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观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环境退化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与区域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社会问题。生态恢复重建不能仅仅就环境退化问题而开展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而不去考虑经济恢复重建和区域脱贫与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生态学理论发展回顾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生态恢复重建面临的紧迫任务,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新思路,即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食物链结构为网络,构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环境)的生态链。在生态链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使生态链与产业链有机整合,形成持续健康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随后介绍了采用这一思路进行实践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首先简单概述了生态恢复的概念,对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际、国内生态恢复研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构建、恢复机理、技术方法、模型建构、全球变化等展望了未来生态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与方法和长江上游拟退化经济生态系统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强烈的实际应用背景的长江上游拟退化经济生态系统开发性恢复与重建的管理研究课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及创新性。依据经济生态特征,以战略的眼光、系统的观点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该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层次、结构与功能,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互相促进与制约的机理及结构的优化。同时,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生态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研究的方法论及数学模型群进行系统探索。通过对长江上游拟退化经济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环境发展现状与趋势,经济生态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综合评价,确立该地区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目标;建立该系统系列数学模型进行系统分析,为该地区的资源最优配置与其综合开发实际项目的选择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4.
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多数是人为的,灾害损失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人为问题需要人来解决;解决环境问题可以采用绿色发展道路,实现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完全脱钩;减轻灾害损失可以采用绿色发展道路.实现预防、应对、重建、发展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可以采用绿色发展道路,重点建设一个体系两个平台: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安全平台和生态经济平台.  相似文献   

5.
恢复生态学与热带雨林的恢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论述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内涵、学科发展及其意义。指出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在自然灾变和人类活动压力条件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并形成迅速发展的现代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和世界关注的焦点学科。学科的发展与应用对提高区域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进一步对地带性顶极类型的植被的恢复,尤其是对被誉为地球肺部的热带雨林的可恢复性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基地,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草原与农牧交错带,即不同于西部牧区,也不同于东部农区。根据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相应之对策,为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的生态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中国西南地区的亚高山针叶林是该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体,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本文对亚高山针叶林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类型,讨论了亚高山针叶林退化演替途径及其恢复与重建等生态学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有关亚高山针叶林的快速恢复等对策与加强相关生态学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干暖河谷冲的景观的发生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流域的航片,土壤剖面,泥沙堆积与土地利用历史等详尽的综合对比分析,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冲沟发生演变的影响,在长江上游安宁河干暖河谷选择了两个代表性的冲沟,分别对其形状和土壤流失的体积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测定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安宁河干暖河谷的冲沟侵蚀速率高达375吨/公顷/年。西昌地区数百年来景观持续演变,特别是20世纪中期人为强烈的不合理采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冲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采取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有效水土保持措施,对中国青藏高原东缘干旱河谷脆弱山地环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经济学、物理学、数学、系统论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攀西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及其中的障碍,提出了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看门的狗技术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的一个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看门狗存在的自身失效问题和由于看门狗复位对微机系统的影响问题,探讨了问题发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措施可有效增强微机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生态修复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工程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生态重建历史机遇。粮食供需的总量平衡是我国面临的巨大的问题.且在人口净增长达到由正变负的拐点之前,问题的艰巨性将与日俱增。基于粮食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本文以生态修复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回顾了黄土丘陵区产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粮食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稳住粮田面积、强化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矿山排土场土壤侵蚀特征和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攀枝花矿山排土场具有边坡高陡、土壤抗蚀、抗冲能力差的特点,具备发生剧烈水土流失的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土壤侵蚀难以防治,加之干热河谷降雨集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文综述了其水土流失特征、水土流失防治现状和目前采取的生态恢复对策,提出应在排土场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模式,并探明其"稳坡、固土、保水、拦沙"效应,评价其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为干热河谷区矿山排土场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滨海城市在我国海水养殖业方面一直扮演看举足轻重的角色。就青岛市而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市和驻青涉海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大力发展良种培育及种苗产业化,实施海水养殖业的清洁生产,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实现雄涂、浅海的生态养殖和陆地工程化养殖,突出现光渔业,在保持海水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青岛生态城市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1、50年代开创矮化育种工程:利用矮生性主基因Sd-l,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矮杆良种“广场矮”,并接着育成“珍珠矮”、“广六矮”及“二九矮”等矮杆良种,促成我国灿稻良种矮杆化,为我国第一次“绿色革命”作出重大贡献。2、70年代开创高光效丛化育种工程:因发现及利用与Sd—l不等位的新的矮生性主基因Sd-g,育成“桂朝”、“双桂”等著名良种。并创造了水稻育种“组群筛选法”,加快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成效。3、80年代开创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育成“特青”(单季稻亩产1017.5公斤)、“胜优”(单季稻亩产1024公斤、双季稻亩产857公斤)等超高产良种,促使我国粮食产量跃上新台阶。4、90年代开创“半矮杆、根深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工程,育成“胜泰”、“金科占”系列(包含那个被一些人称为“广超六号”的良种)等超高产、特优质良种,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需要。如陕西省近年引种的“胜泰l号”,其产量与对照种杂交稻“料优63”持平,但种价却高出40%以上,深受群众欢迎。二、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新进展:1、90年代中期起探索新的育种方案,2001年开创两源并举“超优势稻”育种工程:两源并举,多种纯合优势集于一体。2、“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育种新方法”——“超优势稻”选育的特定技术措施,具体操作的简述与讨论。三、国内外有关部门及著名专家、学者对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创建高度赞赏。四、展望:“超优势稻”选育已见到可喜的苗头,预期3年有突破,5年出硕果。  相似文献   

18.
纸房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纸房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收入结构的简要分析,提出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变规律的启示,提出了纸房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议题。但是,由于西北地区极其特殊的地置,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何在保证西部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将新时先生鄂尔多斯高原提出并得到验证的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三圈”模式思想推广至整个西北地区,指导西北地区的宏观生态环境建设。并从媒体建设、加强银行、教育组织、大  相似文献   

20.
By examining the use of tissue culture in post-war American biomedicin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scientists experience and manage failure. I study how Leonard Hayflick forged his new definition of failure and ways of managing it by refuting Alexis Carrel's definition of failure alongside his theory of the immortality of cultured cells. Unlike Carrel, Hayflick claimed that every vertebrate somatic cell should eventually die, unless it transformed into a tumour cell. This claim defined cell death, which had been a problem leading to a laboratory failure, as a normal phenomenon. On the other hand, permanent life,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a normal cellular characteristic, became a major factor causing scientific failure, since it implie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that scientists hoped to control. Hayflick then asserted that his cell strains and method would partly enable scientists to manage this factor—especially that occurred through viral infection—alongside other causes of failure in routine tasks, including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 argue that the growing biomedical enterprise fostered this work of Hayflick's, which had repercussions in both his career and the uses of cells in diverse investigations. His redefinition of failure in the age of biomedicine resulted in the broad dissemination of his cells, medium, and method as well as his long struggle with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which caused his temporarily failed care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