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投入化学助剂是一项必需的工作,而随着不断的投入化学助剂,回注含油污水的乳化程度也就得到了加剧,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要想适应水质的变化就是非常困难的,处理完成后污水水质也是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该文便对油田化学助剂的特性以及各类化学助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地论述了油田化学助剂对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油田在注水开采或注聚合物开采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开发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器对提高水处理效率和降低油田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油水分离效率随着单杯液面下降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供液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分离器亲水性、内部隔板、滤料类型对分离效果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斌 《科技信息》2007,(17):150
通过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常规处理技术的分析,介绍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现状,论述了国内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对国内油田含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油田含油污水中不同孔径的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算出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微孔表面ζ电位,再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表面的电荷密度.并对油田含油污水中悬浮颗粒的ζ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改性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带有负电荷,表面Zeta电位稳定在-20mV左右,而污水中悬浮颗粒ζ电位也为负值.由于膜表面电荷的作用,使膜具有更强的截留悬浮物颗粒及抗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5.
含油污水外排对土壤和潜水层污染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含油污水排放问题,建立了耦合非饱和带与潜水层的地下水渗流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有限单元数值解.针对可变潜水面边界给出了节点变性和迭代求解方法.在认识大庆宋芳屯油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实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上述模型,对宋一联合站含油污水外排环境的污染范围、程度和自净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含油污水外排不仅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由于土壤自净能力的降低,最终将使污水以原生浓度进入含水层,并将在很长的时间(本例为45年)内存在于含水层之中.  相似文献   

6.
油田含油污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 ,它们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 (COD)及其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以目前某油田使用的几种主要化学药剂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药剂浓度对COD的影响 ,并通过SBR模型实验考察了它们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药剂浓度与COD呈线性关系 ,药剂的种类与结构不同 ,对COD的影响程度有差异。生物降解性能差是现有油田化学药剂的共同特点 ,这可能是油田含油污水难以处理 ,特别是生物技术处理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油田用热现状和含油污水利用现状,详述了太阳能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回收含油污水余热来加热原油,进而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及五种运行模式,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太阳能-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肖文毅 《科技资讯》2005,(22):62-62
混凝是净水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为适应原水的变化,许多研究人员试图找出一种控制混凝剂投加量的最佳方法。本文将阐述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在厦门水务集团杏林水厂的控制方法、功能特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油田含油污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它们对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及其处理效果有明显影响。以目前某油田使用的几种主要化学药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药剂浓度对COD的影响。并通过SBR模型实验考察了它们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药剂浓度与COD呈线性关系,药剂的种类与结构不同,对COD的影响程度有差异。生物降解性能差是现有油田化学药剂的共同特点,这可能是油田含油污水难以处理,特别是生物技术处理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除油剂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困难,处理后污水含油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除油剂QP555,开展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确定加药量和工艺的运行参数.现场试验表明,在搅拌强度为130 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6 min,加药量75 mg/L,进出水流量为50~240 L/h以及捕获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对进水含油质量浓度为125~156 mg/L的污水进行连续运行处理,出水经过捕获罐处理,达到了油田过滤设备进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的要求.对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采用投加除油剂同时进行搅拌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在目前水质条件下具有可行性.污水处理的成本为每立方米污水不超过4.83元,在实际处理中,药剂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田所产生的含油污水,设计了砂滤-固定化菌剂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研究对污水中油和SS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此过滤装置的含油污水,最终出水中油和SS的含量分别为3.25 mg·L~(-1)和26 mg·L~(-1)。石油降解菌剂对石油的降解率在10 d内可达35.6%,显示了此种菌剂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混凝-SBR法处理含油废水,通过实验考察了物化混凝阶段最佳混凝运行务件,探讨了生化阶段不同曝气时间、污泥质量浓度、温度及pH值务件对系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盐质量浓度对系统活性污泥质量、有机物的降解以及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油炼制行业生化后的排放废水达标率低这一难题,提出了采用粉煤灰、炉渣处理这类含油废水的工艺技术路线。通过实验室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该法处理经生化后的含油废水,技术简单可靠,经济实惠,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或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业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破乳技术的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性质及处理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手段,通过大量条件实验,确定了餐饮业含油废水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碱性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厌氧酸化-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碱性含油污水的实验室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酸化可以调整污水pH值,并可提高可生化性,使整个系统的COD去除率提高,从而可以认为生物(水解)酸化-二级暴气沉淀是炼油含碱污水合适的生化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6.
模拟陕北气田现场环境,通过恒温摇床实验对现场应用最为广泛的A、B、C 3种气井缓蚀剂进行了室内筛选和评价,优选出性能最好的一种缓蚀剂,并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通过高压动态实验对其成膜性、缓蚀性及其对油水乳化的影响进行了评价,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中,缓蚀剂A性能最好,其最佳加量为1 000mg/L;高压动态实验表明缓蚀剂A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当加量为1 000 mg/L时,动态缓蚀率达96.59%.但缓蚀剂A油水乳化严重,可能是造成含油污水处理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建议对所用缓蚀剂进行优选评价,选择加量少、缓蚀率高且不会产生乳化现象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串口通信技术,模拟了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转动控制的监视与通信。本设计仅利用软件,通过笔记本计算机串口,模拟和替代星上通信上位机对RS485总线的调度功能。严格执行约定的通信协议,完成对星载SAR天线转动控制单元(下位机)的转动控制和实时监视。运行结果表明该软件显示灵活、直观,实时性好,稳定性高。软件大大简化了实验现场设备,顺利完成了国际合作研制设备的接口验收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闸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Profibus- DP现场总线在水利水电工程闸门监控系统的应用 ,分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特点 .系统运行表明 ,Profibus技术顺应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及工业控制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为国内水电站的新建或技术改造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评价混凝剂的混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评价混凝效果的新方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法 ,并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 ,投加 3种不同剂量的混凝剂 (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高分子有机絮凝剂HCA) ,通过PDA2 0 0 0检测仪对混凝效果的检测 ,以R指数评价不同混凝剂在多种浊度水样中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混凝性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值模拟在评价含油污水对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耦合入渗带与潜水层的地下水渗流和石油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针对可变潜水面边界给出了节点变性和迭代求解方法。在认识大庆宋芳屯油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实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上述模型,对宋一联合站含油污水外排环境的污染范围、程度和自净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含油污水外排不仅造成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由于土壤自净能力的降低,最终将使污水以原生浓度进入含水层。由于含水层处于饱水状态,生物降解能力和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不如表层土壤,因此,污染物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于含水层之中。本研究对含油污水外排所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提供了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