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水域中,生活着一种"水虎鱼",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鱼存在着一种极端的偏见,总是用"凶猛、残暴"来形容它的性情。因为,曾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它尖牙利齿的啃噬下,几分钟就成了一堆白森森的骨头,人们一提起它就谈"鱼"色变。它在人类眼里成了一种可怕的怪物,这种体形并不大的  相似文献   

2.
晓天 《小学科技》2009,(11):10-10
在澳大利亚的托雷斯海峡水域,生活着一种游动时尾巴在前面的奇鱼。这种鱼的尾巴上长着像眼睛一样的圆点,加上它在行进时尾巴向前,以倒退的姿势游动,人们很容易将它的尾巴当成了头部。  相似文献   

3.
▲ 自然界中的鱼类虽说形形色色,但除了供人观赏外,便是给人食用。你大概从未听说过还有一种鱼,只充作田间的肥料,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名——肥料鱼。这种奇怪的鱼生活在美国一个印第安人部落附近的小河里。自古以来,当地印第安人在播种玉米时,便从河中捕捉起一条条小小的肥料鱼,掷进每一个已播下玉米种子的坑里。玉米生长的全部肥料,就靠这条鱼供应了。▲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有一种叫艾乌拉霍的鱼。这种鱼的脂肪很多,如果把它晒干,在它身上穿一根灯芯,就可以把它立起来当灯点。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鱼灯,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用这种鱼灯来照明…  相似文献   

4.
<正>在马来西亚群岛的水域里,有一种奇特的鱼———这种龟的眼睛上方长着一根长长的会发光的管子,并且伸向前方,就像汽车的前灯。更有意思的是,这种鱼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开灯"或是"关灯"。鱼  相似文献   

5.
糖果树     
正在秘鲁的一片片草原上,生长着一种"糖果树",让人畜享用。这种并不高大的树,每年结果两次,果子呈鹅蛋状。因果肉干硬,人们就用它来喂牲口。然而,弹子大的果核却是奇甜的食品,而且富含营  相似文献   

6.
"共同体"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持久讨论,不仅因为它的内涵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模式,更因为这种关系模式对人类生活具有特定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共同体意味着某些"善",反映了人们关于某些规范维度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7.
在东南亚沿海一带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它的眼膜颜色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变化,就像戴了一副变色眼镜一样。在光线较暗的时候,这种鱼的眼膜非常透明,有利于看清东西。但当射来较强的光线时,  相似文献   

8.
奇妙的冰蛇     
英国的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全身长着五彩斑斓花纹的蛇,它没有毒,又非常耐寒,到了冬天会冻成"冰棍",因此人们叫它"冰蛇"。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在巴西的亚马逊河发现一种“奇”鱼。科学家称,这种鱼是一个新发现的物种,这是100多年来。人们首次发现鱼的新物种。这种鱼有点象小鳗鱼。科学家希望在今年年底,确定它的属种。科学家称,这种“奇”鱼的身体是细长的,有一点象鳗鱼,和其它鱼一样,有着一套完整的鳍。它长6英寸,尾巴有点象巨骨舌鱼。巨骨舌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相似文献   

10.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0-10
在韩国出现了一种人面鱼,韩国当地媒体刊登了这一奇异鱼种的照片。人面鱼的主人饲养它已经多时,一直不想向公众媒体展示,虽然他周围的邻居一直在谈论着这条奇怪的人面鱼。这是有史以来从来没见过的鱼类,它是鲤鱼与鳜鱼的后代,由于颜色美丽,它还被称作“橘子鱼”。这种鱼的形体比较大,宽大约就在50-80cm之间,它们一直由一位64岁的韩国老人饲养着。鱼头上清楚可见类似人眼球的两个点以及还有两条细缝。  相似文献   

