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止境的追寻--白先勇同性恋小说悲剧主题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春莺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70-72
本文通过白先勇同性恋小说中蕴含的共同主题,揭示作者寓于作品的深沉生命底蕴,进而挖掘作家深沉的生命意识及人生关怀。 相似文献
2.
“文化寻根”小说有着复杂的文化与文学本源,存在着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取向,并对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变,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4.
金庸小说"侠"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93-97
“侠”的形象塑造与人格建构是武侠小说创作的关键。金庸依据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化观念,创造了“英雄”与“大侠”的人格形象,满足了现代读者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呈示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反叛与抗争、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是她们的精神内核。她们共同造就了丁玲小说的创作成就,并以自身的个性特征给丁玲小说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欲望话语是“新生代”小说的核心主题,其间必然涉及到内心乌托邦的崩溃,而又随之带来了人文价值的丧失,在对此进行充分呈现的基础上,既看到它的负面效应,又不能以一种道德的姿态而对其完全否定。 相似文献
7.
马原的先锋派文学以其文本创作的反叛性、实验性及神秘性,在文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反叛性表现在对文本终极意义的消解,把写作视角转移到了写作自身,作家注重的焦点也由内容转向了形式;实验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和叙事方式上的实践和探索;他对真实和虚构的消解,对人生社会的原生态的呈现,又使其文本具有神秘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两方面探讨了这些特点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的运用。第一,苔丝的灵魂所在——纯洁的本性。第二,自然环境和特定环境与主人公相互感应、和谐统一的具体表现。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女儿苔丝纯洁、美丽、勤劳、忍耐等性格特点,更详细地说明了她作为大自然的女儿,是如何感应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并最终回归大自然与其浑然成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人生的敏锐洞察与深邃见解,并在生活中吸收乡土文明的精髓;积极进取却又能心静如水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下经历的一种波折的人生,构成了孙犁人格的全部。而他的作品中谐和浪漫与现实的创作风格、积极乐观的女性形象,以及实现了乡土小说由冷峻伤愁到乐观豁达的转交,是孙犁小说独树一帜的奥秘所在。孙犁小说的这些特色给北国带来了一股“婉约”之风。 相似文献
10.
刘文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5):21-24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通过人物塑造的“虚”化、情节结构的“虚”化、对话场景的“虚”化等文体策略,突破了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小说文体。 相似文献
11.
琅邪文化与诸葛亮人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亮14岁以前生长于兼得齐鲁文化之长的琅邪文化地区,因而其人格也带有明显的琅邪文化色彩。即“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澹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深思谨慎的处世态度,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作为琅邪文化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鱼文化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胡明贵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29-37
文化是一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定式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像基因一样遗传延续下去,在一代一代人的身上或族群中显现出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自适自慰的道家文化,对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理定式作用绵延不断,像稽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沈复、林语堂等都有过一定的心理定式诱导作用,对他们的性情及心态也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文化塑形功效。因此分析老庄思想对《浮生六记》的作者及其爱人和林语堂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化心理定式作用的个案,对于了解中国文化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成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余颖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71-74
在中国诗史上,悯农诗的写作传统开始很早,但在中唐以前真正属于文人写作的悯农诗却历历可数。安史之乱后,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写作悯农诗歌的诗人,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悯农诗歌。这种普遍悯农情怀的出现,当然有其时代与社会的原因,但更为根本的却是受中华传统"仁爱"文化与"和"文化的影响。对"仁爱"文化与"和"文化进行观照,可以揭示出中唐诗人悯农情怀普遍出现的深层原因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李加权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2):88-90
李煜的词朴实无华,清新隽永,读来令人愁肠百转。上苍赋予他太多的哀伤,亡弟、亡子、亡妻、亡国接踵而至,悲伤程度的不断加深,促成了他词作的升华,尤其是亡国之后,他悲凉的心境又增寒意,忆往昔,仿佛天上人间,为渲泄心头的怨愁,只有借酒消愁、濡墨填词,长歌当哭。 相似文献
17.
朱晓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7-51
陈亮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事功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是“理欲统一”的道德观、“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和“学为成人”的人生观。这种事功主义伦理思想具有创新精神,对中国传统的伦理观是一种挑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丽萍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5):13-14
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讴歌了纯洁善良的人性之美,渗透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弥漫着一股情殇.对传统草原文化的愚昧落后做了深层次的剖析,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9.
张礼牡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61-63
本文解剖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几部作品,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这些形象大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为了所谓的蓝图,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他们是南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捍卫者,但同时也具有人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他们在践踏妇女孩子时,也践踏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历史上台湾客家人在开发和拓展宝岛经济、英勇抵抗列强入侵、顽强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光辉业绩,希望两岸客家人今天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