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有些社、队为了缩小晚稻专用秧田,扩大早、中稻面积,开始种植二九陆、二九青等早熟早稻品种。但由于缺乏对各年气象条件特殊性的分析,所以产量不稳定。根据我站1959—1974年16年气候资料,对早熟早稻产量不稳定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影响早熟早稻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有两个:1)早熟早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迟早,2)营  相似文献   

2.
经比较参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新陆早10号 ,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7.40 % ,全生育期129天 ,较对照短7天 ,属特早熟、丰产、优质、抗枯、耐黄品种。其次是中36,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减产8.53 % ,全生育期135天 ,较对照短1天 ,属早熟、优质、抗病品种。新陆早7号仍是无病和轻病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调节劳力,有利早晚两季高产,生产队都搭配一定比例的早熟品种。但早熟与高产有一定的矛盾(早熟不高产,高产不早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今年,我在白泉公社繁强种子队做了“以中代早”的试验。即在通常“品比”试验的基础上,按早熟品种成熟期作为供试品种的统一收割期,不论早、中、迟熟品种一律在同一“早熟天”收割、单晒、测产。收割期在7月27日,小区面积1,088厘,重复二次,将产量折算为亩产的结果是: 中熟“原丰早”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以早熟大甜椒自交系为母本,以早熟巨角椒自交系为父本组配杂交,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的早熟高产菜椒新品种牛角椒。这种新型菜椒成熟期特别早,不论是前期产量还是全年总产量,均比现有高产品种要高出25%以上。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5.
一、旱育秧的主要特点及其高产原理旱育秧具有"三早两高"的特点,即早播、早栽、早熟、高产、高效。其高产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秧苗素质好。秧苗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  相似文献   

6.
丰抗素在棉花上应用示范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丰抗素在棉花上示范试验结果 ,拌种后提高发芽势7% ,出苗提早一天。生育期喷施可促苗早发、早现蕾、早开花、蕾大花多、叶色浓绿、促早熟、霜前花增加、改善品质、产量提高了3%-7%。  相似文献   

