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针对在设计蓄冰工程时普遍存在优化蓄冷比来确定蓄冰主机容量的做法和确定蓄冰工况的问题,提出蓄冰冷机的蓄冰运行工况应根据制冷机组的类型和拟采用的蓄冰方式来确定,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蓄冰主机在全蓄冷模式、部分蓄冷冷机优先模式、部分蓄冷释冷优先等3种控制模式下确定冷机容量的计算式,并得出了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冷机的容量不受蓄冷比影响的重要结论,说明了蓄冰工况和冷机容量的正确选定对合理地设计蓄冰系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用工程实例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矿难事故发生后,为满足避难人员基本生存需求,避难硐室温度应维持在20~30,℃,且不应超过35,℃,提出在无电力供给的情况下,采用蓄冰板作为应急冷源对避难硐室进行降温的方法,并运用CFD对蓄冰板的不同释冷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佳的释冷方案.模拟结果显示:蓄冰板的厚度对其释冷效果影响很大,50,mm厚的蓄冰板释冷效果最好;蓄冰板太厚不利于释冷,而蓄冰板太薄,释冷太快,导致避难硐室温度偏低;蓄冰板初始温度对释冷效果影响不大,说明蓄冰板释冷主要利用的是冰的相变潜热;相比于自备氧供氧系统,矿井压风系统因送风量大,释冷效果更好,温度场更均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冰球式封装蓄冰槽蓄冷时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数值传热方程,对蓄冷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蓄冰槽蓄冷过程中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及蓄冰球温度的变化趋势.同时,设计搭建了冰球式封装蓄冷空调系统实验台,分析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蓄冰槽和蓄冰球的结构与性能,对蓄冷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冰球式蓄冷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冰球和蓄冰槽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结冰融冰过程和蓄冷释冷特性,通过对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的分析,得出它具有削峰填谷、调荷节能和节省设备初投资的优点;将盘管式和冰球式系统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冰球蓄冷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制冰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制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融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一新型板式蓄冰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数值模型,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模型模拟分析了相变融冰与蓄冰规律,结果表明融冰与蓄冰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且靠近板内壁面处水或冰的温度比其余各点变化更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间歇蓄冰方式,并与连续蓄冰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间歇蓄冰方式可减少冷水机组和泵的实际运行时间,降低纯蓄冰过程的能耗.  相似文献   

8.
对新型蓄冷系统-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进行了Yong分析,并通过与常见的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Yong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从而表明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通过对系统各部位Yong损失的分析,表明提高系统Yong效率的有效措施是系统中采用高效的与制冷剂相匹配的压缩机。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蓄冰空调的几种运行工况及取冷工况下的几种控制模式,认为在蓄冰槽优先模式下利用中央计算机技术,对全于的冷负荷进行实时外温预测及负荷预测,通过计算机模拟将蓄冰量进行合理分布及优化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变频及自控技术应用于制冰及送冷系统中,合理控制泵及风机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0.
相变材料式蓄冷槽的蓄放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相变材料式蓄冷糟的数学模型,对各种蓄放冷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全面地分析相变材料式营冷糟的蓄放冷特性,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列举了与常规冰蓄冷技术相关的传热问题,综述了冰-水固液相变导热控制、导热对流耦合控制下圆管外和球内固液相变传热现象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冰-水固液相交换热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冰与混凝土坝坡间的冻结强度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水库观测冰盖与护坡的冻结情况,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水库冰盖与护坡局部断面的冻结试验.采用冰与混凝土板间的冻结,进行一次冻结、多次冻结、冰晶冻结、雪冰冻结等模式.分析出冰压力与冻结力的关系;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各种冻结情况中的冻结强度,给出冻结强度随着温度变化的规律和数值.其结果为寒区平原水库坝坡抵抗冰推力破坏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介绍内融冰式蓄冰桶改进的数值计算模型.将盘管分成许多小段进行研究,考虑了蓄冷时冰层和释冷时水层间的连通现象及蓄冷期冰的温度变化和释冷期水温的变化.所得结果可为设计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斜坡堤抗冰结构明显优于垂直结构,它使冰排破坏形式以弯曲破坏为主,大大降低作用在结构上的冰荷载.出于抵抗波浪和冰排的作用,在斜坡表面排放“扭王字块块体”预制件,为维修更换提供了极大方便.试验考察了扭王字块块体在冰排作用下的稳定性和作用于斜坡上的冰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斜坡角度的设计对降低水平作用的冰荷载直接而有效;扭王字块块体的护坡工艺是实用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超声辅助食品冷冻过程是一种新的技术。本文通过对湿面筋蛋白中可冻结水含量及冰晶粒度分布的检测,研究超声辅助食品冷冻过程中冰结晶的热力学机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不同冷冻环境下湿面筋蛋白中可冻结水的含量,结果可见:超声辅助冷冻和液氮浸渍冷冻的湿面筋蛋白中可冻结水的含量比传统冷冻过程的高。用扫描电镜间接观察和分析了冷冻的湿面筋蛋白中冰晶的形状和粒度分布,表明适当的功率超声能加速湿面筋蛋白的冷冻过程;超声辅助和液氮浸渍冷冻的湿面筋蛋白中冰晶细小且分布均匀,可减少冷冻时对面筋蛋白网络结构的破坏。显示超声辅助冷冻是改善冷冻食品品质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细粒酒精模型冰的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实测数据 ,给出酒精溶液冻结温度和制冰过程中冰池大厅气温、冰表面附近气温、冰温和溶液温度 .介绍模型冰密度、冰内未冻液体含量的实测方法和结果 .得出模型冰物理性质的制约因素和力学性质不受冰温控制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结冰过程随机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气象条件的结冰密度预测方法. 结合单个液滴的随机运动特性建立了结冰模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的结冰过程进行模拟,得到结冰密度随模型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在气象因子与模型参数之间构建解析模型,从而可以预测出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结冰密度. 仿真结果表明:随机运动模型所预测的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结冰密度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