以及中药鉴定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矿物类中药鉴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该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环境监测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被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用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该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以及传统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的不足之处,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气-质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环境监测与保护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随着该药在兽医临床和水产养殖广泛应用,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用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含量测定自1985年出现在药典中后检测方法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经验鉴别发展到而今的指纹图谱,中药含量测定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逐步趋于精准和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应用较多且已被公认的含量测定方法,但是毛细管电泳色谱(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以其高效、快速、简便且柱不易受污染的特点在中药含量测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1997-2009年应用毛细管电泳进行含量测定的文献,对该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巯基是一类重要的含硫官能团,在生物、医药、功能化材料等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生物活性巯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在维持生命体氧化还原平衡和酶活性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路易斯酸碱理论的发展,巯基功能化材料也成为新材料研发的重要类型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巯基化合物及其相关产品,作者对近年来有关利用巯基及巯基衍生物性质进行巯基检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对巯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以及色谱法,其中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Ellman法、亚硝基重氮化耦合法、磷钨酸法等)、红外吸收光谱法、Raman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法;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本文就近年来各种方法在巯基检测领域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类、分析和评述,比较了滴定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测定巯基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概况,分析了其对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材料学、环境学等相关研究、生产方面的指导和辅助作用.结果发现:以Ellman法应用最广泛,进行荧光分析法研究的最多,且大多数检测方法需要对巯基进行衍生化处理.同时还对每类巯基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爆炸残留物在侦破爆炸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爆炸残留物的不同属性,结合具体案例,对爆炸残留物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比较。无机物的检验方法通常有化学点滴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红外光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法和离子色谱法。有机物的检验方法通常有显色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GC/FTIR联用技术和SPME/TSD联用分析法。并针对各种不同的爆炸案件现场,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同时对爆炸检验结果及爆炸残留物检验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检验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先预处理检材,这样可实现选择性的提取、分离、浓缩检材三位一体的过程,达到操作时间短、用样量少、干扰物质少、可用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分析,然后再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能大大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及适用范围。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化学模式识别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3种常用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并对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中药血清药理学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如何确立最佳实验方案,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主要从血清药理学方法中的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剂量、方案、采血时间、血清灭活与保存、血清添加量和对照组的设立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细化和完善,使中药及其复方这种复杂药物的研究具备更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但是该方法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尚待规范,同时,其在注重研究药效的基础上也应该对血清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论:中药血清药理学在抗肿瘤、心血管、免疫、消化系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应用,如对其缺陷加以改进,定能为中药研究的发展探索出一系列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别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鉴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被用于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己成为中药材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的新兴方法.本文叙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技术常用到的几种分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别和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形势,阐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是现代中药符合国际药品主流市场的标准和要求的客观需要。传统中药提取大多存在工艺流程长、耗费大、提取效率低、有机溶剂残留等缺点,而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绿色环保、提取效率高等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新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对提高中药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模式识别各种技术的应用特点,结合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文章探索出了一条针对中成药分类与质量鉴定的标准技术路线,可以完成中成药的分类与质量鉴定工作。以六味地黄丸分析为案例,分析流程先将样品的指纹图谱信息转化成数学信息,再使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判别分析,技术路线基于MATLAB编程实现。技术路线准确的进行了样品的分类与质量鉴定,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价药品的生产工艺,比较不同品牌药品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传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些成效反映了广西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成就。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广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效。基于此,《广西科学》本期特向广西中医药科研人员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稿件,期待通过"中药民族药研究"专刊的出版,进一步加强广西中医药学科的宣传,也鼓励正在接受和准备接受广西中医药学科培养的学生,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成为我国中医药学科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分析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安钢而言,第二炼轧厂的质监部快速分析室全部采用仪器分析.此外,在安钢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及各研究部门中,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正在逐步普及分析仪器.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论述了各类大型分析仪器的进展和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16.
中药巴布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理毒理、优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山茱萸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了10个不同山茱萸样品的中药指纹图谱(TCMF).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信息进行了数据化处理;用色谱峰重叠率定量地对10个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性评价,其重叠率均大于85.4%.在此基础上用模糊聚类中的几何平均最小法定性地对10个样品进行了分类和鉴别,其相似性的相关系数为0.927时,全部样品可归为一类.通过HPLC指纹图谱、色谱峰重叠率和模糊聚类分析,建立了控制山茱萸药材质量的新方法,该法为中药样品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并为HPLC在复杂组分样品的分析领域开拓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数据挖掘研究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知识发现技术对传统中药新药、中医组方理论及规律、中药作用机制、有效成分、构效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关联规则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核心药群,寻找药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用药规律.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基于频繁项目集发现的Apriori算法,该算法易于实现,但在实...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郑锐  余振东 《科技信息》2010,(21):159-159
为了探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前景,采用了由北京大学微机实验宣布莱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究的Xd-2型x射线衍射仪对多种药材进行了扫描,通过对扫描成的衍射图谱的分析与鉴定,从而得出小功率衍射仪也可以用来鉴别中药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