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到中年,事业可能会遇到瓶颈,婚姻也可能逐渐平淡,孩子则逐渐产生独立意志,不愿听你的意见……中年危机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在国外,人们遇到中年危机,第一反应就是去寻找心理咨询师。在他们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表现称之为“心理老化”,其表现有十种:一、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二、自卑心理常常会长吁短叹,面对时代,往往感到自己已经落伍了。  相似文献   

3.
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其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年龄。而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如果严重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段,往往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1,(21):47-47
1.“好压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人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年”和“肾虚”划上等号。再加上满世界的广告都在宣传“十男九肾虚”、“肾虚就要补肾”,使得不少疲于生计的中年人总觉得自己肾虚了。为了获得点心理安慰,不少人去买补肾的药来吃。那么,是什么人都需要补肾吗?到了中年就一定得补肾吗?肾虚的概念不能乱从中医的理论看,肾主要是一个功能的概念,肾的功能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各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而中医的肾从西医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9,(5):44-44
现代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知不觉中让别人掌握、控制着,扮演着“心理奴隶”的角色,他们从事自己憎恶的工作,生活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下面具体介绍“心理奴隶”的5种类。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9):47-47
第一类是“儿童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但不适合从事长期计划性工作。在与人相处方面,他们由于时常缺乏耐性,而宛如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种“儿童型”的人通常难以信赖。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生理上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向上升,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可称为“中年剪刀”的轴。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得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维等方面都会随之发生以下改变,这是中年男性需要特别关注的。现代社会给中年男人带来无穷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强调竞争,强调出人头地,尤其对中年男人来说更是要建功立业,从而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心理压力。而中国传统社会文…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1500名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有的,谁都可以学到。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位教授的调查表明,工作上取得成绩的人,所从事的大都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即使薪金不高,但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生活上会更愉快,事业上也会更成功。当然,最终他们常常是名利双收。二、不求尽善尽美,有成果即可。许多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都力求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结果工作数量少得可怜。卡费尔德说:“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15):48-48
西方心理学家们认为男人在35~40岁这段时期是心理上最为煎熬的时期。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荣格专门治疗中年病人,他认为"中年危机"出现的原因是缺少内心的整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个性,所以有中年危机  相似文献   

11.
正他们在自己的主业上,靠着热爱、坚持、天赋、勤奋和信念做出了成绩。当然,还有更多可爱的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类拓展知识的疆界。他们因为科学或科普成果,出现在这份2019年度人物盘点名单中。其中,有的已成名多年,有的刚崭露头角。其实,能被人看到的成就,不过是多年努力成果的冰山一角。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在实验室的一面。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2,(1):51-51
工作中,你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喜欢通过炫耀和上司间不同寻常的关系。来寻求自己的身份和作用,心理学上称之为缺乏安全感型人群。具体表现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过于强烈,且自我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能力上不容易超越别人,因而缺乏自信,不知道该如何立足于自己的团队中,所以会采取别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男子自古以来就是与“刚毅”、“勇敢”这些词汇相联系的,其实,男性也有许多心理上的恐惧与担心。归纳起来,男性生活恐惧主要有五种:(一)由于男性在家庭经济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再加上“挣钱养家”的传统观念影响,所以男性的最大忧惧是在职业和工作方面。(二)对于失去身体健康的恐惧,男性最怕的另一件事就是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必须依赖别人的照顾。而这种情况,往往是在身体有病的时候容易发生。(三)很多男性,时常会怀有被人 舍弃的担心。男性在中年之后,往往会害怕妻子或子女所轻视或离弃。所以,一遇到…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们的研究所迎来了自己的“五十华诞”。相信任何一位学习与工作,或曾经学习与工作在这个研究所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与这个研究所血肉相连、情感深厚。中国科学史事业的成长,个人的学术成就与业绩,后继之才的养成,无不与这个研究所的存在具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心情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保健药物都无法代替的,恶劣的心情对健康的危害犹如病原体。其实,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情的“砝码”就在你的手中。量力而行有些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大,期望值过高,使自己根本无法实现,以致认为自己无多大本事,终日情绪低落。满足为优有的人做事则要求尽善尽美,往往因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怨天尤人。若能明白人无完人,自己也有不少缺点的道理,心理就比较容易满足。依靠自己有人喜欢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求别人能迎合自己。这既不现实又不合理,其结果是自寻烦恼。助人为乐多帮助别人做些事,使自己多数…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6,(21):44
心理学专家分析导致未成年人吸烟主要有以下6种心理因素:第一,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几乎从少年时代开始,许多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这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使他们把吸烟当做成熟的标志。第二,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有些青少年却认为:那么多人吸烟,也没见谁吸死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未成年人不加防范地成了“小烟民”。第三,从众心理。周围人抽烟,自己逐渐受到影响,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行为方式。第四,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饭后一支…  相似文献   

17.
刘墉 《科学大观园》2002,(12):62-63
几个老同学聊天,大都有个艰苦的童年、奋斗的青年和成功的中年。“唉!年轻的时候,有闲没钱;而今有了钱,又没了闲,真倒楣!”一人说。另一人笑道:“我可比你强多了。”大家看他。“我啊,年轻的时候没钱是有闲;现在虽然没了闲,可是有钱好啊!”  相似文献   

18.
人过中年、近视、白内障手术后,易再发白内障和飞蚊症“眼前好像老是有蚊子在飞, 但又抓不到、打不着”,有人常因这种若有若无的“蚊子”困扰,尤其是近视多年、人过中年、或有过白内障手术的人最易出现,医学上叫“飞蚊症”,这是白内障初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3,(5):46-47
许多人到中年的男性,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郁寡欢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自己又矢口否认,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灰色心理"的发生,源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人们常说的"35岁现象",即在35岁至45岁之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6,(17):44
在“e”时代,许多人需要花许多时间使用电脑科技,工作自动化虽然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但是常对着电脑,却使人觉得是“高科技在控制人”,而“非人在控制机器”,因而减少了工作满足感,整天对着电脑,使人觉得工作乏味;而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与沟通,使“e”时代人在自然、满足感、自尊、自控下,健康备受威胁,从而患上“早衰综合征”。透视“早衰综合征”“早衰综合征”是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常见的身心病症,换句话说,这种病症是一种特殊的不良心理卫生问题。所谓“早衰综合征”,简称“早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