7.
世界信息     
采用物理效应增加作物产量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试行新研究出的各种物理效应,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其效果颇为显著。一、磁效应:日本用比地磁大1万倍的磁场和电磁场处理大豆和菜豆种子,使大豆早发芽2天,早熟12天,菜豆早熟12天。日本还将煤渣研成粉末,经磁化处理后用于肥田,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永和公社地处丘陵,土壤比较浅瘦,有一年三熟习惯,但晚造经常受寒露风影响,水稻产量比较低。冬种小麦、油菜比较迟,明年春收也推迟,往往推迟早造插秧季节,影响早造产量,造成一造推迟,全年被动,产量老是上不去。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为了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公社推广早熟高产的水稻良种,争取一造早,三造主动,全年粮食大丰收。去年冬,广东师院生物系的革命师生,到我社开门办学,了解到我们需要找个早熟高产良种后,便主动将刚育成的早稻良种“红丰早”引入我社试种,在师生们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下,今年早造在两个单位试种,面积16.5亩,整个试种过程,虽然受到严寒、旱灾、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但也获得了平均亩产700.6斤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9.
“原丰早”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利用原子能辐射引变的方法,经过三年五个世代于1973年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偏迟,或中熟偏早的早籼品种。经全省50个农场(所)、63个公社、大队共113个单位试种结果,“原丰早”平均亩产870.5斤,最高亩产达1250斤。可比当前推广的生育期相似的早中熟品种“二九青”、“竹莲矮”、“圭陆矮8号”平均增产1~2成,与迟熟品种“广陆矮4号”产量接近。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勉县油菜个别品种出现早花,经调查:涉及早花的品种均属早熟品种,形成早花的主要原因是品种偏春性所致,加之播种偏早,冬季气温偏暖、缺肥、干旱等加剧了早花形成。预防早花的主要措施就是选择冬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脱毒小薯过程中不同品种、不同苗来源及不同收获方式对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基质喷雾栽培法生产马铃薯小薯以扦插苗分期收获效果最佳.无基质喷雾栽培比较适合栽培早熟品种,以早大白最佳.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纵横》2008,(2):11-11
新陆早26号生长发育快,长势稳健,早熟性好,抗逆性强,是优质高产的理想品种。它来源于新陆早8号的变异株,采用系统育种为主,进行纤维品质较为一致的若干株系进行混合即系统法选择。从F2-F3代开始注重棉花铃重的选择,F4-F5注重棉花衣分的选择,1997年开始放入高发枯黄萎病病圃,同时进行南繁北育多代选择,于1999年稳定抗枯、黄萎病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2001至2002年进行品系比较实验,在参试品系中,籽棉及皮棉产量连续两年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甘薯早熟食用新品种“渝苏76”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鉴定结果.在1995年至1996年四川省甘薯新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渝苏76”鲜薯产量为23037.75kg/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13.1%,藤叶产量20575.50kg/hm^2,比对照减产8.8%,生物鲜产43613.25kg/hm^2,比对照增产1.6%.在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也比对照增产10%以上,该品种萌芽性较好,结薯早,适应性广,抗旱性强,耐肥,抗黑斑病能力较强,贮藏性好,熟食品质优良,栽后100d收获,商品薯率80%以上,特适于城郊作食用品种种植,提早上市,可获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进程的加快,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早熟优良品种也成为提高棉花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石大1号是石河子农科所选育出的早熟优质抗病新品种,2005年至2007年参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个早熟马铃薯品种6个数量性状与块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早熟马铃薯产量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大中薯率、茎粗、株高等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6.
“早熟三号”是一个二棱毛大麦。经杭州地区两年试种,表现早熟、抗病、耐肥、高产,适宜水田新三熟制的搭配,深受群众欢迎。现将该品种的产量、基本性状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产量 1970年本所大麦品种评比,早熟3号产量居首位,2.5亩平均亩产563斤,比“浙农12”增产27.3%。1971年,全地区种植500余亩,一致反映良好。据余杭、富阳、萧山县等五个点的大麦品种评比试验结果,除萧山县大通桥农场比对照“矮白洋”减产8.5%以外,其它四个点均比当地推广品种“矮白洋”、“浙农12”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4.8~55%。  相似文献   

17.
鹰潭市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早熟梨生长发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采取统计分析法,确定光、温、水等气象要素对早熟梨各生育期影响优劣评判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建立因素集、评判集、权重集、关系矩阵,设计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方法,将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结果划分为特优、优、良好、一般4个等级。使用国家级气象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鹰潭市"塔桥"牌蜜梨进行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分析,开展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工作,结果表明2014年鹰潭市"塔桥"牌早熟梨品质气候认证获得"优"等级,且品质气候认证结果与当地早熟梨产量、无公害检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早熟苹果品种伏翠在四川雅安湿热少日照生态条件下引种栽培试验观察表明:进入结果期早,幼树定植第三年可结果,高接第二年可结果,新梢粗、短,成花力强,座果率高,花序着果一般2 ̄3个,丰产性好,6年生株产20kg;高接4年株产30kg。成熟期早,在雅安于7月5日左右成熟,是四川有发展希望的早熟苹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种植枇杷早熟优势明显,经过1999—2004年连续六年的发展,栽培面积约3万亩,栽培技术已逐步提高,为把枇杷进一步发展成区域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市地处干热河谷气候区,与其它主产区相比,4—5月严重高温干早,早花现象严重;7—8月低温多雨枝条易徒长。花芽分化不良,花穗数量相对较少,枇杷种植技术更为复杂。目前,2000年前后栽培的枇杷,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已逐步到期。如果达不到预期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早熟优质高产花生品种的筛选试验和双层膜早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绵阳市近郊区选用天府10号等品种进行双层膜早播早熟栽培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