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为了解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准确、及时掌握地震讯息,对云南地区2001至2014年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探明了该区域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大约52.64%的地震发生在以20km为半径的断裂带缓冲区内,中强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带10km缓冲区内;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中甸大理地震带和小江地震带,且在两组断裂带交汇处地震发生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喜山期以来,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下,西北地区遭受近南北向强烈挤压,形成一系列活动断裂.通过对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在青藏高原形成的活动断裂带展布的方向,以及青海省的阿尔金断裂两侧、祁连造山带、东昆仑地区区域地壳变形中应力释放和调整与地震震中分布耦合特征的研究,表明青海省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相交汇的区段是承受构造挤压作用最强烈,构造几何形态最复杂,构造应力最易集中的部位,成为大地震最易形成和发生的地区,对青海省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制约,应是地震预防工作关注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云异常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前20d内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和电视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震前20~8d,青藏高原东缘出现了源于印度板块、紧邻汶川的北东向近3000km长的条带状高温异常;震前5~1h,电视云图显示震中龙门山断裂带及青藏高原东昆仑断裂带上方分别出现了线性云,汶川正好位于两者的延伸交叉位置。结合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相互作用和区域构造运动过程,从地球物理的角度讨论了此次卫星热红外图像异常和云图异常的原因,希望能对地震遥感监测预报和汶川地震的前兆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元600年12月16日,在甘肃天水与陕西陇县一带,发生1次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震害及社会影响。长期以来,对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确切震级、震中位置、震中烈度的认识存在分歧,对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甚明确。秦陇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在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与青藏块体东北部的祁连断褶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对公元600年秦陇地震详细考证,对其发震构造进行探讨,对于评定秦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其未来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有关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相关史料及研究成果,发现一些新的可能与该次地震有关的佐证资料,通过史料考证及震害分析,推断公元600年秦陇地震震中应在天水陇县之间,更靠近陇县的陕西境内,震中烈度达IX度,震级6(3/4)级左右,本次地震极震区长轴方位大致与陇县-宝鸡断裂带相吻合。经过野外实地考察,综合分析认为,公元600年秦陇6(3/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固关-县功断裂带的八渡-龙尾段。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大坝座落于黄陵断块南端由闪长花岗岩组成的完整岩体上。黄陵断块作为中国内陆的次级板块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自印支运动形成以来一直呈持续、缓慢的整体抬升,断块除向东南轻微倾斜外,内部构造变形不明显。断块为多条活动构造所围限,其中近南北向的远安和仙女山两条深大断裂为主要强震发生带。远安断裂带为豫西、鄂西、湘西山地和南阳、江汉、洞庭盆地的一条区域性分界线,全长约1000 km,该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6.5级地震(常德、南阳),两次地震震中相距约500km;仙女山断裂带沿香溪河向北延伸终止于青峰断裂,向南越过渔洋关后,形迹不明,全长达220 km,该断裂带具有发生6.0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大坝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危险主要来自这两条强震发生带,对大坝的影响烈度预计为6°~7°,水平峰值加速度0.1~0.15g。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特点,显示中国大陆强震活动主要在包括南北地震带在内的中国西部地区,尤以青藏高原内部的地震活动最强.近年来7级以上大地震更多集中在巴颜喀喇地块边界附近.2014年5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川滇境内6级以上地震频发.余震活动及地震序列的分析显示,对于不同震型特点的强震序列,其地震序列的衰减特性和活动性参数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地震非均匀度(GL)值,结合河南省中等强度地震的预报研究,运用GL值进行空间扫描,结果发现除淅川5.1级地震外,其余所有中等强度地震震前在震中200km范围内,2.0级以上小震活动在不同时段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特性。  相似文献   

8.
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三板溪水库位于沅水干流上游河段的清水江下游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内。本文总结了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对三板溪水库区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特征、地壳表层卸荷型水库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三板溪库区蓄水以来地震活动频繁,蓄水前基本无震。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库区两岸多组断裂及破碎带通过地带,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震级小,震中震感强烈,并与库水位升降有明显响应关系。综合分析认为三板溪水库诱发地震成因类型大多数为地壳表层卸荷型,少数为构造型。  相似文献   

