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科学家近日指出,人们面临来自动物的传染病威胁绝非只有禽流感。记录显示,过去25年间,由各种动物传播给人的疾病多达38种。 38个“例外”科学家们指出,过去25年来,研究者共记录下了38种新型人类疾病,最初传染源均为动物。英国专家说,目前发现能对人体起作用的病原体共有1407种,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它们  相似文献   

2.
病毒曾给人类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科学家近年来却发现,它们也不尽是“坏东西”。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比细菌还要大的新型病毒品种,这也动摇了关于病毒的传统定义。那么,位于生命和非生命交界处的病毒究竟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1,(3):70-70
发现全球最古老生物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加州东部死亡谷发现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的寿命高达34000岁,依然具有生命体征。科学家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辛迪亚 《科技潮》1999,(8):112-113
新的疾病不断发现,细菌、病毒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开发新的药物代价太高。怎么办?科学家认为.应当从现有条件出发,作好防病工作。细菌到处扩散,扩散到哪里,就在哪里传播疾病。早在中世纪,欧洲就曾流行过黑死病;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爆发了西班牙流感,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牺牲者。流行病反复发作,每一次发作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的时候,流行病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5.
每天刷牙太麻烦,有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健齿方法呢? 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能消灭细菌的菌株,但它不会杀死人口腔和内脏中的有益细菌。不过,这种菌株也有缺点,它会将糖转化成乳酸并腐蚀牙齿。为消灭这种弊端,科学家对它进行了基因处理,去除了将糖转化成乳酸的基因。在婴儿口腔孳生有害细菌之前,把这种菌株涂在小孩牙齿上,龋齿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6.
请问你是人吗?“废话,我当然是人啦!”你自信满满地回答。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科学家发现新生婴儿的体表和肠道内几乎都是无菌的。可是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各种细菌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安家。不出几个月,可爱的小baby就会变成“细菌人”。怎么听着这么可怕,那他会不会被细菌吃掉?  相似文献   

7.
超级细菌不怕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对人类的威胁由来已久。公元1347~1351年,鼠疫菌猖獗,2500万欧洲人死于它们的魔爪之下。数百年后,有人发现了青霉素。自此,各种抗生素竞相出场,人类才有了对付细菌的武器。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细菌也在进化,据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预测,2010年,人类研制的所有“武器”——各种抗生素都将无法对付“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细菌,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那些肉眼看不见、藏在阴暗角落里、会引起许多疾病的小东西。因此,无数人都对细菌避之不及。可如今,细菌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家们的青睐。不少科学家不但研究细菌,甚至为细菌家族创造出一些新成员。你别说,这些新成员还真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大难题呢!  相似文献   

9.
李国红 《前沿科学》2021,15(1):12-14
生命的奥秘让人困惑而着迷,人们对于生命起源和本质的探索更是坚定执着,生生不息.正因为此,科学家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科学的谜团. 1952年,科学家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确定了DNA是遗传物质,自此之后,DNA便成了生命科学领域光彩夺目的主角.紧接着,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揭示了DNA分子是由两...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5,(6):53
美国科学家认为,上了年纪的经常在睡梦中死亡是因为大脑忘记了给人的机体发出呼吸指令。据《时代》杂志刊登的文章称,科学家们发现,人上了年纪后随着脑细胞的不断丧失而加大了在睡梦中突然死去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最新科技     
美国的生物科学家不久前向世人宣布了他们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细菌之间竟然也存在着相互沟通交流的现象。这项最新发现将使我们几个世纪以来对细菌的传统看法发生彻底的改变。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细菌有可以实观自我复制的功能,它们的生存能力十分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科学》2007,14(2):159-159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存在于人体内胃和十二指肠的酸性环境中,80%的胃溃疡和90%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这种细菌引发的。不过,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表现出症状,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进一步患胃部或十二指肠疾病。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中过多摄入盐分会使胃肠内的幽门螺杆菌毒性增加,进而导致胃溃疡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意外的发现     
人们常常谈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意外发现,例如琴纳对牛痘的发现,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巴斯德对细菌的发现……。但是人们大概不太知道鸟类学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出人意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发现新的天然生物粘接剂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994年7月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由海洋细菌天然产生的粘结剂,可以用来修补损害的船舶壳体而不必将船拖进干船坞进行修理,也可以用来治愈人体内脏遭受创伤的伤口。这种粘结剂是用一种生活在海底岩...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以来,严重的食物中毒、伤寒、鼠疫等一直侵害着人的健康。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经于揭开了这些致病细菌的基因组的面纱。来自加拿大、英国、越南、丹麦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对两株沙门氏菌的DNA进行了测序:其中一株为引起致死性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这种致病细菌危害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11):21-21
可能白忙活了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到目前为止,好奇号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间接暗示生命存在的痕量气体线索,此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由细菌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好奇号也通过一年的时间对火星地表和大气进行了全面的扫描,结果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痕迹。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上是个曾经存在生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提到细菌,人们总是想到病菌,避之惟恐不及。其实不少细菌对人非但无害,反而有用。它们中有的甚至有奇特的功能。“吐丝”细菌早在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布朗就发现胶腊酸杆菌的包膜上有一些细孔,能够把葡萄糖变成微细的纤维喷出来,每个细菌每天能生产3到4毫米长的纤维。如果把荧光增白剂滴进杆菌培养基里,杆菌受到刺激,就能使喷出来的微细纤维合并成又粗又长的纤维。1980年,布朗成功地生产出第一批“细菌布”。但由于培养这种细菌要用糖类,成本也高,故没有推广。1984年,布朗又发现一种藻类“织布细菌”,它不需用糖而只要有光合条件,就能生产出纤  相似文献   

18.
正细菌虽然微小,却常常凭借"菌多力量大"的优势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下面,我就说说细菌在净化污水和发电方面的能耐……呀,"红菌"在净化污水时受挫了科学家发现,细菌家族中的"红菌"在污污水里"生活"得挺欢实。它们不但不会被污水"呛死",反而可以高效地消除污水中的氮素污染物,把污水净化成清水。"红菌",学名叫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种古老的细菌,据说与地球同龄,但是20多年前才  相似文献   

19.
习水 《青年科学》2009,(9):12-13
许多刚刚混入人体内的细菌,还没来得及行凶作恶,就被迅速擒拿并就地正法了。科学家最新发现,这主要应归功于——  相似文献   

20.
《广西科学》2010,(1):74-74
加拿大科学家在挪威附近的北冰洋下低于摄氏零度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一种数目不菲、处于冬眠状态的嗜热菌。这种嗜热菌以孢子形式冬眠于北冰洋海底的沉积物中,以抵御其所处的恶劣环境条件。在摄氏40度到摄氏60度之间,这些孢子就可以复活为细菌。科学家认为,这些冬眠细菌可能来自于大洋底部之下的某些热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