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东帕米尔高原一冰碛平台上花岗岩漂砾风化穴的仔细观察,根据发生部位和形态特征对风化穴进行分类,并结合当地地形、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对风化穴的成因进行分析,初步认为本区花岗岩漂砾风化穴的主要类型为边墙形、蜂巢型、底穴型、沟槽型,是温差风化(含寒冻风化)、盐风化、风蚀和时间(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谷风侵蚀在边墙型风化穴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野外调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散X射线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浙江新昌丹霞岩壁风化性质和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风化作用在纳米-微米尺度上化学过程特征明显,沿整个岩面以及与外部环境相通的裂隙面持久地进行着(并有生物作用的广泛参与),局部形成微细裂隙,推测其成因与风化过程中矿物体积胀缩引起的局部应力变化有关.在肉眼可见的毫米-厘米尺度上,风化作用主要表现为岩面的片状剥离和粒状崩解.推测其机理与微观风化作用形成的物质结构破坏和微细裂隙拓展有关.在米级和更大的空间尺度上,重力过程特征明显.但其作用机理仍与微观风化过程沿裂隙向岩石内部的穿插有关,后者导致裂隙不断展宽和加深.崩塌等重力过程可以理解为微观风化效应长期积累达到一定极限后的突变产物.微观风化研究把人类对风化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扩展到微米-纳米尺度,在理论(如中小尺度地貌的成因机制)和应用(如建筑物防腐和文物保护)两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渭北C-P煤田深部煤岩层异常风化的成因类型。方法 通过大量井下地质调查、煤岩样品鉴定与分析,对所揭露的众多煤岩层风化点进行了研究。结果 渭北煤田存在岩溶塌陷裂隙导通风化型、断裂垂向导通岩溶风化型及断裂横向导通古窑风化型等3种深部风化作用成因类型;来自煤系底部与外界相通的奥陶系石灰岩溶洞中的空气及煤系浅部与古窑相通的空气是引起深部煤岩风化的主要因素,煤层上下部含水层及煤层本身与顶、底板岩石中的黄铁矿结核为促使风化作用的次要因素。结论 该研究为煤岩层深部风化带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固定型观赏石包括地表的地貌景观石和地下的钟乳石,它们特征明显,表现为品种繁多,形态多样,分布广,层控性,与地质构造、地貌等关系密切等。广西固定型观赏石的成因与岩性、构造、变质作用、时间、流水量、流水动态、气候、环境、太阳、风、生物、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不同观赏石的成因因素各有侧重,各有玄妙,其成因机理复杂程度各不相...  相似文献   

5.
松树沟超镁铁岩体中主要有两类铬尖晶石。它们的岩相学和化学成分特征有着明显差异。研究认为,其中一类是地幔部分熔融成因的富铬铬尖晶石,另一类是在一种外来的含水硅质熔体加入情况下,由超镁铁质岩浆分异结晶形成的,与一种高热流环境有关;后来它们又经历了角闪麻粒岩相条件下的再平衡。因此本区铬尖晶石表现出变质型的和阿尔卑斯型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6.
在皖北上震旦统凤台组顶部发现一种特殊构造——管柱石。有人认为它是“蠕虫化石”、“海生动物潜穴”,并进而推断凤台组应属寒武纪的海相沉积。本研究结果认为管柱石系在凤台组成岩后,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经风化、溶蚀——沉积、充填而形成。非生物成因。不能用以确定地层时代,也不能籍以否定凤台组的冰川成因。虽然如此,它对说明其本身形成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构造环境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印度医学的“脉”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印度传统医学中有关人体“脉”与“穴”之论说的介绍。其主要依据是根据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中的若干章。全文选译包括第3卷第9章《dhamani的详说》;第3卷第7章《sira的记述与分类》;第3卷第6章《有关各marman的叙述》;第3卷第8章《刺络法》。并就中印两种传统医学体系在这些方面的区别,给出了扼要提示。  相似文献   

8.
元素分析显示,从碳酸盐岩原岩到其风化岩、从碳酸盐岩原岩到覆盖在其上的共生土壤,重金属元素Cr,Zn,Cd,Pb表现出富集趋势,这与Fe2O3的富集趋势具有一致性。铁氧化物在碳酸盐岩不同风化阶段,对重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吸附作用。土壤中,Fe2O3对重金属元素Cr,Zn,Cd,Pb的吸附作用优于FeO,是Cr,Zn,Cd,Pb的主要吸附剂。而在风化岩和原岩中,FeO与部分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出其作为粘土矿物主要成分在吸附过程中的较强作用,Fe2O3吸附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则较弱。根据R型聚类,碳酸盐岩原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陆相和海相两大类。相关分析表明,原岩中陆源物质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载体,陆源物质含量越高,重金属元素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桨叶多发生穴蚀,而有关形状记忆合金抗穴蚀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选用CuZnAl、TiNi涂层、热处理TiNi涂层等几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试件,利用磁致伸缩激振穴蚀装置研究其抗穴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iNi涂层的抗穴蚀能力优于CuZnAl合金,热处理TiNi涂层的抗穴蚀能力优于未经热处理的TiNi涂层.  相似文献   

