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连续热力学方法,对实验测定的糠醛-提余油,糠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烷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在正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连续热力学方法,对实验测定的糖醛-提余油,糠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烷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其中连续组分的分布函数F(I)采用Γ函数和样条函数,连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及离散组分(溶剂)和连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作为常数处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将连续热力学法与虚拟组分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不仅计算准确度高,而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采用化学分析、微型萃取和气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糠醛-提余油,糖醛-抽出油,N-甲基-2-吡咯浣酮-提余油,N-甲基-2-吡咯烷酮-抽出油四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4.
低熟烃源岩的超强混合溶剂抽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一种新的、具有超强抽提能力的二硫化碳与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溶剂(CS2-NMP)用于抽提低熟烃源岩有机质,并将抽提结果与氯仿抽提、甲醇-丙酮-氯仿三元混合溶剂抽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S2-NMP混合溶剂在不破坏有机质化学结构的情况下对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有很强的抽提能力,是氯仿抽出量的2 ̄9倍,对部分低熟烃源岩有机质的抽出量达到700mg/g以上。异常高的有机质抽出量表明,低熟烃源岩有  相似文献   

5.
以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为原料,合成了8个新的3-(5-甲基异恶唑-3-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巯基乙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IR, ̄1H-NMR和MS裂解碎片分析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改进的Dvorak-Boubllk平衡釜,采用汽相色谱分析、微量蒸馏法和引进汽相色谱模拟实沸点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甲乙酮-蜡,苯-蜡,甲苯-蜡,丙酮-调合油,甲乙酮-调合油,苯-调合油,甲苯-调合油七个系统在常压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应用虚拟组分法,采用Chao-Seader混合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新杂螺化合物9-氧杂螺[5.5]十一烷-3-酮的合成.即以N-甲基-4-唬啶酮为原料,与对甲苯磺酰甲胩反应,转化为N-甲基-个吸啶基甲腈2,2经水解、酯化、还原及氧化生成了N-甲基-个哌啶基甲醛6,6与甲基乙烯酮在的催化作用下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了N甲基-9-氢杂螺[5.5]十一烯-3-酮7,最后加氢生成了目标物.  相似文献   

8.
在碘化N-甲基-2-氯吡啶盐存在下,将4-乙酰基戊酸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可获得N-(4-乙酰基戊酰).四氢噻唑-2-硫酮,产率53.8%。将产物I分别与环己胺、二乙胺、α-苯乙胺进行胺解,得到相应的4-乙酰基酰胺衍生物Ⅱ_(a-c),产率85%~94%。  相似文献   

