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洪涛 《科技信息》2007,(16):158-160
探讨了滇西北亚高山地区群落演替系列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演替群落阶段,其土壤的理化性质对演替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土壤各项理化指标均向良性发展:土壤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及水解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速效K含量在演替顶极前期达最大含量,到演替顶极有所下降;速效P含量在演替过程中有所变化,但随植被演替的变化不明显,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上层土壤养分增加较之下层土壤增加率要大;土壤上层含水量在从草本阶段演替至落叶阔叶林阶段一下呈增长趋势,后有所下降,到演替顶极时达最大值,下层含水量一直呈增长趋势;土壤容重在演替过程中上、下层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孔隙度在演替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群落的良性发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本文对花江流域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的石砾含量、含水量、容重、持水量、孔隙度、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速效P、K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促进了喀斯特山地土壤pH值降低、控制了土壤pH值的上升。土壤石砾含量随植被恢复而下降;有机质含量随植被恢复而上升。在整个演替的过程中,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及速效P、K含量随植被的恢复而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土壤质量的生境变化总体上表现为石沟较高。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植被恢复总体上促进了土壤理化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7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容重和水分等土壤特性的变异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变异较小,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相对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之间,天然成熟林的含水量最大,新造林最低;不同坡位之间,以下坡的含水量最大.容重变化与水分含量变化恰好相反.通过研究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年龄植被在不同坡向、坡位、石漠化程度等条件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为滇东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植被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被恢复与重建是沙区生物土壤结皮拓殖与定居及土壤发育与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年代(1956、1964、1981和1987年)建植的固沙植被区藓类结皮及其下0~2和2~5 cm层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年代固沙植被区及不同土层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藓类结皮厚度及其表层土壤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孔隙度、土壤持水能力、有机碳、无机碳、总碳、碱解氮、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电导率均随植被恢复年限延长而逐渐增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沙粒含量、容重和pH则相反.除容重外,其他理化性质在表层土壤与结皮层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其相关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促进了生物土壤结皮的拓殖和发育,这一过程是荒漠生态系统成土过程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对关岭石漠化区小流域裸地、草地、灌木林、乔木林和顶级群落5个植被演替阶段下土壤进行分析,探究0~20 cm、20~40 cm、40~60 cm三个层次下土壤容重、土壤自然含水率和土壤饱和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演替过程中,灌乔阶段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这种降低是从浅土壤层(0~40 cm)开始向更深层(40~60 cm)土壤进行的;土壤自然含水率和饱和含水率显著地提高。随着演替等级的升高,不同土层间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水分含量最高的土层开始从深层向浅层转移,浅层土壤的保水能力随着演替进行开始增强,而深层土壤保水能力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6.
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自然恢复1、5、15、32年等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废弃采石场和一个未受采石影响且自然恢复大于50年的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初期,土壤肥力极低,严重缺乏氮素和有机质;植物物种组成简单,主要为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随着生态恢复的进行,土壤有机质不断积累,土壤养分呈增多趋势,土壤粒径、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物理化学性状逐渐得到改善.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优势物种演替缓慢,在自然恢复5、15年的样地中,优势物种都是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直到32年时,优势物种才被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和多年生中华隐子草(Cleistogenes chinensis)所代替,这与自然恢复大于50年对照样地中的优势物种情况基本一致.Jaccard系数表明,恢复32年的样地与对照样地相比已达到中等相似水平.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总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总体呈增大趋势,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先逐渐增加,到32年后才保持相对稳定.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与群落结构动态相对应.本研究表明,自然生态恢复的过程是土壤-植被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北京西山废弃采石场可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到对照样地状态,但过程较为缓慢,要加快生态恢复的进程,需适当予以人工辅助.  相似文献   