10.
岩浆岩储层的形成及油气藏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岩浆岩这一特殊油气藏的储层形成及其孔结构特征进行也较系统的阐述,认为造成该类储层的决定性因素为构造运动、风化及热液作用等,形成了以次生的裂缝为主的复杂孔隙结构类型,其储渗空间的分布具有局限性和一定的分散性。由此,也造成该类油气藏的分类上的特殊性,即按其储层成因的主导因素可分为:构造裂缝油气藏、古风化壳油气藏及火山碎屑岩油气藏等三大类、若干种;提出岩奖岩油气藏在地壳中分布的规律,为勘探和开发该类油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VOF方法模拟了气液并流垂直液膜流动.将平均液膜厚度数据与文献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考察了气、液相雷诺数和壁面剪切力对液膜流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截面液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且比较了液膜波动与壁面剪切力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液膜的流动形态在不同高度处主要有滴状流、层流、层流-湍流和波状湍流,可划分为入口段、发展段和稳定段3个区域;波形低谷值对应剪切力的高峰值,大振幅波的高峰值对应剪切力的低谷值,但由于液膜波动的随机性以及波的叠加,并不是所有的剪切力高峰都与液膜波谷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华蓥山区低山石灰岩槽谷土壤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川东华蓥山区低山石灰岩槽谷土壤发育性质的研究,明确了这一区域的土壤基本类型为:均腐殖土纲的黑色石灰土类:铁硅铝土纲的黄色石灰土类,铁铝土纲的黄壤类.并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土壤类型与其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9~2005年QuikSCAT卫星遥感资料,对台风期间三种台风路径下台湾岛周边海域海面风场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台风强度被不同程度低估,台风中心附近风向反演受降雨影响明显,但遥感海面风场的大致形态仍较为合理.地形对风场特征的形成有着显著作用,它导致了台湾海峡内大风(>10 m/s)天气提前出现、中央山脉两侧背风槽(或诱生低压)形成、中央山脉两端下风面“角流”形成等现象.海峡内大风天气是否提前出现与台风中心的位置有关.不同台风路径下,“角流”和背风槽的位置和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确切报道的古星珊瑚(Palastraea)共15种(不包含比较种、近似种等),包含1个广布种和14个中国地方种。部分学者以间壁形态为依据将其细分为多个属(Acmoheliophyllum, Palaeosmilastraea, Parapalaeosmilia)。通过对这类珊瑚某些种的薄片进行详细观察,发现即使在单个群体中,间壁形态随着切片位置不同也有变化,该性状不宜作为分属标准。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属的建立是否合理,本文选取了16个性状,对中国报道的14个地方种中的13个种进行了分支分析,获得两个支序图并生成一个严格合意树。合意树表明,细分出的3个属均不为单系类群,它们仍应归入同一个属;支序图表明,互为姊妹群的Palaeosmilastraea gracilis和P. gyorxtungensis亲缘关系十分接近,有多数性状完全一致,且产于同地点同层位,可能为同一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信号场作深圳宝安机场的雷暴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圳宝安机场200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近10年来雷暴发生的气候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宝安机场夏季雷暴日500hPa高度信号场共同特征,并根据主成分分析前3个模态归纳出3种易出现雷暴的天气类型:台风型,高空槽、切变线型和副热带高压型;其中近10年来副热带高压型在夏季出现的频次最高。从年际变化来看,高空槽、切变型和台风型都是呈减少趋势,而副热带高压型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东营凹陷东北部沙河街沉积为例,对洪水型和滑塌型断槽重力流水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阐述了断槽重大流水道的形成条件、发育机刷、沉积环境及一般沉积特征,并划分出槽道亚相(包括深槽道及浅槽道两个微相)和漫溢亚相(包括近漫溢及远漫溢两个微相)。  相似文献   

17.
以某钢铁厂的主沟和撇渣器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动量守恒方程、RNGk-e湍流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模拟计算主沟内速度场与主沟壁面之间距离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出铁流量下出铁沟内流场和渣铁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主沟中心位置的渣铁速度明显快于壁面附近的渣铁速度;渣铁分离效果不太理想,渣中带铁量偏多,其原因是渣口位置过低;随着初始流量的增大,出铁沟内的流动混乱程度逐渐增加,渣中带铁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蒙古地区草原植物群落样带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AP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讨了群落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其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如下:1)TWINSPAN将273个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8个群系级草原类型,各自代表并反映出该地区草原群落的特点;2)DCA排序结果间接地反映出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展示了各群落类型中优势物种的生境特征,并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草原类型、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3)DCA、MRT及CCA结果均表明,气候因素对于该地区草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影响作用较大,其中水分因子的影响十分突出,特别是最湿月、最暖季节与最冷季节降水,是构成内蒙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4)MRT与CCA结合使用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环境信息,为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19.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及第三纪—第四纪.相应地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盆地,即志留纪—二叠纪前陆盆地(南部坳陷带)、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东部坳陷带及其以东地区,为贺兰裂陷槽的一部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及新生代的坳陷盆地.晚古生代时,沉降主要发生在盆地的南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内,侏罗纪时,南部坳陷带隆起,西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为主要沉降区,受断陷活动控制,其间为中央隆起带分隔.早白垩世盆地全面下沉,成为统一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