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腐殖酸FA和HA与金属离子(Ca2+、Mg2+、Co2+、Ni2+)的络合作用,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比较稳定,在溶液中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 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成常数比HA的大 腐殖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考察室温下离子液体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Fe~(3+)、Cu~(2+)、Co~(2+)、Ni~(2+)、Zn~(2+))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Fe~(3+)萃取具有高选择性,萃取率为90%;对其他金属离子萃取率仅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性能,分别从两相体积比、萃取时间、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研究了其对Fe~(3+)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0.2mL离子液体与5mL的FeCl_3溶液超声混合5min后,溶液中Fe~(3+)萃取率为90%;且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但溶液pH对其影响较大。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发现,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过程存在阳离子交换与离子对的共同作用机制,但离子对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金属离子与Ca~(2+)对钙调素(CaM)的竞争结合作用,在pH值为6.5含2mmol/L[Fe(CN)6]3-/4-的0.15 mol/L的NaCl溶液中,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如Ca~(2+),Cd~(2+),Al~(3+),Fe~(3+)结合及竞争结合钙调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CaM的结合能力可以通过溶液中[Fe(CN)_6]~(3-/4-)在钙调素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电阻的变化来判断,Ca~(2+),Cd~(2+)和Al ~(3+)都能与CaM结合,Fe~(3+)不能与CaM结合,且Ca~(2+)与CaM结合能力要比Al 3+强;Ca~(2+)在CaM上的结合位点与Cd~(2+)相同,与Al~(3+)不同。交流阻抗法为研究金属离子与CaM的竞争结合行为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胺羧配体EDTA、DTPA作为二价模板框架,利用简便方法设计合成了以色氨酸为核心识别单元、含有苯丙氨酸的开链式结构生物受体,并利用荧光光谱和质谱等技术研究了受体与碱土金属离子(Ca2+、Ba2+、Mg2+)和过渡金属离子(Cu2+、Fe2+、Co2+、Ni2+、Mn2+、Zn2+、Cd2+)以及碱金属离子(Li+、Na+、K+)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吲哚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两个受体对多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和环境保护意义的金属离子有着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25±0.1℃,表观离子强度0.1(KNO_3)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五种正烷基亚氨二乙酸(C_nH_(2n+1)N(CH_2COOH)_2,n=6,8,10,12,14)在混合溶剂中及水溶液中与Cu~(2+)形成的络合物的生成常数。结果表明:在硅孔雀石和黑钨矿的浮选中,当捕收剂C_nH_(2n+1)N(CH_2COOH)_2的n小于12时,其捕收能力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不在络合能力的衰减,而在水溶性等方面的差异;正烷基亚氨二乙酸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生成常数在混合溶剂(75vol%二氧已环、25vol%水)中比水溶液中增加的值与该金属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广义软硬酸碱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L~+、N_a~+、K~+、Rb~+、C_3~-、Mg~(2+)、C(?)~(2+)、Sr~(2+)Ba~(2+)、La~(3+)等少数几种过渡金属离子与磷钼酸铵沉淀有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金属离子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总酚质量分数等比较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的EC50为0.63、0.10 mg/m L;还原力的EC50分别为0.87、0.09 mg/m L。除Al~(3+)、Fe~(3+)外,K~+、Na~+、Mn~(2+)、Mg~(2+)、Cu~(2+)、Zn~(2+)、Ca~(2+)等金属离子对赤楠叶乙酸乙酯部位的DPPH清除作用为抑制作用;除Cu~(2+)、Ca~(2+)外,K~+、Na~+、Mn~(2+)、Mg~(2+)、Al~(3+)、Zn~(2+)、Fe~(3+)等金属离子对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的DPPH清除能力有促进作用。赤楠叶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酚质量分数分别为9.23%与59.17%。可见,赤楠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但其抗氧化活性较易受金属离子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镀锌液中含有Na~+、H~+、Zn~(2+)等阳离子,通电后哪个离子先得到电子在阴极上析出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谈一下电极电势问题。一、电极电势金属晶体是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当把金属放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盐溶液时,就有两种倾向存在:一方面,金属表面的离子有进入溶液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离子的倾向,另一方面,溶液中的水合离子有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沉积到金属上的倾向。金属开始溶解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较小,溶解趋势占优势。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碱木质素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去除能力有限、难以直接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现状,对其进行磷酸化改性.采用红外光谱、颗粒电荷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改性木质素对Pb~(2+)的吸附性能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木质素表面粗糙多孔,比表面积由2.12 m~2/g增加至11.17 m~2/g,能快速吸附Pb~(2+)且性能明显优于原碱木质素,其主要是通过磷酸根、酚羟基、羧基等带负电荷官能团与Pb~(2+)的静电作用,以及分子中的H~+与Pb~(2+)的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吸附;磷酸化木质素对Pb~(2+)的去除性能主要受投加量、Pb~(2+)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温度的影响;随着木质素投加量和溶液pH值的增大,磷酸化木质素对Pb~(2+)的去除率升高,在30℃下对Pb~(2+)的去除率达92.36%.  相似文献   