9.
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测量了3-甲基-4-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MMONS)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其在1.06μm处具有较大的非共振二阶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并据此计算了其晶体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3)=2.52nm2/V2,与著名的PIS同数量级.非线性光学响应时间小于50ps,表明MMONS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由于分子中π-电子的极化引起的.此结果表明MMONS可能成为有价值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1-苯甲酰基-4-芳酰基氨基硫脲在碱性条件下环化脱水成为3-苯基-4-芳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Ⅰ1~9.Ⅰ1~9与37%甲醛溶液和六氢吡啶在二氧六环溶液中发生Mannich反应合成了9种新的1-(N-哌啶甲基)-3-苯基-4-芳酰基-1,2,3-三唑啉-5-硫硐Ⅱ1~9.所得18种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MS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提高采收率机理,设计室内CO_2溶解性测试实验、黏度测试实验、高压PVT(压力-体积-温度)实验,并结合致密油CO_2驱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CO_2在油水中的溶解与扩散性能和注CO_2后原油性质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CO_2在水和油中的传质扩散系数和平衡溶解度都随压力增大呈线性增加。在油水两相共存情况下,CO_2的有效传质扩散系数降低96%。注CO_2后原油黏度大幅度降低,流动性明显增强。随着CO_2注入体积分数增加,原油密度降低,泡点压力增大,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上升,重质组分沉淀量也随之增加。同一体积分数下,随着CO_2注入压力升高,原油黏度降低、密度降低、重质组分沉淀量增加。实验结果可以为致密砂岩油藏CO_2驱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修建龙  李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4):884-887,897
针对巴51断块油藏条件及流体性质,对华北油田研究院提供的CY2、CQ2、LC及JH四株菌进行了室内分析评价。通过对四株菌代谢及乳化降黏情况分析,CQ2菌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气体,CY2菌对原油作用效果较差,LC菌和JH菌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使表面张力和原油黏度降低。菌种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LC菌和JH菌驱油效果较好,与乳化降黏实验结果相符。在物理模拟驱油过程中,利用剩余油果收率作为物理模拟驱油平行实验的评价指标能减小效果评价的误差。实验证明,LC菌和JH菌在巴51断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油指纹鉴别中特征比值的t检验比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油品特征比值进行油指纹鉴别的t检验比较法,包括方法原理、特征比值的筛选及鉴别原则,并分别以某原油及其风化样品的油指纹鉴别和2种不同原油的油指纹鉴别为例,说明了t检验法在两个油品鉴别中应用的有效性,该方法将传统油指纹鉴别中繁杂的谱图比较或抽象的数值比较转化直观简洁图形判别,减小了目视谱图比较的主观随意性和人为差别,并提出了量化指标,使得鉴别结果更加可靠,利于油指纹鉴别方法的标准化和推广.同时综合文献也给出应用t检验法进行油指纹鉴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水淹层测井解释软件系统,通过沈84 块 S43Ⅱ油组小层油藏实际应用,处理区块不同开发期 120 多口井相应水淹层测井地质资料,分别利用水淹层测井解释的研究成果,提取和集总油藏及剩余油参数,编制研究区块 S43 Ⅱ 油组各小层油藏孔隙度、渗透率、原始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及油层有效厚度的平面分布图件.依照 S43Ⅱ 期水系发育、油藏及剩余油参数的分布和大小,对主要调整挖潜的 Ⅱ8 小层参数做作了具体的描述,并按 Ⅱ8、Ⅱ7、Ⅱ5 、Ⅱ6、Ⅱ3、Ⅱ4、Ⅱ1、Ⅱ2 小层顺序,分别阐明了各小层油藏及剩余油参数的分布和富集范围,为区块油藏综合治理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N-甲基-2-吡咯腈的合成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 甲基吡咯(NMP)为起始原料,先与Vilsmeier试剂反应,经碳酸钠水解、二氯乙烷萃取制得N 甲基 2 吡咯醛(NMPA),此法溶剂回收利用率高、安全、易于工业化生产并降低了生产及污水处理费用 再以NMPA与盐酸羟胺经肟化制得N 甲基 2 吡咯肟(NMPAO),最后在醋酐中脱水制得N 甲基 2 吡咯腈 (NMPC) 在由NMPAO脱水制NMPC的过程后,经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降低了体系的色度,萃取易于进行,产品收率74. 7%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加氢裂化尾油的油品性质,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制的Pt/SAPO-11和W-Ni/Al2 O3催化剂及一段串联加氢工艺可生产出优质的特种油。从产品馏分分析数据可知,轻质馏分可生产6#、120#、SHD80、SHD100和SH-2731等溶剂油,重质馏分可生产工业白油和专用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7.
复方玉屏风与单味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方玉屏风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从复方玉屏风挥发油中分离出124个峰,确认了其中6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51%,其组成不同于单味药材挥发油.复方挥发油成分并非构成复方的单味药材挥发油成分的简单加和.  相似文献   

18.
Oil cracking to gases: Kinetic modeling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Triassic oil sample from LN14 of Tarim Basin was pyrolyzed using the sealed gold tubes at 200-620℃under a constant pressure of 50 MPa. The gaseous and residual soluble hydrocarb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acking of oil to g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stages: the primary generation of total C1-5 gases from liquid oil character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C2-5 hydrocarbons and the secondary or further cracking of C2-5 gases to methane and carbon-rich matters leading to the progressive dryness of gas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primary generation and secondary cracking of oil cracking gases and extrapolated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 to predict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cracking extent of crude oil. Finally, an evolution model for the thermal destruction of crude oil was proposed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cracking gas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砂土和壤土2种土壤及柴油和原油2种油品类型,通过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程度的油污土壤的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污染清洁砂土后,可使砂土渗透系数降低64%左右;原油含量大于2%时,砂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8%含油率的柴油污染壤土的渗透系数比清洁壤土降低了97%左右;壤土中原油含量为8%时,其渗透系数为5×10-7cm/s左右,比同一干密度(1.57g/cm3)清洁壤土的渗透系数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含油量增大,其渗透性能更差。无论对于砂土还是壤土,原油引起的渗透系数的降低比柴油显著,主要是因为原油的粘滞系数大大高于柴油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上勘探评价阶段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渤海地区已取样稠油流体数据统计,应用数据矩阵分析探寻影响地层原油黏度的主控因素及不同参数与地层原油黏度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建立地层原油黏度与其他参数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同时建立不同参数条件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地面密度的取值图版。新经验公式计算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实测地层原油黏度平均误差5.6%,同时应用经验公式和原油黏度确定综合图版对某海上稠油流体性质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研究结果相当,说明新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数据驱动建立的地层原油黏度公式和图版成果可解决海上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开发方式选择、采收率预测、平台设施设计及原油输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