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浙江万里学院"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阐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内涵,以外语学院的实际为例,探讨了万里精神下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大学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既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学生为本是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的。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先导以生为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落实以生为本;强化管理,规范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主导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服务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3.
大学以人为本,最主要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既是一种教育观,又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学生为本是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的。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先导以生为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落实以生为本;强化管理,规范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主导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服务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4.
"成长、成人、成才"的学生发展模式是万里"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深化和升华,在万里办学的过程中,"以生为本"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生"体格健壮、人格健全、心智健康"为中心的学生发展新模式,并在万里教育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周文兰 《科技信息》2009,(31):328-329
本文从目前大学教育遭遇弃考尴尬引入话题,引发思考。职业教育如何满足求学人群的发展需求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是我们职业教育永远的主题和课题,而生本教育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视阈。生本教育的核心应是以生为本的人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生本教育理念,从而实现服务社会、惠及人人,同时也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培育"爱心文化"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出发,结合时代要求,阐述了如何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来培育和实践“爱心文化“,并从浙江万里学院倡导的绿色万里和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创造性的开展以爱心文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了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7.
能否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事关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是亟需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对为什么要“以生为本”、如何“以生为本”以及具体实施“以生为本”的组织和领导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8.
以生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和具体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深化教学实践等教学环节中,贯彻"以生为本",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能动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学生应行使学习权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能动学习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价值。行使知情权,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平台;行使参与权,培养学生能动做事、做人和做学问的能力;行使建议权,在激励中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造成大学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道德关怀.道德关怀教育以人生美德系统的建立为目标、以道德情感的激发为基本方式、以平等互助的主客体关系建构为模式,为大学德育实践与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