9.
对2005-2007年四川省内发生的262次地震(震级为3~5级)进行时间-空间分布统计分析,发现这些地震的时空演化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通过对3年来地震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四川省有4个明显的地震热点地区,而且3年来这4个热点地区的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不一。基于球面坐标的空间分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地震的空间分布重心、地理范围,发现地震的重心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范围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逐年的地震数据进分析发现,3年来地震的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将3年的数据综合为4个季度进行分析发现,第1~3季度一直向东南移动,第4季度则突然跳回到西北处;将3年的数据按12个季度进行分析,发现地震重心在前2年的8个季度中具有年周期的逆时针旋转规律,在2007年的前3个季度中,地震的重心仍逆时针旋转,第4个季度出现较大异常,重心往东南方向大跳了一步。最后以5.12汶川震中(30.986°N,103.364°E)为中心,分析了2005-2007年四川地震的空间分布的统计规律曲线,发现2007年地震出现较大的外移趋势,远离汶川地震震中。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为地震的预报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新的地震目录数据库提供的自公元前780年至1990年5级以上强震的分布,讨论了东北、华北、华南、台湾、青藏高原、川滇及新疆地区的地震活动分区特征,以及本世纪7级以上强震的空间分布、震源深度分布、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等,并给出了大陆岩石圈板内地震活动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位于中国东北和日本西南部的地震频发区之间,但在历史资料或仪器记录中,过去百年内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地震。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引入了阿穆尔板块(BKP),通过对板块周缘地震进行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给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边界带,结合GPS相对位移测量,结果显示,BKP内部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北部作逆时针旋转,南部朝鲜半岛作顺时针旋转的"双旋转"运动。BKP在旋转过程中,通过郯庐断裂带卸载了大部分的旋转应力。根据古登堡-里克特经验公式计算,在1900~2014年间,沿BKP边界的地震带释放总能量是朝鲜半岛地震的(M≥3.0)10~6倍,说明朝鲜半岛处于一个稳定的"安全岛"状态。通过研究,初探了阿穆尔板块边界的划定和板块边缘及内部构造运动的问题,且从多方面阐明了朝鲜半岛免于灾难性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固体潮力触发地震的可能性,通过理论推导计算了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固体潮力及其作用范围。结果显示: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固体潮力远远小于地壳岩石强度,单一的固体潮力不能使岩石破裂而引发地震;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加卸载作用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地区,与地球地震带范围基本吻合。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达到非线性时,固体潮力的扰动也可以触发地震。该结果为地震预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历史时期宝鸡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101-2000年间宝鸡地区地震灾害的记录数据做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历史时期宝鸡地区地震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不甚均匀的特性。在时间方面,百年际变化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显示相对平静和显著活跃相互交替的特点;在空间方面,震灾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凤翔、陇县。统计显示宝鸡较大的震害大部分来自于邻近地区的波及震,震源在宝鸡地区的较大震害较少。结论近年来,随着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增强,宝鸡地区受到邻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波及影响也更加明显。因而该地区的地震区位分析和地震预测成为未来防震抗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京大学2016—2019年在小江断裂带中段布设的20个宽频带流动测震台和云南测震台网的3个固定台站的波形数据, 对北京大学开发的地震自动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共检测出4355个地震事件, 是云南台网地震目录中的4.6倍, 最小完备震级Mc值从ML1.3降至ML 0.8, 说明PALM技术可以在高密度地震台阵中有效且准确地检测微地震并进行定位, 提高台阵地震资料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和微震检测能力。基于获取的包含丰富微震事件的目录, 研究结果勾画出小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的最新空间分布特性, 显示小江断裂带在主断层之外发育大量次级断层, 走向大致为东北东?西南西。研究区南端可能存在一条未曾发现的隐伏断层, 宜良县柴石滩水库周边检测出密集的微震活动。  相似文献   

15.
A maj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zone means a place where M≥6 events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Holocene and similar shocks may happen again in the future. The dynamic context of the major earthquake occurrence zones in China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NNE-directed push of the India plate,next with the 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The Chinese mainland is a grand mosaic structure of many crust blocks bounded by faults and sutures. When it is suffered from boundary stresses,deformation takes place along these faults or sutures while the block interiors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or intact. Since the Quaternary,for example,left slip on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zone in southwestern China has produced a number of fault-depression basins in extensional areas during periods Q1 and Q2. In the Q3,the change of stress orient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ectonic movement made faults of varied trends link each other,and continued to be active till present day,producing active fault zones in this region. Usually major earthquakes occur at some special locations on these active fault zones. During these events,in the epicenter areas experience intensive de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large-amplitude rise and fall of neighboring sections,generation of horst-graben systems and dammed rivers. The studies on palaeoearthquakes suggest that major shocks of close magnitudes often repeated for several times at a same place. By comparison of the Chi-Chi,Taiwan event in 1999 and Yuza,Yunnan event in 1955,including contours of accelerations and intensities,destruction of buildings,and in contrast to the Xigeda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a sandwich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ccount for the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caused by major earthquakes. This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layers,i. e. the two walls of a fault and the ruptured zone intercalated between them. This ruptured zone is just the loci where stress is built up and released,and serves as a channel for seismic waves.  相似文献   

