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会使机体血氨升高,短时间剧烈运动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嘌呤核苷酸循环,长时间力竭性运动主要是由于支链氨基酸的大量降解;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水平均会影响运动后血氨的变化情况,运动性疲劳也与氨的积累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应用血氨指标评定运动强度和量度、训练水平、疲劳程度和机能状态.文中还对该指标在应用时几点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在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学科.由于生命的表现形式最终是由蛋白质决定的,因此,从蛋白质组的角度研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执行者,我们身体内的任何功能,从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到抵御外来侵略都是蛋白质作用的结果:我们能行走、运动靠的是肌肉中肌动蛋白的工作;我们身体的骨架是由蛋白质骨胶原加强的;细胞的正常分裂或癌变也是通过蛋白质调节控制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骨骼肌肌动蛋白在机体运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分子水平,主要论述了运动对骨骼肌肌动蛋白(-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运动后恢复过程中骨骼肌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为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了在某些运动时蛋白质代谢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表明,运动时蛋白质和氨基酸降解的速度受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能量的摄取和贮备、环境条件和运动训练诸因素的影响,运动员膳食蛋白质的需要量大于蛋白质的推荐膳食许可量(RDA),最佳需要量可能大于200%RDA,高蛋白质膳食时应考虑总能量的摄取,不要过量,同时要注意补水。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学是近几年出现的生物学者研究的热点和新领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标志着后基 因组时代的来临,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中心将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功能的研究,主 要以蛋白质组为中心阐述了一些与其相关的概念、研究内容、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这其中,蛋白质组学 的相关概念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而研究技术主要有2-DE技术、生物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以及 生物信息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依据骨骼肌肌动蛋白在机体运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分子水平,主要论述了运动对骨骼肌肌动蛋白(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运动后恢复过程中骨骼肌α-actin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为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上来.以大规模分析蛋白质作为其主要内容的蛋白质组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嗜菌体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上来。以大规模分析蛋白质作为其主要内容的蛋白质组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嗜菌体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对小鼠股四头肌HO-1mRNA表达及血清CK、BUN的影响。方法:饲养、适应性运动BDF1小鼠,6周龄时随机分为对照组、30min、45 min、180min中等强度运动组;45 min低强度、高强度运动组,利用RT-PCR法测定各组HO-1mRNA表达情况,利用动力学法测定血清CK;利用两点法测定血清BUN浓度。结果:(1)中等强度运动可诱导小鼠股四头肌HO-1mRNA表达增加,45min运动组HO-1mRNA诱导最明显;(2)运动诱导HO-1mRNA表达增加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无依赖关系;(3)血清CK、BUN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变化发生改变。结论:运动可以诱导小鼠骨骼肌HO-1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01,22(4):43-43
美国设计出蛋白质组芯片 据《新华网》消息,一种被称为蛋白质组芯片的新型生物芯片被成功设计,这一技术将有望大大简化科学家鉴定蛋白质功能的工作。据了解,这一蛋白质组芯片事实上是“印”在一块实验室用标准玻璃片上的5800个酵母蛋白质的微小组合结构,其中每一个蛋白质都与其他的不同。这种芯片可以用来判断出其他蛋白质或小分子的性质。 食维生素丸增怀孕机会 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说,英国列斯大学前不久对215名进行过人工授孕的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那些曾服用多种维生素丸的女性中,卵子四周的液体均含有丰富的维生…  相似文献   

12.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重要的氨基酸,与运动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机体运动对谷氨酰胺代谢的影响与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短时间运动能使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升高,长时间耐力运动则使之含量下降。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导致的血浆谷氨酰胺含量的降低可能引起耐力运动中蛋白质分解代谢失常、氨转运清除率下降以及运动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13.
人体生理性的疲劳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止机体或其某一部分过度疲劳的保护机制.在肌肉运动中,肌肉疲劳常指不能维持一定的运动强度、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把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从1880年最早开始研究疲劳至今100多年来,人们就产生疲劳的机制作了大量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的假说,概括起来有3种:能源“衰竭”学说认为,产生疲劳的原因是由于某种供能物质的消耗过多;“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因骨骼肌内某些代谢产物聚积过多引起;  相似文献   

14.
周元 《科技信息》2009,(15):183-183
本文综述了如何通过营养补充加快运动后疲劳恢复。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和运动后机体内营养素的缺乏有很大关系。运动后及时补充抗疲劳的营养素,对于疲劳恢复、增加机体耐力有积极的意义。糖类能提供能量、迅速恢复体力,蛋白质有助于受损骨骼肌细胞修复,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促进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5.
关键蛋白质的识别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生命的活动过程,然而仅从拓扑特性角度来识别的关键蛋白质不够精准,因此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结合复合物信息提出了确定蛋白质关键性的指标模型EIC,该模型是基于蛋白质复合物内的局部中心性特性以及网络的全局信息特性来考虑.使用DIP和MIPS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作为实验数据集,...  相似文献   

16.
骨骼肌作为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是运动员精准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本文从对骨骼肌横截面积的研究、对肌纤维类型和MHC的研究、对mRNA的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教练员进行科学的力量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作为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是运动员精准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本文从对骨骼肌横截面积的研究、对肌纤维类型和MHC的研究、对mRNA的研究、对蛋白质组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教练员进行科学的力量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阐释了不同运动强度、量对性腺轴睾酮分泌特征的影响。在竞技体育方面睾酮能够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并且运动员血睾酮与运动成绩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从分子水平和运动生理意义方面探讨了运动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兴奋与抑制机制过程,以及运动训练过程中测定睾酮激素含量,对于评定过度训练和赛前状态和比赛成绩的...  相似文献   

19.
进行运动训练,使人体内能量消耗的速率急剧上升,从而导致体内能源物质(ATP、磷酸肌酸、糖、脂肪、蛋白质等)分解放能的速率相应地加快。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运动的情况下,骨骼肌细胞内催化物质反应的各种酶的活性,也发生适应性的改变。本文仅从进行运动训练与否、不同供能特征的运动、不同专项的训练以及不同的肌肉活动程度等方面对骨骼肌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从这一侧面去了解体育运动与训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便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更好地研究与应用人体科学,不断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质谱技术,比较蛋白质组方法,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等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蛋白质组研究的进程。原虫作为单细胞的真核动物,虽体积微小但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机能,其中近万种原虫为寄生性原虫,它们常寄生在动物体内或体表使其致病,从而对人类及牲畜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原虫蛋白质组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73种原虫的基因组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测序工作,并且大部分已经进入了蛋白质组研究的工作。本文综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原虫蛋白质组的研究情况,如:溶组织性阿米巴,布氏锥虫,间日疟原虫等,同时阐述了它们的致病机理、诊断及疫苗等方面的蛋白质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