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等光程条件,对于由离散点集表示的赋形卡塞格伦天线,建立了一般变形面的最佳吻合赋形面的参数方程,从而可求得最佳吻合赋形面的六个参数以及实际变形面对最佳吻合赋形面的偏差的均方根植,为赋形卡塞格伦天线的最佳吻合调整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
由初级馈源照射的单个或多个金属反射器的天线,经常使用厘米波到毫米波波段。 这种天线有很大的优点:性能高,制造简单,价格低廉及外形多样化。实际上这种天线包括一个或两个对称或非对称切割的反射器(卡塞格伦天线),横向辐射(喇叭天线)或纵向辐射(介质天线)的初级馈源等等。 本文旨在陈述计算反射器天线和初级馈源辐射场所使用的方法,并列举在某些情况下所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化宽带天线--加载宽带线天线.对这种新型天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天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仿真手段详细讨论了天线的各个结构参数对于性能的影响,并详尽分析了天线的阻抗和辐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宽带天线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和水平全向的方向图.最后给出了天线的实物模型和天线的实测性能,实测小于-10 dB的频率范围为153 MHz~475 MHZ,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这种新型加载宽带线天线的结构和电特性决定了其非常适用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作为手.持终端天线和车栽天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基本上无孔径遮挡的偏馈式卡塞格伦天线,这种天线可产生空间密集隔离良好的波束,供地面站和卫星使用。每个波束均由一个单独的小张角波纹喇叭馈电,且在1.75:1的带宽内,具有良好的面积效率。此外,每个波束还具有良好的交叉极化特性。这种天线结构紧凑,设计切合实际,故可供4和6千兆赫地面站,20和30千兆赫地面站及20和30千兆赫卫星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微波天线,如抛物面、卡塞格伧天线等,大都采用几何光学法设计,要提高这些天线的性能,必须使馈源喇叭的相位中心和反射面系统的焦点吻合。因此,要精确测量馈源喇叭的相位中心。 关于相位中心的测量方法,许多文献已作过介绍,测量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这些方法都是比较检测天线和参考天线收到的电波相位,作出相位方向图,再由这个相位方向图求其曲率中心。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等操作非常繁锁。当这些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相位方向图不是圆曲面时,就不能把相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反射面天线结构特点,视天线工作情况,建立了四种天线表面形状最佳预调设计的数学模型,运用最优化计算方法,求得天线的最佳预调角及最优表面形状。最佳预调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天线的设计性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低轨道卫星接收天线的技术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宽带、宽波束的四臂螺旋天线.应用无限巴伦结合宽带功分器的馈电网络以展宽天线的工作带宽,结合FEKO及HFSS进行天线的结构参数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证明设计的天线可以宽带工作,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波束宽度超过180度.  相似文献   

8.
赋形卡氏天线主面变形的副面实时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赋形卡氏天线主面变形导致电性能变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调整副面位置对其进行补偿的方法。根据最小二乘法对赋形主面的母线离散数据进行分段抛物线拟合,用得到的一组标准抛物环面对变形后的主面进行最佳吻合,同时限定各抛物环面满足同焦轴约束。通过优化计算得出主面吻合参数,再根据主副面的匹配关系,计算副面的空间位置调整参数。将各工况下的副面调整参数存入数据库,实时调用以补偿主面变形。对某64 m天线进行了案例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横向PIN二极管的物理建模,分析了固体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复介电常数、电导率等固体等离子体参数与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横向PIN二极管的物理结构尺寸等参数的关系,并研究得到了电磁波在横向PIN二极管中的传输与损耗特性。以硅基横向PIN二极管为基础,提出了固体等离子体频率可重构天线的实现方法,通过控制横向PIN二极管的通断,可以获得不同的天线谐振工作频率。通过可重构振子天线的设计与加工测试,天线的频率重构范围超过一个倍频程。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实现了良好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天线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可重构天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可重构天线的研究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讨论。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可重构天线结构形式。通过改变天线的内部结构或尺寸改变天线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变天线的工作特性,这样就可实现天线的重构。大部分天线是通过开关来改变其结构或尺寸的。可重构天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3类:频率可重构天线、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相似文献   