16.
地下核燃烧假说的重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震东 《前沿科学》2012,6(3):23-48
本文提供了多方面证据论证地下核燃烧假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第一,氡增多和汞增多是确定无疑的地震前兆,对这两种地震前兆的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地内存在着铀、钍元素的核裂变燃烧.第二,通过对五种现象的分析,因为它们都要用氢聚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地球内部也存在着核聚变燃烧.第三,地震前地表及浅层热异常是被大量观测结果证实的地震前兆,这种地震前兆也只有用地下核燃烧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第四,地震前兆成带性、大区域前兆场、映震灵敏区和映震灵敏井、震源附近流体、地壳中高导低速层控制强震、地热带和地震带密切相关、地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震研究中发现的七种对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地震理论来说都无法解释的现象用地下核燃烧假说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第五,活断层表面现象和板块运动表面现象的成因用地下核燃烧也都得到了清楚的解释.本文提出,用“地壳视运动”来代替“地壳运动”才是对这种现象的科学表述.此外,还要加上我们以前已经提供的证据.第六,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发生过公认的地下核裂变燃烧.第七,通过对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该地区地下是一个天然的聚变裂变混合反应堆.第八,通过对我国2008年汶川大地震观测资料的分析,证明了在汶川大地震震源的下面存在着一个异常高温区.这么多的证据足以证明,地下核燃烧假说是能够成立的.从而,建立在地下核燃烧假说基础上、由中国人提出的地质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和地震学的宇宙线环境学说就有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李四光的地震地质与地震预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Cummins PR 《Nature》2007,449(7158):75-78
The great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and Indian Ocean tsunami of 2004 came as a surprise to most of the earth science community. Although i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risk of another giant earthquake is high off central Sumatra, just east of the 2004 earthquake, there seems to be relatively little concern about the subduction zone to the north, in the northern Bay of Bengal along the coast of Myanmar. Here I show that similar indicators suggest a high potential for giant earthquakes along the coast of Myanmar. These indicators include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which is similar to other subduction zones that experience giant megathrust earthquakes, stress and crustal strain observation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seismogenic zone is locked, and historical earthquake activity, which indicates that giant tsunamigenic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there in the past. These are all consistent with active subduction in the Myanmar subduction zone and I suggest that the seismogenic zone extends beneath the Bengal Fan. I conclude therefore that giant earthquakes probably occur off the coast of Myanmar, and that a large and vulnerable population is thereby exposed to a significant earthquake and tsunami hazard.  相似文献   

19.
 依据《地震应可预测》一书收录的自中国初建电信传输台网以来,涉及近半个世纪的地震活动性图像,震级跨度自M3.0—M4.0级中强震至M8.0级大震,着眼于地震大尺度的观点,将中国地震的活动性图像置于全球地震活动框架中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到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发生的,大地震不是任何时间都能发生的,大地震有其特定的时空结构。条环交会、差异活动和深震与天外来客事件等是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主要因素。条带与圆环的交会基本上有三种类型:条带与条带、圆环与圆环以及条带与圆环。研究了空区的特征形态,认为似用屈曲传递动力的组合环节以解释可能更为合适。因之重点应着眼于对其两者(活跃与平静)的差异性组合。鉴于大地震发震时刻窗口经常处在天外来客的节点上,因之我们尚需关注那些非随机的天外来客事件。本文阐述了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也已在2011年3月11日M9.0东北日本大地震观测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震分布密度、控制地震发生的构造的差异,将贵州地震平面分布划分为威宁—晴隆区(A区)、遵义—贵阳区(B区)和铜仁—榕江区(C区)3个区;A区和B区以垭都—紫云断层为界,B区和C区以松桃—独山断层为界;A区、B区和C区的地震分布分别为80%、15%和5%。贵州地震震源深度显示都属于浅源地震,总体主要集中在7~11km;B区分布在30km以浅深度内;A区主要在20km以浅深度内,在20~70km也有地震发生。1900年~1975年,4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06~1919,1928~1941,1948~1955,1963~1974;1975~2011年,3级以上地震活跃期为1978~1989,1993~2000,2003~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