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隐喻在语义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感隐喻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反映了感官词之间的相互映射和意义变化。以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对味觉词“苦”的语义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多部辞书,总结其通感语义演变的实际过程。研究发现,“苦”的通感义项演变过程符合汉语通感隐喻的映射规律,并利用通感隐喻认知机制解释了“苦”的通感义项出现顺序不同的原因。梳理味觉词“苦”的通感语义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好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留学生把握“苦”等味觉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相似文献   

2.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词汇层面的主要体现是通感式复合词.在选取典型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单、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深入分析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量化统计结果显示,通感式复合词的通感模式主要包括:(1)视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源域;(2)听觉是通感引申过程中最大的目标域;(3)通感引申规律基本遵循"视觉→肤觉→味觉→嗅觉→听觉"的排列顺序,但是个别感觉之间存在双向引申关系,如视觉和肤觉之间存在大量的双向引申的例子;(4)各感觉作为通感引申源域的数量与感觉类形语素数量成正比,即含有形语素数量越多,成为最大源域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通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它经常应用到文艺语体中,它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通感有着它独自的特点、语言形式和艺术功能,我们有具体分析“通感“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综合去考察,才能正确深刻的理解“通感“.此外,通感还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以自然巧妙为贵,将词语变异配用,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通感"的概念,即"以感觉写感觉"。俄国象征派诗歌中大量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与象征派诗歌不同,叶赛宁以"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在其诗歌里,他塑造了一系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知觉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塑造,表现了年轻诗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真挚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正>A:味觉是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它的产生跟其他感觉一样,也必需具备感受器、特定的传入通路以及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这3个基本环节。味蕾是味觉感受器,食物中可溶性成分刺激味蕾,激发的兴奋由特定的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区从而产生味觉。从生理角度分类,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4种。黄瓜皮和生柿子吃起来的"涩味"并不属于基本味觉。所谓"涩味",其实是口腔黏膜的蛋白质被凝固所引起的收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要求较高的语言表现力,为此,广告语常常采用能提高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手法。通感,作为隐喻的一种,以其简洁,凝练,新颖,奇特等特征受到广告语的青睐。文章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通感现象。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的视角来看,通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思维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艺术家抒发情感、表达独特体验的手段,通感隐喻展现了人们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通过对约翰.济慈的颂歌进行分析,旨在从认知角度挖掘出通感隐喻的特征以及通感隐喻对于情感表达的强烈效果,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通感隐喻,更为深刻地感受文学作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通感既是生理或心理现象又是语言或文化现象,在英汉语言词汇里通感语义现象随处可见,如何能够最忠实的将这一修辞现象翻译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散文《雨前》和《荷塘月色》里的通感现象的翻译探讨了采用直译翻译的可能性,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不同的文化影响,通感现象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翻译定式。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通感?通感就是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官能感觉沟通起来,从而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通感虽然不及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那样多,那么令人熟悉,但是它却以很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作品之中。早在《礼记·乐记·疏》里,就有对通感问题的解释:“‘下如坠’者,言声音下响,感动人意,如似坠落之意也”;“‘上如抗’者,言歌声上响,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而不动也”。这段话,分别说明了由听觉通向视  相似文献   

10.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它把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用一种感觉的词语去表现另一种感觉.通感包括多种种类.通感与比喻,既有相关之处,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英语言中“辣”味觉的概念隐喻。经过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辣”味觉隐喻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汉英“辣”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大体相同,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域,性格/方式域,情感域,性质域,但在隐喻意义上,二者呈现出诸多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一年一月,钱锺书先生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通感》(见《旧文四篇》)。在近年出版的《管锥编》中,他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产生于西方的理论。此后,探讨通感的文章日渐增多。然而,从哲学和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深究通感现象形成问题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曾传玉 《科技信息》2008,(30):234-234
隐喻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所有的语言都具有隐喻特征,因此英语词汇的教学不能脱离隐喻式学习和讲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普遍的认知机制和特定文化对普追认知机制的处理结果所作的选择两方面来分析与"爱"有关的词汇和句子中广泛存在的隐喻现象,进一步证明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束定方(2000)指出,范畴并非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它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及心智对真实世界的特征进行能动处理的结果;在客观现实因素以外,更有生理、心理、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方鲇头面部的皮肤受外界机械和化学物质刺激时采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其面神经主要感觉支(上下颌须神经)的诱发放电。结果表明:由须的基部到顶端上下颌须神经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频率和幅度逐渐增强;上颌须神经相对下颌须神经有更高的味觉敏感性,其反应的幅度和频率更大,且阈值较低变化率大。两者都有脱敏和适应性现象;上下颌须神经含有3种类型单纤维,这3类单纤维及其联系的味蕾感受器可能构成3种基本的味觉单元。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隐喻的概念来看,隐喻研究史上存在着传统的"比较论"、"失协论"和今天的"交互论",由此来探讨隐喻的基础、认知功能及认知本质,并得出了:隐喻是语言现象,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也是思维现象,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文化现象,体现了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人类交流思想、认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 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4年.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 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情况, 行Minor 试验, 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x2检验.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面瘫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 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和患者疤痕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 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耳后发迹切口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显著地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种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本认知模式。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情感是抽象的或难以表达的感觉,所以,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类普遍的隐喻性思维不可避免反映在成语中。本文分析对比了英汉成语中"喜悦"这一基本情感的隐喻性表达,并分析了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应慧 《科技信息》2006,(4):126-127
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最早是由Halliday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一书中提及的.<功能语法导论>(An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allidy,1985)为语法隐喻创建了理论框架,对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类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立场出发构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体系.本文试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来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并重点探讨英译汉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在翻译过程中,不难发现源语语法隐喻在目标语中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本文将分析解释英译汉过程中,英语中的概念隐喻中的隐喻式翻译成汉语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通感”这一现象及其使用领域进行实例分析,说明了“通感”在表现文学艺术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