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体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制度相联系的道德原则 ,是无产阶级的道德信念和追求。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对于大多数群众缺乏规范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了公共生活领域 ,公德建设对于每一个社会  成员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人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存在片面强调道德的规范性、崇高性而忽视个人的发展、个人的价值的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我国的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重视个人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3.
杨博 《科技信息》2011,(32):I0198-I0198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今天,道德二字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道德失衡不仅对社会无益,还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我们应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积极应对,相信光明终会到来。  相似文献   

4.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形的法律,法律与道德在社会关系中密切关联。没有道德品性的法律是没有人性的法律,会丧失人们对它的信守;没有法律支持的道德是苍白的道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会导致伦理道德的滑坡;法律规则中蕴涵着道德的价值,法律无可直涉的领域需要道德补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资源,对社会调整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法律强制力给予维护和支持,有些道德需要法律化;法律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的经济价值助成一个法治政府坚守正义、坚持公平公正公信的良知,它承负着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建设的基本职责;在法制中认可、吸纳或盈储一些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规范,即依循道德的法制逻辑是法治政府加强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道德建设的影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新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从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和道德的关系入手,在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观察和独立的思考,明确提出新世纪我国道德建设应该赋予的新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且这些方法和途径在具体工作中都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人们正逐渐摒弃一些落后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但因市场经济的多元性及人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又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现象和行为.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又要建立起完善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7.
透过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与犯罪现象的不断发生,我们不得不再谈道德建设,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过程中,道德建设更是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进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推进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为目标,指出加强文明社区创建、拓宽社区教育网络、开展社区公德实践活动、建立社区公德监管制度、营造社区道德建设氛围是提升社区道德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今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人的良心变坏,而是道德模式的错位运用,即由于公德缺位从而不得不用传统的私德伦理来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问题.公德与私德虽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明,但在当代社会里又各有其不可忽缺的功能.私德与公德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发展才是我国未来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略论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概而言之,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一是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然而,对人际关系起决定影响作用的乃是人的主观因素,即人的心理和道德特别是行为主体(交往双方)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状况。揭示和运用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对于开展健康的交往活动,形成和谐的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最为重要的做人标尺和写作标尺.始终要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应该是每个人的生活追求.从心理学和文学对道德的描述上看,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对于道德的提升没有帮助,且有负面影响,社会学给予道德的描述却稍显简略.所以,只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故事才能够给予人们以有趣而重要的启示、安慰和指导,并暗合人性道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道德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在道德环境中占主要地位,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或精神)环境,国际环境和历史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改变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实践是人与环境关系的纽带,人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环境。对自然环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和弘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各类典型,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做好对环境破坏者的感化和教育工作。要下决心改变目前学术界重环境伦理、轻伦理环境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传统社稷之德的思想进行梳理,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这一思想,在其同现代道德要求的异质冲突中,找寻其同构的契合点,促进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当代公民道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迪尔凯姆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着重回答"道德"与"德性"的构成,现代德性与传统德性的区别与沟通,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施等至今仍引起关注并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鉴于此,对迪尔凯姆关于"道德教育"理论的介绍,至今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育低效成为学者们及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从当前德育工作的困境入手,分析德育低效的原因,并提出发挥文学的德育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德育教学中有多种教学方式,然而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需要不断做新的改进,以求增强德育的时效性和学生上德育课的应用性。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的探究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体探究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主体探究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德育知识,并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道德本体是以“天”(天帝 )为外倾之源和以“心”(良心 )为内倾之源的二元道德本体 ;道德表达方式则受制道德本体且具不道德指意的道德范畴 ;道德实施途径则完全是由二元道德本体推演出来的“礼制”之外在约束与“诚”之内在律令。因而中国传统道德结构便是以二元道德本体、道德表达方式、道德实施途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这种特殊的道德结构对理论上保护、丰富道德资源和实践上培浚国民素质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对当代道德建设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