11.
周瑞青  王伟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691-2695
采用传统速率陀螺稳定平台的导引头角跟踪系统可以直接提取用于比例导引的惯性视线角速率,而采用捷联稳定方案后,天线平台的角跟踪系统失去了直接测定视线角速率的能力,视线角速率需要通过数字计算的方法来提取。同时由于视线的旋转,实际的角跟踪系统方位和俯仰两个通道之间存在交叉耦合,与速度跟踪系统之间也具有参数耦合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双通道耦合目标跟踪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在考虑与捷联稳定控制系统及速度跟踪系统信息相互融合的情况下,对整个角跟踪系统进行了闭环仿真,对捷联式天线平台角跟踪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角跟踪系统方位与俯仰通道滤波值能很好跟踪真值,提出的设计方法在捷联式天线平台角跟踪系统中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在确定天线的拓扑结构以后, 通常需要对天线的结构参数开展反复的优化才能达到设计目标, 快速有效的优化算法有利于缩短天线的设计周期。在建立综合目标函数的基础上, 同时考虑天线的多个优化目标和限制条件, 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天线进行端到端优化。基于在线更新的数据集, 高斯过程估计出目标函数的后验分布, 进而使用获得函数进行迭代。通过两种天线模型对提出的优化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结果表明, 由于建立了天线参数到综合目标函数的映射关系, 整个优化过程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 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 所提算法的优化结果和优化速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指数渐变馈电结构的超宽带抛物面天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超宽带抛物面天线,将其馈电部分设计为指数渐变形式的四个馈电臂。给出了该天线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电磁仿真着重研究了指数渐变率和馈电臂间夹角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了天线的阻抗特性和辐射特性。根据所设计的参数制作天线实物并进行测试,实测天线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频带宽度达到0.95 GHz~20 GHz,天线的增益在2 GHz~14 GHz范围内为15.5 dB~30.5 dB。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超宽带和高增益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超宽带通信、超宽带雷达以及无线监测与管理等系统。  相似文献   

14.
自适应速变极化天线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天线的极化及其响应,讨论了实现速变极化天线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关键部件双圆极化天线的设计和数据以及自适应速变极化天线抗干扰系统。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双极化天线的系统级建模方法,以解决TD-HSPA+系统中极化性能研究无准确天线模型的问题。并通过结合多天线方案中的PARC和S-PARC方案,对TD-HSPA+下行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重点对比了市区宏小区和郊区宏小区等场景下的双极化天线配置和传统线阵天线配置性能差异。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在覆盖半径较小的市区,利用双极化天线组网能提供良好的系统性能,提高小区容量。  相似文献   

16.
车载天线电磁特性及耦合度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线是现代汽车上经常使用的设备之一,研究天线电磁特性受车体影响的情况和不同类型天线间的干扰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建立了逼真的汽车模型,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对模型上不同位置的鞭天线电磁特性及鞭天线与PIFA天线间的耦合度进行了仿真研究,最终通过仿真结果得出最佳的天线安装位置及天线间的耦合情况.分析过程和所得到的结果可作为汽车电磁兼容研究及车载天线设计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并降低系统能耗,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化学反应优化的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根据大规模MIMO系统不同时段的用户传输需求建立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模型,推导出其最大能效方程。为有效求解该非线性、多约束的混合优化难题,结合量子计算和化学反应优化机制的优势设计了量子化学反应优化算法,可得到最佳的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能实时满足用户的信息传输需求,显著提高系统能效。针对不同的仿真场景,所提方法与现有的智能算法与分配策略相比均可得到最高的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并降低系统能耗,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化学反应优化的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根据大规模MIMO系统不同时段的用户传输需求建立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模型,推导出其最大能效方程。为有效求解该非线性、多约束的混合优化难题,结合量子计算和化学反应优化机制的优势设计了量子化学反应优化算法,可得到最佳的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智能天线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能实时满足用户的信息传输需求,显著提高系统能效。针对不同的仿真场景,所提方法与现有的智能算法与分配策略相比均可得到最高的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19.
数字波束形成天线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天线口径上提供的高频信息就地进行数字处理,从而使天线获得最佳的性能。本文对数字波束形成天线系统的原理、组成和优点等各方面进行了介绍。与通常使用的天线相比,它的性能和复杂性都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可展天线展开过程分析仿真方法.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建立各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态分析来完成各个零部件的柔性体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平台ADAMS将各零部件的模型组装成系统模型;然后将自制的摩擦学行为仿真程序或其他学科行为仿真程序嵌入系统模型中,实现可展天线的虚拟样机建模和展开过程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给出的开发步骤和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