10.
结合密度泛函B3LYP和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方法在PCM溶剂模型下对拓展卟啉及锌、镍双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分子轨道、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谱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拓展卟啉hexaphyrins与Ni~(2+)、Zn~(2+)均可以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过渡金属离子对分子中N原子的配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配合物hexaphyrinsNi~(2+)产生了更好的共轭效应,而配合物hexaphyrins-Zn~(2+)中电子转移能力更强.紫外吸收与荧光发射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其激发态的配合物hexaphyrins-Ni~(2+)在强极性溶剂作用下产生了更佳的荧光效应,这为拓展卟啉配合物制备荧光发光材料做了较好的理论解释,也为荧光材料的进一步合成与制备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溶液法制备顺酐化聚丙烯(MPP)及用熔融和溶液两种方法中和得到了顺酐化聚丙烯离聚体,并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于聚丙烯顺酐化,当顺丁烯二酸酐(MAH)占反应物的7.1%时,产物中MAH结合量为6.8%,利用率最高,达到95.8%.用溶液法中和得到的离聚体其拉伸强度比用熔融法得到的大,且拉伸强度随顺酐结合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出现极大值,中和度达到125%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达到最大值.一价金属离子离聚体的拉伸强度比二价金属离子离聚体的小,所有离聚体的拉伸强度及抗冲强度明显优于聚丙烯(PP).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番茄红素资源,对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碱对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稳定性影响较弱,而光照(尤其是紫外光)、酸、氧化剂、还原剂和某些金属离子(Fe3+、Fe2+、Al3+、Cu2+)会使番茄红素遭到破坏,贮藏中需避免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属离子对细菌浸出复杂金属硫化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催化离子 Ag+ ,Hg2 + ,Bi3+对细菌浸出复杂金属硫化矿的影响。发现 Ag+能极大的提高金属浸出率 ,将 Cu的浸出率从 30 .2 7%提高到 99.99% ,钴的浸出率从 19.10 %提高到 31.79%。三种金属对 Cu浸出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Ag+ >Hg2 + >Bi3+ ,对 Co浸出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Ag+ >Bi3+ >Hg2 +。催化离子浸出效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催化离子毒性对细菌生长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十三种金属离子在硫氰酸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它是基于金属离子与硫氰酸盐(SCN-)生成络阴离子后,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PC 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进行浮选.在各自适宜的酸度下,Fe3+,Ag+,Cu2+,Au3+,Bi3+,Cd2+,Co2+和Ni2+的浮选率为92—100%,而 Pb2+,Mn2+,Zn2+,Ca2+和Mg2+的浮选率低于20%或几乎不被浮选.浮选富集倍数较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海水中微量铜和铁的测定,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The loss of ions from Venus through the plasma w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nus, unlike Earth, is an extremely dry planet although both began with similar masses, distances from the Sun, and presumably water inventories. The high deuterium-to-hydrogen ratio in the venusian atmosphere relative to Earth's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atmospher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volution over the age of the Solar System. Present-day thermal escape is low for all atmospheric species. However, hydrogen can escape by means of collisions with hot atoms from ionospheric photochemistry, and although the bulk of O and O2 are gravitationally bound, heavy ions have been observed to escape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the solar wind. Nevertheless, their relative rates of escap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from these previous measurements. Here we report Venus Express measurements showing that the dominant escaping ions are O+, He+ and H+. The escaping ions leave Venus through the plasma sheet (a central portion of the plasma wake) and in a boundary layer of the induced magnetosphere. The escape rate ratios are Q(H+)/Q(O+) = 1.9; Q(He+)/Q(O+) = 0.07. The first of these implies that the escape of H+ and O+, together with the estimated escape of neutral hydrogen and oxygen, currently takes place near the stoichometric ratio corresponding to water.  相似文献   

16.
NaCl(A^+,OH^—):(F2^+)HA色心激光晶体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NaCl(A~+,OH~-):(F_2~+)_(HA)(A~+=Li~+,K~+,Rb~+)色心激光晶体系列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许承晃等人提出的掺杂离子扰动效应的理论见解,澄清了NaCl晶体中K~+的作用在NaCl晶体中首次报道了三种(F_2~+)_(HA)色心晶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难溶双氮桥联菲咯啉大环化合物H2HAPP的三氟醋酸盐在混合溶剂中的去质子化反应制备了该大环化合物的均相溶液,并且获得了该大环化合物的高分辨率紫外-可见光谱.利用pH滴定法研究了H2HAPP在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为1:1)混合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大环化合物环外的两个氮原子可以在不同pH值下分别被质子化.光谱滴定实验结果显示,在二氯甲烷/甲醇溶液体系中,Co^2 、Cu^2 和Zn^2 均容易与双氮桥联菲咯啉大环化合物进行均相配位反应.  相似文献   

18.
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万隆霉素的乙醇溶液在190~300nm的范围内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最高吸收峰的位置为202和228nm,选择290和330nm为荧光扫描的最适激发和发射波长对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2+,Al^3+,Cu^2+和Mg^2+不仅能使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减色效应和轻微的紫移,而且可使其荧光光谱发生显著的猝灭,说明万隆霉素与金属离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不同浓度的Zn^2+对万隆霉素的紫外吸收、相对荧光强度及峰的位置几乎没有影响,说明万隆霉素与Zn^2+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掺杂Ag+,Zn 2+ ,Cu 2+ ,Fe 3+ 和Eu 3+ 的TiO2纳米粉体.用XRD, SEM、及ED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通过表征说明TiO2的晶型为锐钛矿,同时也表明金属离子成功的掺杂到TiO2晶型中.通过对罗丹明B的降解,研究了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Ag+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