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飞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4):54-58
吕南公是北宋卓有成就的文论家,吕南公在文学理论上有精辟的见解和造诣,提出"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的"文道"观,强调"文不可以不工",虽然是以儒家的思想伦理为基础,但对于"道"持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其"道"更多指向"为文之道",从而提升了文学的独立性。吕南公的文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远绍韩愈、超越欧曾、比邻苏轼,是北宋"文道关系"论述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魏继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
文言的衰微为白话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在文言文的废墟上“五四”白话文运动顺理成章地建构了“五四”白话文诗学。“五四”白话文学在语言范式革命的推动下确认了自我的本质特征,从文学语言、文体形式与文学观念三个维度初步完善了关于自我与世界的言说方式,“五四”新文学也因此成为一种根基深厚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路美艳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7):87-88
文学的自觉意味着文学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摆脱了附庸和从属的地位,同时社会的主流意识认识到文学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形成了独立的文学观念,进而依据文学自身的特质自觉地创作。本文就什么是文学的自觉,以及先秦两汉文学发展的情况作了简单的梳理和阐释,希望能够找到文学自觉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识世界、持续学习的工具;同时该学科又有着强烈的人文性,刘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语文学科“文道结合”的特点,在学生认知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由“非人”的价值取向转向人的价值取向。从“五四”新文学“白话文学”和“人的文学”两个“中心理论”全面考察和剖析,从文言话语模式向白话话语模式转向,实际上在文学本体的表层呈现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从“载道文学”向“人的文学”转向实质上是在文学本体的深层透射着“五四”新文学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6.
朱伟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3):39-44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自觉有层次性,从低到高依次是:自我确认,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超越、自由自在.教师应主动提升主体自觉的层次,不断地认识自己,自觉地重塑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7.
8.
刘鑫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3,16(1)
文化自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人文反思,是主体对文化对象所做的理性分析和展望.主体立足于既有的文化资源,以世界化、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整体性的文化面貌.在多元化文化交融、碰撞的今天,文化自觉在走向了大众化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其审美教育意义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针对文化自觉的普及,围绕文化自觉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意义、经典范式、情感品质及文化环境四个维度构成了对文化自觉审美教育的整体观照. 相似文献
9.
五·四狂潮族拥出一个大写的“人”字,从封建堡垒里脱颖而出的知识分子不仅以觉悟了的个人自居,同时也自觉担负起了“揭示病痛,引起疗救注意”的启蒙任务,希望由此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在此基础上,“社会的人生文学”成为新文学的主流方向,作为创造主体的人的觉醒同时也打破了旧文学的 相似文献
10.
“姊妹情谊”源于西方女权主义者所倡导的性别路线。面对父权制的压抑,女权主义者倡导建立一种超出了种族、阶级和社会制度的以妇女为本体的统一战线。这一路线体现了女权主义的组织原则.在它的号召下,妇女从家庭与男人的关系中分离出来,形成互勉互携、协同作战的社会群体。考察张欣笔下的都市女性,不难发现她们往往会被作者有意无意地置于“姊妹情谊”的关系模式之中。尽管在她那里,“姊妹情谊”已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话语,创作主体也并非以激进的女权主义的目光对它进行自觉地观照,但这样不妨碍我们借用这一概忿并从性别的角度对张欣的作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2):29-31
西方女性文学与女性自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女性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而女性文学则加速了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表达。女性文学代表西方女性开始摆脱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逐步形成和构建起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从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内在联系、西方女性文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文学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余新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04-107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要求相一致,在文学领域内兴起了一股启蒙文学思潮,它主要表现在五四新文化先驱的文学思想主张上,以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为精神标高。"人的文学"观包蕴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侧面: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这股启蒙文学思潮在五四后半期(1921年以后)分化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3种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3.
付胤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9):69-72
五四时期(1917-1927),中国文学和文化处于转型期,急需引进大量外来文学和思想来破旧立新,因而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极度繁荣。从源语的角度讲,选择的原作质量更高、范围更广;从译入语的角度讲,译者的素养和译作的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当时翻译文学的繁荣还体现在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的增多,以翻译为主要职能的文学社团不断涌现,翻译目的更明确,翻译活动更有组织性。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创作并发表评论,到三四十年代日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与社会现实的变化,使他的欣赏心态发生了变换,从而带来了审美趣味的转变,直接导致其批评方式随之发生相应的流变。而沈从文善于感受和体验作品情感内容的敏锐艺术直觉以及他自身创作心境的变更更是导致他批评方式发生明显转变的根本性的深层原因。当现实社会与时代特征作为不可逆转的外界因素给以沈从文无法摆脱的巨大压力、在不可承受生命之重时,晚年的沈从文在无奈之中放弃了他所挚爱的创作与批评,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国文学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诸多方面都遇到了瓶颈。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但是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英国文学教学也存在着弊端。只有把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促进英国文学教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新中国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厚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5-99
新中国学以其对新中国合法性论证与新的民族国家精神的建构而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进程。民族国家想象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发掘新中国学在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的合理性,从而更切实地触摸它的现代性品格,并为今天的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从文化和文学角度切入分析先秦史传文学中独立型家臣形象出现的意义:就社会发展角度言,家臣由从一而终趋于独立自由选择家主,这一变化昭示了主与臣的关系因社会剧变而受到巨大冲击。从文学角度言,独立型家臣的出现,使家臣的文学形象由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8.
晋商后裔常燕生是继傅山之后近代山西又一文化名人,他在文学创作、历史、哲学、教育、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四前后常燕生的文学活动主要体现在通过与陈独秀书信往来参与当时对古文和孔教的讨论、参加狂飙社的活动,以及与鲁迅先生的交往与论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13-17
青年毛泽东从五四运动到安源工运的斗争实践中,不仅发现了民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力量,而且还找到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由中国共产党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道路,从而实现了从一个寻求社会改良的爱国者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救国者的飞跃,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彭林祥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3):68-71
新文学广告对新文学的传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宣传,扩大了作家和作品的影响;为文学期刊和书局带来了经济来源,使其能继续扩大声誉;提升了新文学读者的接受水平,稳固并增强了新文学的接受群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