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12月10日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举行。今年共有8位科学家分别获得物理、化学和医学奖,他们用自己开拓性的劳动,为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做出了突出贡献。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丁·珀尔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因为在轻粒子物理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荣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近代物理学研究认为,物质的最小构  相似文献   

2.
公元1995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佩尔和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现任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的莱因斯是因40年前证实了微观世界中极重要的粒子——中微子而接受予这份晚到的荣誉。中微子初显踪迹 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克莱德·科恩和弗雷德里克·莱因斯根据当时科学界搜寻中微子的工作进展不大的现状,决定换一个角度,采用反正方法,搜寻中微子。他们想,既然中子放  相似文献   

3.
谜团一: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它们当中绝大多 数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通过对这数百种粒子性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不再是原子,而是夸克和轻子,它们是更基本的粒子。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一下子深入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两性二倍体的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粒子群生物进化原理和自然界生物两性繁殖原理,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两种新型的遗传算法,并分别应用于背包问题和标准测试函数上。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上比传统遗传算法都显示出了绝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谜团一: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通过对这数百种粒子性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不再是原子.而是夸克和轻子.它们是更基本的粒子。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一下子深入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非常多的困难。首先,粒子都非常小,渺小的程度上面已经  相似文献   

6.
采用Breit两体电磁相互作用势,应用定态数微扰论,计算了三轻子束缚态(其中一个粒子的质量远大地另外两个粒子的质量)的基态能及其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3,(8):78-79
<正>瑞典皇家科学院致信感谢清华大学学生发现诺奖背景报告笔误近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致信感谢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及其学生木清(化名),发现并指出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中的一处笔误。2022年12月,在完成“大学物理”课程延伸学习时,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二学生木清发现,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报告的量子纠缠swapping推导中,第十一页最后一个公式|Psi>_{1234}似乎有些不对。量子纠缠是一种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此前三位科学家因开创性实验展示了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潜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科学新闻     
《科学观察》2013,(5):40-40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8日揭晓,FrancoisEnglert和PeterW.Higgs获奖。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实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9.
张笑  梅进 《前沿科学》2013,(4):84-84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FrancoisEn—glert和PeterW.Higgs获奖。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实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型出发,讨论了(1/2)~+重子的轻子型弱相互作用。按照结构模型的观点,(1/2)~+重子是由三个基础粒子构成的,重子的轻子型弱相互作用(包括轻子衰变、μ俘获和中微子反应。)是组成重子的基础粒子弱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构成重子的某一个基础粒子和轻手相互作用转化成另一个基础粒子,在作用过程中另外两个基础粒子不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一本高级科普著作。作者维尔特曼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对20世纪粒子物理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和他的学生特霍夫特一起,由于在阐明物理学中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于1999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评述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的研究工作。南部由于发现了粒子物理中的自发对称破缺,这个低调而深刻的物理学家获得2008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一半。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关于CP不对称的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CP是英文电荷(Charge)以及宇称(Parity)的缩写,这里的电荷不完全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荷,电荷反演其实是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的互换,宇称是空间的反演。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发现宇称不对称时,人们还没有发现CP对称性也被破坏了。最后,虽然CP破坏对宇宙中重子不对称起源具重要意义,但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的CKM矩阵所导致的CP破坏还是太弱,不足以解释宇宙早期的重子数生成。毫无疑问,我们要超出粒子标准模型才能够解释重子数的起源,粒子物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项目的成就,把现代物理学划分为原子分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天体物理学,无线电学这八大分支学科,以获奖项目研究的时间或获奖成果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介绍这些分支学科在20世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发展轨迹,进一步展望物理学在21世纪特别是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宇宙早期粒子与现时粒子的质量、半径和电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讨论了它与现时核子的质量、半径间存在的差别,多成份宇宙中的其它粒子e、vc、γ,也同样存在这种差别,据此计算了三代轻子的“反常质量”与“反常磁矩”,现时轻子的“反常磁矩”反映了轻子存在亚结构的可观测效应,宇宙早期轻子的“反常磁矩”被大削弱,可视为类点粒子。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粒子群生物进化原理和自然界生物两性繁殖原理,对传统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得到两种新型的遗传算法,并分别应用于背包问题和标准测试函数上.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上比传统遗传算法都显示出了绝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黄永明  NASA 《科学世界》2005,(8):60-66
“深度撞击”大获成功,天文学家到底得到了什么?我们对彗星的认知有何进展?在撞击两周之后,坦佩尔-1彗星重归平静之时,《科学世界》记者连线“深度撞击”的直接参与者、一线观测者以及著名行星科学家,试图勾勒出这惊天一击带来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根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在定态微扰论的框架中,采用两体Breit势计算了双轻子束缚态谱与带色的夸克-轻子准束缚态谱。利用轻子质量与夸克流质量的经验值,得到了处于基态的束缚态或准束缚态结合能与相应的自旋分裂。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世界科技发展动向综述国家科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年度过评课题组1995年,世界科学技术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微观物质构成研究中基本粒子顶夸克的发现,宏观宇宙探索中发现太阳系以外第一颗行星。在技术和工程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以表彰他们对提出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机制所做出的贡献。亚原子粒子质量起源机制的一个重要预言,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 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以表彰他们对粒子物理的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的发现.渐近自由理论不仅解释了为什么夸克在高能状态下有近乎自由粒子的行为,而且也是对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