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人们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水资源.中国是一个用水大国,由于农业的需要而耗费了大量水资源.在农业用水方面中国已不断研发新技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用水量,但仍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因此其他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应尽量节约并提高其利用率.长江三角洲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基础,在近些年来,长江三角洲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居民、企业及其他原因而带来的水资源污染程度却越来越深.为保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必须治理长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状况.文章简单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状况及其水资源污染现状,并分析了传统治理水资源污染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长江三角洲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治理水资源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是约束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历史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可行性.以中新生态城的选址区域: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动态的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用水对水资源供需差额的影响远远大于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综合型发展模式是滨海新区在水资源承载力约束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提出控制经济发展用水、保护水源地、开发非传统水源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为缺水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引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因子。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放在一个系统中,研究满足我国未来用水需求,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我国2010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情况加以预测。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安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调查评价淮安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分析淮安水资源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在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促进淮安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淮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系统多阶段灰色动态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城市人口,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系统阶段灰色动态仿真模型,以预测不同仿真方案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泰安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通过对供水总量与需水总量、纳污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对比,得出在趋势型情景下,泰安市水资源供需比与水环境纳污-排放比将持续下降,表明泰安市未来将面临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的风险。为避免此情况发生,设定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结果显示,相比趋势型情景,2030年泰安市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需水总量分别下降了10%与16%,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了30%与55%,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了37%与60%。水资源供需比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将达到0.89与1.06,水环境纳污-排放比由化学需氧量与氨氮表征。其中化学需氧量纳污-排放比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将达到0.93与1.43,氨氮纳污-排放比将达到0.75与1.18。说明可达型情景可以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规划型情景则可以在未来实现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与水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7.
辽中南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与内涵,论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辽中南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威  焦士兴 《开封大学学报》2003,17(2):52-54,58
在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列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并对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太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太原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困惑新疆兵团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它包括水资源的潜力大小、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相关理论,针对新疆兵团水资源潜力的大小展开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出,新疆兵团在今后的30年,水资源的年开采量应该保持在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承载人口容量应在400万~7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发展要素、协调程度、发展机制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当前理论界一致唱衰“珠三角”、看好“长三角”的观点作了反驳,指出“珠三角”的前景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空间转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一市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一直是新疆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是其主要成因.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塔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水权市场建立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改革与完善现行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规模最大的地区,是在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为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汽车业的发展,文章对长三角地区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以长江黄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且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众多河流的人海流量迅速下降甚至断流,这使得我国水资源私有制的状况日益严重。该文简述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变化情况,主要分析了人类活动地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短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体动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合理对待水事活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原市城西水系景观水资源现状和国内外景观水资源治理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城西水系景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完整的技术方案,探求其研究的意义及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起,“民工荒”的现象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仅2004年珠三角地区就缺工200万人。2005年春节过后,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用工环境差、劳动条件恶劣;其次,利益格局的变化是珠三角民工短缺的重要原因;最后,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珠三角劳动力资源短缺的深层原因。对此,我们要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着手经济战略的转换;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大力开发农民工文化。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基塘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基塘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选择4个典型基塘进行了一个养殖周期的跟踪调查并进行养殖池塘的营养物质平衡概算.结果表明:养殖池塘中的NH4 、NO2-、COD、Chla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升高,而NO-3、TP、SRP、BOD等指标无明显升高,DO没有明显下降.密养池塘无机氮的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NH4 比例上升,占了50%以上,NO3-比例下降,降到40%以下.养殖池塘NH4 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养殖密度和藻类浓度.P是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塘泥的吸附和释放可能是影响池塘TP、SRP的主要因素.营养物质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池塘中营养物质N的输入饲料占90%~98%,N的输出鱼类仅占总输出的20%~27%,沉积的N占54%~77%.营养物质P的输入饲料占97%~98%,鱼类P仅占总输出的8%~24%,沉积的P占72%~89%.珠江三角洲的养殖池塘由于其封闭性,养殖产生的废物不易外排,只能依靠池塘的自净作用消解废物.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西省及太原市目前所存在的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采取全面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进行生态建设等措施才能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