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北运河流域内用水量和排污量的不断增加,河流污染严重.为改善这种现状,在2010年对北运河(通州段)的浮游植物与理化因素的检测与分析,以期为北运河干流的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监测结果显示:北运河五项理化指标的TSIM值平均92.6,Chla达到135.49 μg/L,水体为富营养.主要污染物是CODcr、BO...  相似文献   

2.
高效微生物治理蓝藻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先杀藻后续微生物治理的方法在太湖蓝藻爆发水域进行了现场实验.含藻率10%时,1 h内完全杀藻,48 h后底物分解率达80%.处理后水样透明无腥臭,藻毒素(MC)未测出.小鼠最大给药量测定(MTD)表明水样安全可饮用.  相似文献   

3.
自然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已被社会广泛的认可,但科学评估其水质净化功能的研究尚且不多.为了维护湿地这种功能及其生态健康,如何定量化研究自然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成为国际湿地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针对扎龙湿地氮、磷污染,水质日趋恶化的现状,在调研收集湿地相关资料以及室内模拟实验获取参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并对湿地水质净化功能进行模拟与评估.通过统计分析,TN,TP模型模拟值和室内试验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6%和12.4%.对不同TN,TP进水浓度条件下的水质净化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发现当进水TN浓度大于42mg/L或TP浓度大于14mg/L时,90d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对污水的去除效果将达不到Ⅴ类水标准.最后模拟计算得出,当工农业回归水的水量为0.3×108m3/a,且出水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时,扎龙湿地(约1000km2芦苇湿地)的最大承载能力为TN1.26×103t/a,TP0.42×103t/a.研究结果为扎龙湿地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污水消毒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系统阐述污水消毒原水水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水消毒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污水消毒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并初步提出了污水消毒的安全保障措施。提出如何处理好卫生学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是污水消毒处理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是保障处理水和再生水水质安全的关键环节。强调了污水安全消毒技术研究与消毒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开发“水质安全化”综合技术和工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黄腊溪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丰水期的实际情况和实测数据建立了一维水质模型。测试结果表明,8月CODcr、TN和9月TN已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目标。结合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得知:8月上中旬污染物中CODcr和TN各需要削减408.25t·a^-1和2.52t·a^-1的入河量,而9月则应削减110.92t·a^-1的TN入河量才能满足当地饮用水水源地标准。最后针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提出相应的水环境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文研究和探讨了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论文首先针对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富营养化问题的防治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然后,提出了防治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新措施,内容包括: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内源性营养性物质的控制、生态恢复等;并指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控制污染源出发,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完善管理对策,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7.
河流湖泊是水体环境的主要形式,是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的重要来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为全国第一次河湖普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次河流湖泊普查涉及到的遥感影像数据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数据及2.5m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为全面查清我国湖泊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本文对全国第一次河湖清查阶段中利用CBERS数据进行湖泊对象清查进行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ENVI\IDL环境下CBERS数据批处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为同类CBERS数据的大范围、大批量数据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同时,全国1:5万分幅2.5m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作为重要的河流水系现势性检查数据,本文对利用此数据进行1:5万DLG数字水系的合理性检查进行了探讨,并利用ENVI\IDL实现了全国水系的自动化检查;作为水系复核工作中的有效工具,增强了河流水系提取的现势性,提高了河流水系的精度,实现了水系提取数据精度源于并高于1:5万DLG数字水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翠湖湿地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为了给科学管理提供依据,2012年4月至11月对该公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从定性、定量水样中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3属、154种(包括变种),其中绿藻门占50.6%(78种),硅藻门占24.0%(37种)、蓝藻门占12.3%(19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4 243.62×10~4cell/L,其中绿藻门占41.7%,硅藻门占12.3%,蓝藻门占37.2%。浮游植物群落属于绿藻-蓝藻-硅藻型。优势种群为富营养或严重富营养型水体指示种。翠湖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绿素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透明度呈负相关。浮游植物密度,透明度与叶绿素a的TSI_M指数(56.28;81.63),均显示翠湖为富营养—重富营养型水体。翠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H′=1.50;均匀度指数平均值:J=0.32,显示水体为中污染。翠湖为北京的城市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地区小气候、补充地下水、洪灾防控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亟待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快速转型成为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力量,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相关经验值得借鉴。本文聚焦日本地质调查局生态保护修复举措,分别从组织机制调整与构建、环境风险系统搭建、中长期战略布局等方面开展了分析,并基于此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重视组织机制建设,理顺生态保护修复机构的相关权责体系;加强连续性的战略规划的设计与部署,分级制定适用于不同层级机构的“长—中—短”期计划举措;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全力提升我国生态修复内生动力;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计划与项目,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以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为例,构建了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环境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成本等若干因素,对三江源区4个州的超载畜牧面积、草地修复面积进行优化分析,对超载带来的损失、修复带来生态效益增加及成本增加进行了核算,为三江源区的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超载畜牧面积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随着随机水平的增加而减少.此外,三江源区的生态经济收益将随着风险因子值增加而减少,决策者所持风险态度对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起着决定性影响.优化结果有助于决策者在经济效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建议将减少牲畜总量作为草地恢复和治理的主要目标,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以促进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同时,建议相关地区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好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水资源现状、特点及21世纪存在的主要水问题。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贫水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从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剧增及城市化、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短缺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主要探讨了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及水土保持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路、改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Riassunto È stata studiata, nel ratto, la distribuzione dell'acqua nelle fasi extra- ed intracellulare in fegati normali e vacuolizzati.Nessuna variazione del contenuto in acqua è stata notata nei fegati in degenerazione vacuolare.  相似文献   

