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香港都市高层住宅人性化居住环境的特点,探讨深圳在城市高密度紧凑型发展的格局下,如何提升深圳小地块高层住宅的公共空间素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选择安徽省皖北J镇,对该镇三所初级中学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发现乡村教师的居住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教师居住模式已经从"家校邻近"的居住模式转化为"家校远离"的居住模式.乡村教师居住模式改变对乡村教育有三方面的影响:对乡村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对乡村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频率的影响;使得教师脱嵌乡村文化,影响了乡...  相似文献   

3.
徐钢 《科技资讯》2007,(24):65-66
紧凑型住宅是解决城市高密度状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对紧凑型住宅的概念进行了详细诠释,并分析了紧凑型住宅设计的两个关注热点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设计、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设计.最后,从适应性住宅设计技术与节能设计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紧凑型住宅的热点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宫志欣 《科技信息》2012,(14):411-411
相对于大型钢铁企业已建设的高规格生产线而言,紧凑型套管生产线具有低投入、控制原理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可同时运行多规格产品生产的特点。其中生产线的自动运行模式是其能否以低投入获得较高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对紧凑型套管生产线的自动运行模式及其相关控制元件、执行机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其运行模式多种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混合居住社区的提出背景、混合居住模式在美国的实施情况,对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效果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混合居住模式比城市范围内居住分异的社会效果要好,且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后,以万科城市花园与新江湾城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军培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5):89-93,145
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内容的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国内学者从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功能、居住模式、存在问题和推进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从收入、年龄、就业、补助等影响农民集中居住的影响因素和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等方面入手,对农民集中居住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结合对淮北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进行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对农民集中居住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的初步结论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平屋面形式的基础上,与新型的带有密封层的平屋面进行了对比,认为紧凑型的平屋面安全建筑模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邢台市正值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需要以前瞻性思维来谋划城乡发展思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则是其现实选择。应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原则构筑分散式紧凑型组团城市,引导农民工城市工作乡村居住实现低成本城镇化,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合并与分设并举创新市镇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9.
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老年人养老模式及老年居住环境设计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RS和CIS技术支撑下,利用城市空间紧凑度模型,分析两宁1987、1996、2002、2006年近20年的城市影像图.得出西宁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X字"形,存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扩张速度加快,同时发现,湟水南岸扩张速度快于湟水北岸,并且主导西宁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类型;从城市内部来看,近20年湟水北岸城市空间扩张以填充紧凑型模式演化,湟水南岸表现出从填充紧凑型过渡为外延扩张型为主.最后分析得出西宁城市形态跨河发展演化机制中,湟水、南川河与北川河流向奠定了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交通网络体系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经济基础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建筑在城市中的积累和废弃能够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同处于闽三角地区但处于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为例,通过物质流分析预测了3座城市至21世纪末在高速发展、历史轨迹和可持续发展3种情景下住宅新建量、保有量和拆除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福、厦、泉城市群的人均居住条件有望达到甚至超过欧美现有水平.2)相较于沿历史轨迹继续发展,盲目追求过高的居住条件(高速发展情景)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能够在不影响居民居住水平的前提下,大幅节约资源并减少其环境影响.3)对于城镇化率较高的厦门,通过旧楼改造、建筑延寿等手段可显著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而对于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州和泉州,则需通过发展紧凑型城市避免“过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人们在寻求解决居住环境的生理、生活所需物质功能的同时,还期望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精神功能要求的居住环境。针对当前社区中居住文化消失的现象,力求从文化的作用点出发,寻找一条脉络,将居住模式发展的自然、正常的轨道找回,应用于社区居住环境设计中,为社区居住环境设计寻找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闫海红  李霞  李芳  侯大令 《科技信息》2010,(24):I0375-I0375
当今,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居住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居民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发展到关注社区内部及周边环境。这反映了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成功的居住区规划应在充分理解和尊重现代居住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现代居住文明的内涵,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本文主要给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倩 《科技资讯》2012,(6):227-227
本文借鉴国外老人居住模式结合我国文化与经济特色,提出适合我国开发的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出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见解:小区规划模式的变异〈由单一走向多元〉;绿地与宜人居住环境的创造;小汽车停车位的解决;规划小区应具有地域性.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的居住空间营造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湖南农村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聚落及单体住宅居住空间模式.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文化多元化,湖南的新农村居住空间建设开始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状态.要改变现状,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湖南新农村居住空间模式,就必须汲取湖南农村传统居住空间模式的精华,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节能、科技创新三项基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居家养老作为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行的养老方式,使得对居家养老型住宅设计的研究成为建筑设计领域面临的必然问题.在分析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特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年家庭结构下的居住模式的分类和研究,归纳出了居家养老居住模式的特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居家养老需求的独居型、同住型、邻居型和分而不离型4种主要的居住模式和套型分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与之对应的住宅套型图,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是一种新的概念设计,文章通过改变聚变系统径向几何尺寸上的等离子体大小半径,分析了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的发电成本并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紧凑型聚变裂变混合堆较传统的标准混合堆具有更大的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9.
匡贤链 《广东科技》2008,(18):43-43
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居住环境?当很多地产开发商仍只是停留于建造目前而不是面向未来的好销的房子的时候,一个对社会负责的职业地产策划人,应该弓1导房屋的建造者们走向未来健康、舒适生活的居住模式。就像节能环保建材的研发成功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居住一样,未来的房屋与社区,也应能肩负起推动世界居住模式向更有益于居住者方向前进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TOD模式是以快速交通为导向,促使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郊区转移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所强调结构紧凑、混合高效性的土地利用方式,正是解决目前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分析了TOD模式引导下2号线沿线居住环境,将其划分为商务商业主导型和产业园区配套型以及纯功能居住型.并认为2号线沿线的居住环境存在着功能不够整合,中心城区过度集聚,郊区吸引力不足分析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