11.
在也门经济中心亚丁东南部的索科特拉岛上,生长着一种被植物学家称为“血树”的植物,它能分泌出一种很浓的红色树脂。经研究试制,人们把这种树脂广泛应用于也门的医学和美容事业上。在举世闻名的尼罗河口宽阔的水底世界里,生长着一种叫雀鲷的鱼。这种鱼孵卵的方法十分奇特 :母鱼用嘴含着卵孵化小鱼。每次母雀鲷产卵20-30个,每当母鱼产卵后,立即把受精的卵含在自己的嘴里,一直到幼鱼出世,时间长达两个星期。为了避免把儿女误吞腹中,在整个孵卵期里,做母亲的雀鲷忍饥挨饿仙人掌的茎干含有大量的水分,帮助它在沙漠里生存。当它缺…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7,(2)
正常言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探险者眼中,洞穴亦是如此,具有无穷的魅力。漆黑的环境、多变的构造、神奇的生命,吸引着勇敢者探索的脚步。贵州习水的桃源洞中有一种奇妙的"透明鱼",它究竟为何物?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在人们的心目中,洞穴一直充满着神秘色彩,西方人认为深邃的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在  相似文献   

13.
捕鱼蝙蝠     
肖玎 《小学科技》2012,(10):15-15
人们知道蝙蝠是夜间捕捉蚊子、飞蛾的能手,然而在热带地区,却有一种以捕鱼为生的蝙蛹。 这种蝙蜗叫食鱼蝠。它掠过水面向水里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鱼的身体,便会反射回来,被食鱼蜗接收,从而掌握鱼儿的位置。这时,食鱼蝠就迅速降到水面,将爪伸入水中把鱼抓出来,边飞边吃。  相似文献   

14.
春节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种渴望.无论是海外的华人还是生活在国内的人们,每当春节来临,回家过年便成了心中的一种期盼. 面对万家团圆的日子,中央虽然发出了"就地过年" 的倡议,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想回家过年的强烈念想. 当然,因为疫情,大多数人们响应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然而,还有一批人,不仅选择"就地过年",更是"坚守岗位",守护着平安! 在哨所,在路上,在街头,在机关单位,在工厂,在景区……很多人都在过"不一样的春节".  相似文献   

15.
梦碎孟浩然     
读了圣贤书,就做了"卖于帝王家"的梦。可是,当梦就要成真的时候,他又清高了、圣贤了,一句"不才明主弃"卖弄出去,梦碎了。孟浩然在这种矛盾中与他的"御用梦"擦肩而过。"御用",这个文人们追逐的永恒的梦,成了他们最致命的痛。  相似文献   

16.
一种动物生活在另一种动物体内,互相依赖,各取所需,同生共死;或两种动物同穴共栖,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这种现象,称为动物的"共生",奇妙而有趣。海参和隐鱼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07,(12):54-56
在桌子上"游动"的机器鱼继2005年推出的矮小iDog机器狗之后,近日SegaToys公司又生产了一种"灵活"的新型宠物玩具——取名为i-Fish机器鱼,外形尺寸为100×95×200毫米,重量为480克。iFish虽然不能在水中游动,但是它具有一系列其他饶有兴趣的特点。例如它能在桌上"游动",利用两个看不出的轮子在桌上移动,由于传感器对接触其头部和身体的光作出反应,它能以50种不同声音取悦主人,在接通MP3播放器时,会随着乐曲"跳舞",并且不停摆动尾巴。  相似文献   

18.
神秘的地光     
每逢大地震发生之前,人们便会常常看到"火烧天"——天地雪亮、万物皆红,红光逐渐变为蓝白。可当蓝光闪过之后,地震就要来临了。这种伴随着地震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奇特的自然发光现象,人们常称它为地光。地光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在我国古代的许多书籍中就有记载。例如《震兆六端》中就有  相似文献   

19.
"孝"的起源问题可以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两种途径的追问。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孝"源于长幼之间的自然天伦,这种自然伦常情感在意识中逐渐形式化就积淀为"理","理"的践履就是人们所遵循的"道",行之有"道"就有"得",并体现为"德",这种"德"在长幼关系的处理上的体现就是"孝"。"孝"源于"伦",经历"伦"→"理"→"道"→"德"的发展演进,最终成就孝行与孝道,它起源于自然的天伦关系,经过形式化的价值抽象,最后在主体的践履中复归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车耳 《世界知识》2014,(8):68-69
<正>当下人们喜欢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因为改革措施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有益成果的总和。本文想讲的,是居住在北京的人享受着作为"首都人"的一种优势,也可以称之为"红利",而这种优势是不居住在北京的国人没能享受到的。这种优势包括:北京有中国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