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小花  白海鑫 《河南科学》2010,28(12):1530-1532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负电荷磷脂DSPG双层保护的金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直径为3~5 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室温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中,采用电化学牺牲阳极法直接从金属金制备了球形金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XRD)、带有电子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组成以及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制得的金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纯度较高,基本呈球形,粒径平均尺寸为20nm.  相似文献   

3.
室温下成功地合成了MnF2纳米晶.它的X-射线衍射图(XRD)中所有的衍射峰均指标化为金红石结构的MnF2,晶胞参数为a=0.4857nm,c=0.3309nm.从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到,所制备MnF2纳米晶的形貌是球形颗粒,尺寸大约在20nm左右.它的吸收光谱显示出Mn2+的d-d跃迁的特征吸收.磁性质表征显示在70.0K处MnF2纳米晶从反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在2K温度下,表现出线性磁行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四辛基溴化铵稳定的金纳米粒子(TOAB-Au)与含可聚合双键的二硫化物配体之间的置换反应,制备了四种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能够稳定地分散在氯仿和四氢呋喃溶剂中,粒子直径在4 nm到8 nm之间,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随配体的不同在521 nm到532 nm之间改变。四种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的表面配体接枝密度在4.2到6.6之间。  相似文献   

5.
将微波加热法引入到液晶模板中, 探索微波辅助加热层状液晶模板法制备钯纳米粒子, 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产物进行表征. 微波加热下, 在Tween-80/n-C10H21OH/H2O形成的液晶模板体系中成功制备了分布均匀的钯金属纳米粒子,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加热时间可将钯纳米粒子的粒径控制在3-6 nm.  相似文献   

6.
用半胱氨酸做稳定剂,壳聚糖做修饰剂,通过NaBH4还原HAuCl4制备了稳定的金/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Au/CS),并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金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通过紫外-可见、红外、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物选择合适的配比时可以合成性能良好的金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NH4)6P2W18O62·12H2O纳米粒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子仍保留着杂多阴离子的Dawson结构,具有Dawson结构的特征衍射峰.制备的粉体粒子平均粒径为32nm.用此方法合成多金属氧酸盐的纳米粒子,避免了产生大量反应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2纳米粒子,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及光吸收特性研究,以可见光下TiO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的晶相分别为锐钛矿纯相、锐钛矿/金红石混晶和金红石纯相,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 nm左右,许多纳米粒子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且表面含有活性羟基.制备的三种晶相组成的TiO2对罗丹明B均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活性均高于商品TiO2(P25),且活性按锐钛矿纯相、混晶和金红石纯相的顺序依次降低,可见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与其晶相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晶相组成TiO2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2纳米粒子,以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及光吸收特性研究,以可见光下TiO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的晶相分别为锐钛矿纯相、锐钛矿/金红石混晶和金红石纯相,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 nm左右,许多纳米粒子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且表面含有活性羟基.制备的三种晶相组成的TiO2对罗丹明B均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活性均高于商品TiO2(P25),且活性按锐钛矿纯相、混晶和金红石纯相的顺序依次降低,可见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与其晶相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大分子材料海藻酸钠为稳定剂,通过硼氢化钠还原,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室温下能稳定分散的银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等对制备的银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具有立方相结构,粒径在10~35nm之间,在水溶液中能够保存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谷胱甘肽的巯基(-SH)与金纳米粒子的共价结合和氨基(-NH3+)与金纳米粒子的静电作用,使金纳米粒子自组装为有序的网状超分子结构,导致金纳米粒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从520 nm红移到668 nm,且在668 nm处的吸光度与谷胱甘肽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由此建立了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简便、灵敏的测定谷胱甘肽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1~0.20 mg/L,检出限3.0 μg/L(3 σ,9.8 nmol/L).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金(GNPs).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GNPs的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讨论了还原剂种类、还原剂用量、保护剂等因素对GNPs形貌、粒径、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剂柠檬酸钠的用量直接影响GNPs的尺寸大小,但当柠檬酸钠用量超过3 mL时,制得GNPs的尺寸不再变化,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制得GNPs粒径在13~50 nm之间,分散性好且尺寸较均匀,此时,保护剂PVP对大尺寸GNPs的制备影响不大;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可制得GNPs粒径在2~3 nm之间,分散性好,此时保护剂PVP对于制备的影响较显著,但不影响GNPs的可控制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胶体金,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标记,考察了胶体金标记BSA的影响因素.以琼脂糖凝胶为载体介质,研究了三种粒径的胶体金及其BSA复合物在电场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pH值、离子浓度、蛋白量都会影响胶体金对BSA的标记.标记的最适条件是:无盐或极低盐浓度,pH值5.8,蛋白加入量不小于最小稳定蛋白量.胶体金及其BSA复合物在特定电场中的迁移行为类似于火箭免疫电泳,其迁移速度随着金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金纳米粒子与BSA结合后迁移速度减慢,BSA的加入量对复合物的迁移速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10相FePt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RD及TEM分析表明,700℃所制备的FePt纳米颗粒为面心四方(FCT)结构,颗粒形状为球形且分散性较好,晶粒尺寸约为12 nm.磁性测试结果表明,L10相的FePt纳米颗粒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其矫顽力为1 887 Oe.  相似文献   

15.
微流体反应器制备金纳米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聚合物微流体反应器,在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了金纳米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光粒度分析仪、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对柠檬酸钠-氯金酸微流体光化学反应体系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注射泵的流速、柠檬酸钠与氯金酸的浓度比、紫外辐射强度对金纳米粒子产率和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金纳米粒子最小粒径约20nm;金纳米粒子的产率随注射泵流速的增大而上升,但是随柠檬酸钠与氯金酸浓度比的增大和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强而减弱;金纳米粒子的粒径随注射泵流速的增大和紫外辐射强度的增强而减小,但是在柠檬酸钠与氯金酸浓度比小于16时,粒径变化不大,当柠檬酸钠与氯金酸浓度比大于16时,粒径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6.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胶束体系中制备立方相Co_3O_4磁性纳米粒子,将其与制备原液的混合体系分散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再加入苯乙烯引发聚合,制得聚苯乙烯/Co_3O_4复合纳米粒子.TEM观察Co_3O_4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 nm左右,复合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0 nm左右.XRD、IR谱图及热、磁性能测定表明聚苯乙烯对Co_3O_4纳米粒子的包裹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机械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状态下大批量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材料,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样品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60 nm,材料结晶良好,无杂质.室温下光致发光(PL)谱显示,在390 nm处有近带边紫外发射峰,这属于激子态发光;同时,在510 nm处有较弱的绿光发射峰,而强度最强的是位于648 nm处的红光发射峰,这两种发射属于表面缺陷态发光.UV-Vis吸收光谱表明,产物在紫外区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吸收峰出现了蓝移现象,这种蓝移验证了材料存在键断裂等表面缺陷态.Raman光谱表明非极性光学声子模位于437.6com-1处,纵向光学模(LO)峰位于583.6 cm-1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