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一、前言自20世纪70年代落锤式弯沉仪引入路面结构评价以来,FWD作为无损检测设备,以其准确、高效、安全、省力、方便、更能反映车轮对路面的实际作用及对路面无破损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进FWD,并将它作为评价路面结构性能以及指导路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根据FWD实测弯沉盆反算路面结构层的模量也成为路面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众所周知,沥青混凝土是  相似文献   

2.
借助于有限元法来构建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模型,并对轴重、轴载速度、路面结构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沥青路面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动态重载作用下,随着轴重的增加,沥青路面结构敏感性线性增强;而对于路面结构随轴载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对于路表弯沉、底层拉应力、顶面压应力变化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3.
潘威 《河南科技》2004,(3):38-39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于路面结构是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结构层弯拉应力为验算指标,但实际弯拉应力没什么意义,因为当路面结构满足设计弯沉指标时,各结构层弯拉应力指标通常都能满足要求.因此,实际沥青路面的整体结构刚度要求,仅仅是一个设计弯沉指标.  相似文献   

4.
落锤式弯沉仪(FWD)在弯沉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道路检测设备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弯沉检测设备及其相应的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落锤式弯沉仪作为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道路强度无损检测设备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列入《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指定落锤式弯沉仪测定弯沉的试验方法为路基路面承载能力测试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改造工程中,合理的面层结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某国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大修改建工程,对比分析了微裂破碎压稳后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层再铺设沥青面层和直接加铺沥青面层两种不同加铺层结构设计。根据交通流量调查并结合路面破碎后现场弯沉值,计算了两种加铺结构弯沉设计值和下面层的最优设计厚度。反演了路面结构的回弹模量,对比了两种设计年限的面层铺设结构形式,提出了合适的面层铺设结构,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于路面结构是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结构层弯拉应力为验算指标,但实际弯拉应力没什么意义,因为当路面结构满足设计弯沉指标时,各结构层弯拉应力指标通常都能满足要求。因此,实际沥青路面的整体结构刚度要求,仅仅是一个设计弯沉指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道路检测设备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弯沉检测设备及其相应的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落锤式弯沉仪作为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道路强度无损检测设备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列入<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指定落锤式弯沉仪测定弯沉的试验方法为路基路面承载能力测试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公路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公路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难。落锤式弯沉仪(FWD)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弯沉检测仪器,自从问世以来就得到了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应用。文章从落锤式弯沉仪的测试原理入手,重点论述了这一技术在填石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信阳市先后对国道312线、国道106线信阳段,省道S216、S219、S224、S204、S339、S338、S336等公路进行了改造,经过弯沉计算,路面结构需做补强处理,路线纵断面要进行调整,桥涵要作相应抬高顺接改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许多省份调查,超载车占货车总数的70%~80%,超载会加速路面结构的破坏,因此研究超载对路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计算水泥和沥青两种路面在不同超载作用下的弯沉值,分析了轴载与弯沉值之间的关系,量化了超载对路面的不利影响,对设计和验收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弯沉是公路建设质量控制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当前多采用回弹弯沉值来反映路基路面的承载力情况,回弹弯沉值越小,则承载力越大。贝克曼梁是最常见的一种静力弯沉检测设备,也是通过载重汽车分级加载路面,由百分表获取路面回弹弯沉的一种检测方法。其突出特点为操作简单、效率高、方法简单和精度好。为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回弹弯沉检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贝克曼梁法的技术原理,并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贝克曼梁法在公路工程回弹弯沉检测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动力特性,基于Winkler地基上设置接缝并在接缝处布设钢筋的9块板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利用Adina有限元中的生死单元模拟不同程度的脱空,分析了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板在不同荷载位置、脱空面积、地基反应模量等条件下的动态弯沉和最大弯拉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脱空,在板角隅处引起的动态弯沉和弯拉应力都最大,为最不利脱空位置;弯沉和弯拉应力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基反应模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为指导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板下地基脱空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沥青路面动力学响应问题,本文从动力学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有限元技术在动力学方程中的应用,并利用有限元技术考虑路面材料的阻尼特性构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阻尼比工况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学响应规律,结合实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表面中心点处的弯沉值前期逐渐增大,后期出现了减小的趋势;在前期,阻尼比越小,弯沉值增加越快,反之,阻尼比越大,弯沉值增加越慢;不同阻尼比,弯沉值到达波峰的时间不同,阻尼比小的先到达最大值;不同阻尼比,弯沉值的最大值不同,阻尼比小的弯沉最大值较大,为此,在进行路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路面材料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4.
<正>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作为面层,下设基层、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又称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自身承载能力高、车辆通过能力强、稳定  相似文献   

15.
周凯 《河南科技》2006,(5):36-37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在公路的高级路面中,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沥青混凝土路而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通常实际每隔10—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同时,重新铺筑路面所需的大量沥青和石料也将使我们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采用沥青再生技术,重复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废料,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6.
万中强 《河南科技》2005,(10):73-73
1999年8月,我局在省道339线进行了长1.2km,以石屑为主料的基层试验路段,该段原为三级油路,基层为15cm~20cm泥结碎石,面层为2.5cm表处。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原路面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特把该段改建为平原微丘二级路,设计路面为9.0cm的次高级路面,基层采用6%水泥稳定石屑,结构层厚25cm,宽度9.5m,设计弯沉值为0.65mm。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区水损害的相关理论,控制和预防板底脱空的扩展和出现,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脱空状态、不同脱空面积、不同车辆轴载,考虑真实轮胎荷载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轮载-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含水脱空区域面层的弯沉和弯拉应力明显大于非脱空区域,且角隅脱空区域面层弯沉和弯拉应力比纵缝脱空区域大,而纵缝脱空区域基层滞留水对基层所产生的弯沉和动水压力明显大于角隅脱空区域;角隅脱空区域和纵缝脱空区域路面板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脱空区域基层弯沉和动水压力逐渐增大,且在相同的脱空面积情况下,板纵缝脱空区域的基层动力响应明显大于角隅脱空区域;随着车辆轴载的增加,脱空区域内含水基层动力响应逐渐增大。采取交通管制、及时注浆或者灌浆和降低轴载等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缓含水脱空区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信阳市先后对国道312线、国道106线信阳段,省道S216、S219、S224、S204、S339、S338、S336等公路进行了改造,经过弯沉计算,路面结构需做补强处理,路线纵断面要进行调整,桥涵要作相应抬高顺接改造.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普通沥青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新型材料和结构应用探索。本文通过对路面结构设计原则和城市道路设计理念的分析,对各种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常州高新科技园的具体情况,从不同沥青路面材料与施工角度出发,提出适合常州高新科技园的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路面性能评价模块根据收集的路面数据,判断目前路面状况是否满足交通要求;所得结果将作为采取养护或改建措施以及采取何种措施的依据。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管理系统对路面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