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控制力弱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而引起的社会信仰控制力弱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信仰物化、信仰冲突和信仰缺失。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削弱、国内不和谐现象、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挤压,加之"经济人"效应是造成人们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社会环境等都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严峻的挑战,面对各种挑战,应该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规范作用、科学创造作用、凝聚作用,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的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信仰教育的客体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模糊、态度淡漠、主流信仰状况不容乐观,信仰教育主体的意识不强,信仰教育的内部机制不协调等;信仰教育弱化问题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大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往信仰教育的误区以及评价体系等中观因素,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等微观因素;解决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从提高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把握信仰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信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做起。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确立途径、危机产生和危机化解五个层面。全面梳理并深刻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师生思想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的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信仰问题。然而,当前民间信仰的纷繁复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执政党应回应民众关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民间信仰进行规范管理与引导,发挥民间信仰的积极功能,促进民间信仰合理转化与利用,逐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这些举措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特殊而普遍的现象。信仰有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士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易,“进头脑”难,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观是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本性,着重对当前高校“两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职责和必然要求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是“两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终极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的体现。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时代变与不变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体现在当前的战疫中,党始终将中国人民和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体现出一切为了人民人民至上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9.
李媛 《科技信息》2009,(2):44-44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履行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创新方法和手段,优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在救亡图存的思想求索中找到的。晚清以来专制王权衰落,传统儒家道统信仰体系开始瓦解,而清朝开明士大夫为王朝自救进行的改革却催生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向往。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不能真正解决民族贫弱,他们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大潮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并对之研究学习,同各种思潮进行论辩,在这一过程中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全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近年来,社会价值观取向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理想信仰状况总体向好,但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影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和信仰现状,探讨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从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和信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思维,其社会根基要关注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和实现个人价值,通过本体论依据和现实性、理想性、超越性的统一完善整体维度,结合现实生活、民族精神、传统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生长点,确保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成为国人理论研究的重点,更要成为大众的主体生命信仰。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几个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时期大学生容易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致产生许多较为严重的后果。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须通过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一些大学生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迷茫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讲信仰马克思主义都是指在革命时期 ,而在建设时期则总是强调必须把它当作科学来学习 ;以前强调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要把马克思主义由信仰变为信服 ,关键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既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词汇盲从 ,又启迪人们以改革开放的观念思考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很大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从五个方面冷静分析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强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形成、确立乃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时期。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作用。因此,必须着力剖析影响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社会思潮,把握其本质特点和传播方式,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信仰问题,涉及人的思想灵魂,也涉及到社会制度和党的指导思想。从知、情和意三个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信仰都是科学的信仰。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的践行过程。井冈山红色文化就是共产党人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明成果。从知、情、意三方面解读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理想信念,对新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