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自2001年11月到2003年4月,运用单侧、双侧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连续为29例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3岁);单支病变19例,二支病变1例,三支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2例,术前有心梗史14例,3例合并室壁瘤,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方法为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右冠状动脉(RCA)、桡动脉到钝缘支(其中3例序贯至对角支),3例搭桥4支,4例搭桥3支,3例搭桥2支,19例搭桥1支,3例同时行室壁瘤缝扎术,人均搭桥1.69支,术后无呼吸、脑、肾脏等系统的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无病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随访患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认为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 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认为术前应正确评估病人 ,给患者讲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 ,调动病人主动参与的意识 ,使其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术后应重视维持循环稳定及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最大限度减少心肌耗氧量 ,观察吻合口再通情况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有效防止低氧血症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并指导日后进行的适应性运动 ,保持冠状动脉“桥”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若云 《江南学院学报》2001,16(4):81-83,86
通过对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认为术前应正确评估病人,给患者讲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调动病人主动参与的意识,使期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术后应重视维持循环稳定及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最大限度减少心肌耗氧量,观察吻合口再通情况;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有效防止低氧血症;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并指导日后进行的适应性运动,保持冠状动脉“桥”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早期多采用心脏停跳的体外循环方式,这种非生理状态下的手术方式对人体有害,而且有并发症。我手术室已成功进行了数百例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不但减少了病人的损伤,而且简化了手术,降低了费用。本文记述了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的相关器械使用,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及相关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际病理,提出了心脏不停跳冠壮动脉搭桥术的手术要点,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微创冠脉搭桥术即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在不需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缩短及费用减少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患者。对微创冠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提高OPCAB患者的护理水平,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重视手术前、后的护理,通过术前指导、心理护理,保护旁路移植材料;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做好呼吸道管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早期活动,促进患者身心舒适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寿命,使其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麻醉与管理办法。61例均在常温备体外循环下进行,搭桥总数150支,术中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维持基本平衡,术毕均回CCU,平均3-4小时清醒,5-6小时拔除气管导管,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麻醉死亡。  相似文献   

8.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end-to-side and side-to-side anastomosis. In vitro mock test, flow visualization and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parallel to compare the hemodynamic effect between two methods. Thus, bioengineers can provide practical useful information to the clinical team.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一种用于心脏动脉造影图象中测量冠状动脉直径的计算机算法,已在VAX-II/750机上成功地处理了冠状动脉造影图象,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处理的主要步骤有:1.在预处理基础上对病灶血管段定位并确定处理程序运行时将需要的参数(即累积判断步长长度m);2.跟踪病灶血管段的主轮廓,抽取该血管段的中心线,最终测得该血管段各处的相对直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一种用于心脏动脉造影图象中测量冠状动脉直径的计算机算法,已在VAX-Ⅱ/750机上成功地处理了冠状动脉造影图象,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处理的主要步骤有:1.在预处理基础上对病灶血管段定位并确定处理程序运行时将需要的参数(即累积判断步长长度m);2.跟踪病灶血管段的主轮廓,抽取该血管段的中心线,最终测得该血管段各处的相对直径.  相似文献   

11.
加工工艺对医用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316L不锈钢心血管支架,采用激光切割和电化学抛光去除尖角的加工方法,通过3D细胞和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以及人体外周血的溶血实验,研究了加工工艺对该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切割和电化学抛光工艺,获得了设计的支架形状并消除了支架边缘的尖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表明,细胞的形状、数量相同,其活性和生长未受支架影响,支架没有引起溶血反应,加工工艺是合理的,没有产生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的冠状动脉自动分割的挑战在于冠状动脉结构复杂、前背景分布严重不平衡,分割时易受冠状静脉和其他组织的干扰.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冠状动脉分割算法,第一阶段采用具有密集特征提取和残差特征修正能力的3D DRU-Net进行分割,保证分割的召回率;在第二阶段提出2D双编码多特征融合U-Net(2D DEMFU-Net)进行细分割,先对原始图像和第一阶段分割结果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再采用密集跳跃连接融合两个分支上的多层次语义特征,进一步提高分割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两阶段分割算法在CortArt2020数据集上的Dice相似系数、召回率和精确度分别优于3D U-Net网络3.83%,5.31%和2.2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89例)及多支病变组(96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Cys C检测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ys C水平的差异及Cys C与冠状动脉照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多支病变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55±0.32)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1.28±0.20)mg/L(P<0.01)。(2)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支病变组r=0.78,P<0.01;单支病变组r=0.75,P<0.01)。结论 Cys C水平检测能预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随着Cys C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对比剂在冠状动脉血管CTA图像的效果,以期找到最佳的对比剂给药方案.方法选择3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浓度、不同的注射速度、不同的剂量进行分组.结果对比剂浓度不同的3组患者CTA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20 mg/m L浓度的等渗对比剂进行CTA扫描图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