7.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撂荒川地植被演替及土壤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壤含水量较高的陕北黄土高原撂荒川地为对象,研究了撂荒2年、4年、6年川地的植被演替、土壤理化变化状况以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达到8%以上,撂荒地植被演替沿低级向高级发展。从以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为优势种喜阳小型草本群落,逐渐演替为以柽柳(Tamarix chinensis)、菖蒲(Acorus calamus)、芦苇(Phragmites)为优势种的中、湿生大型草本和灌木混合群落。撂荒后土壤浅层物理结构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深层物理结构随时间推移变化不大;土壤浅层的有机质、碱解氮等养分含量也呈现先下降、逐渐升高的趋势。撂荒6年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含量相对在耕地分别上升424.7%、141.7%。在黄土高原撂荒川地土壤水分状况较好的条件下,次生裸地采用避免人工干预、自然恢复的方式,植被生态系统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土壤理化结构、酶活性也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边坡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及生态防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土石山区不同植被恢复年限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不同护坡模式的防护效果及不同坡向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土石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条件受恢复年限的影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处于缺乏和显著缺乏水平;随着边坡植被恢复年限延长及植被的演替进程推移,植被长势渐好,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使得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②有机质、全N、速效K、含水率排序均为骨架护坡挂网喷播拱形+植生袋,且养分表现出向表层富集的趋势,骨架护坡保水保肥效果较好,该护坡模式为最优选择;③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水率、孔隙度等均表现为阴坡阳坡;④土壤的养分(有机质、全N、速效P)已成为边坡植被恢复和演替的限制因子,应适当采取土壤改良措施,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使其尽快发挥其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的影响因子与调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嫩平原西部属草甸-草原苏打盐渍土生态区,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盐渍土.利用自然条件及人工调控方法可以使盐生植被得以恢复,利用植物根系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以使一些中等耐盐植物能入侵进来.在环境逐渐好转的过程中,入侵植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使盐溃化前的大部分优势种逐渐恢复,使生境得到改善,实现土壤盐渍化的逆向演替.旨在建立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渍化的逆向演替调控系统,找出促进逆向演替的影响因子,提高盐碱地的生产力,进而使区域环境逐渐向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
对 6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坡地侵蚀红壤退化试验小区的理化、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一方面 ,随着垦种年限、红壤熟化程度的提高 ,地表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大幅减低 ,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增加 ,土壤养分含量提高 ,红壤的肥力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 ,随着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容重增加 ,孔度减小 ,结构性变差 ,有机质、全氮、土壤微生物量及其酶活性也都随之下降 .在 6种不同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和红壤肥力改善的影响方面 ,林地比草地的调节作用强 ,阔叶林比针叶林的作用大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黄岩长潭水库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灌草丛和经济林,均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以暖性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植被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简单,枯枝落叶层较薄,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较小.常绿阔叶林是长潭水库流域植被恢复的目标.建议用生态恢复的办法,用林分改造进行植被的恢复,引种地带性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提高演替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土壤调查与实验的基础上,对土壤理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地太粗,土壤养分的全量与速效含量都很低,全P和速效P的含量尤为明显,要使植被得以恢复,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各种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强而呈递减之势.裸露坡地土壤养分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区的平均水平,不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均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园地对坡地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尤为明显.种植草被对磷素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都随之呈现增大之势,水土流失区种植草被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草原区选取94个样点, 涵盖耕地、退耕地、人工林和草原4种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土壤质地将草原细分为沙质草原和非沙质草原。 通过对这些样点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全氮密度(TND)的研究, 发现在内蒙古草原区, SOCD主要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 黏粒(<2m)、粉砂(2~16m)和细粉砂(16~63 m)的含量越高, SOCD越高。而TND同时受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分布在非沙质土壤的草原具有最高的TND。耕作不会导致SOCD显著降低, 但是会造成TND降低。人工林不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反, 由于人工林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很大, 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此外, 草原区温度越高, 土壤养分越低, 这预示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这一地区的土壤可能成为重要的碳源。植被退化越严重, 土壤养分越低, 因此保护草原区的植被免受过度放牧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草原区选取94个样点,涵盖耕地、退耕地、人工林和草原4种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土壤质地将草原细分为沙质草原和非沙质草原。通过对这些样点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全氮密度(TND)的研究,发现在内蒙古草原区,SOCD主要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黏粒(〈2gm)、粉砂(2~16μm)和细粉砂(16~63μm)的含量越高,SOCD越高。而TND同时受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分布在非沙质土壤的草原具有最高的TND。耕作不会导致SOCD显著降低,但是会造成TND降低。人工林不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相反,由于人工林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很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此外,草原区温度越高,土壤养分越低,这预示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的土壤可能成为重要的碳源。植被退化越严重,土壤养分越低,因此保护草原区的植被免受过度放牧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秦王老山地处广西西部,主峰海拔2062m,相对高差约1600m,是广西第四高峰。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自然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风化强烈。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基带土壤为红壤,自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漂白黄壤。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至粘壤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淀积作用强烈,全剖面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盐基高度不饱和,阳离子代换量低,但表土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且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多,故自然肥力高,森林茂密,是广西重要的水源林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评价和修复技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和当前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的目标,贵州喀斯特区植被恢复以生态修复为主,而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过程和演替规律是其重要基础。采用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3个评价指标对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高等、速度快,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群落自然恢复对策的变化是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退化喀斯特林林自然恢复40-5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但要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则需时很长。以树种选择、小生境人工改造和利用为主的人工恢复技术,以结构调整、系统管理、抚育为主要措施的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技术,可提高退化植被恢复潜力和速度。  相似文献   

18.
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鄂西狮子关电站库区森林的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其森林典型植物群系的特点及演替动态,并结合数量分类,将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北林划分为13个群系。  相似文献   

19.
晋西北黄土区不同植被春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为背景,对当地有代表性的植被(乔木类小叶杨林、灌木类沙棘林和柠条、油松-小叶杨混交地及撂荒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对5种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60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不同类型植被的平均土壤水分含量高低依次为撂荒地油松-小叶杨混交林沙棘林柠条小叶杨,且总体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恒定的变化趋势;其中乔、灌木的土壤水分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50 cm~220 cm之间,而撂荒地在320 cm处出现最大值,5种植被类型的最小值大都出现在0~20 cm的表层土壤。最后,根据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分布分层的定量分析,将土壤剖面划分为:易变层(0~100cm)、活跃层(100 cm~200 cm)、次活跃层(200 cm~300 cm)和相对稳定层(300 cm~600cm)。因此,根据本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在进行植被恢复建设过程中,依据因地适宜原则,实行乔-草或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