14.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氢能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电解水制氢原理和目前电解水制氢的发展现状,并预测了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何外来物种均是“双刃剑”,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有弊。在当前全面否定外来物种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客观评估水葫芦这样的外来种的生态环境效应成为一项迫切工作。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出发,论述水葫芦的生态环境效应(正、负)。水葫芦二十世纪初引入中国后作为家禽饲料推广养植,带来了牲畜饲料、改良水质、抑制藻类、供作绿肥、沤制沼气、栽培草菇等积极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带来了阻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降低水体物种丰富度,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污染水体、加剧富营养化、使用后的二次污染等生态环境负效应。引种前缺乏对外来物种理性而全面的认识是水葫芦危害的根源,而引种后缺乏有效监控与管理则是水葫芦危害及其扩大化的根本,强化水葫芦的生态效应特别是负效应与生态控制技术开发的深入研究是目前有效规避水葫芦危害的关键。生物控制、水体生态系统调控、人为干预以及合理利用等综合措施应是水葫芦生态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土壤疏水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疏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物理现象。土壤疏水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合理评价疏水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能为当前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疏水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着重阐述了土壤疏水性及产生机理、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水文效应,并结合存在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开拓节水生物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国家发展节水农业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的需求,建议在节水农业的主战场-华北,以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基地,建立节水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介绍了国内外作物抗旱节水生理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节水生物技术的研究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8.
Résumé En appliquant du caoutchouc (ou bien un autre polymère) sur le papier filtre, la méthode chromatographique à partition peut être considérablement amplifiée d manière à rendre possible la séparation des substances non solubles dans l'eau. Le caoutchouc représente donc la phase stationnaire, le dissolvant organique, la phase mobile. Il est fait mention de quelques applications de cette méthode pour séparer les différents esters éthyliques des acides gras.  相似文献   

19.
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和NetDraw等文献计量工具,结合Pathfinder算法,对SCIE数据库中国际水资源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到了国际水资源研究的总体状况、主要国家及机构的被引和合作情况.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利用Aureka平台进行了绘制了关键词地图,找出近3年国际上水资源研究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