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韩志全 《科学通报》1989,34(23):1785-1785
铁磁共振线宽关系到材料的微波损耗。富钙CaGe:YIG薄膜具有磁矩的异常补偿点和电导率的光效应等有趣特性。因此研究其共振线宽随外磁场方向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曾有人对Ca:YIG薄膜的线宽与外场方向的关系用涡流机制进行过解释。这一损耗机制在Ca:YIG薄膜中也为线宽随面积而增加的观测结果所证实。通常认为,Fe~(4+)快弛豫离子(与Ca~(2+)或电价平衡)是Ca:YIG薄膜线宽的一个主要来源。有人以过腐蚀减薄的方法,研究了Ca:YIG薄膜的线宽与厚度的关系,提出了在样品中存在有沿厚度方向的Ca浓度梯度的问  相似文献   

2.
林梅梅 《科学通报》1981,26(23):1420-1420
钇-钙-铟-锗石榴石型铁氧体(Y-Ca-In-GeIG)是一种饱和磁化强度较低,铁磁共振线宽很窄的微波铁氧体,它是从钇石榴石型铁氧体(YIG)经离子代换而得到的,其磁性与阳离子在四面体(d)、八面体(a)和十二面体(c)晶位上的分布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受到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的重视。本文从穆斯堡尔效应研究了Fe离子的分布,并由此探讨了离子分布与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洪广言 《科学通报》1989,34(12):911-911
一、引言 前文在研究五磷酸铈晶体中Ln~(3+)对Ce~(3+)发光强度的影响时,发现当加入少量的Eu~(3+)和Yb~(3+)离子到CeP_5O_(14)晶体中能使Ce~(3+)的发射产生严重的猝灭现象,以致于用Ce~(3+)的302nm吸收带激发晶体时,观察不到Ce~(3+)的发射,或者十分微弱。令人费解的是Yb~(3+)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区无吸收带,Yb~(3+)离子的加入应该成为一个稀释离子,现却使Ce~(3+)的发射产生严  相似文献   

4.
李士 《科学通报》1984,29(13):781-781
一种非磁性离子代换的石榴石型铁氧体,它们具有许多优点。但在研究应用过程中,对非磁性离子在(a),(d)和(c)三种晶位的分布情况尚有待于更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对于一种由Ca~(2 )、In~(3 )、Ge~(4 )代换的YIG型材料Y_(2.78)Ca_(1.25)In_(0.6)Ge_(0.25)Fe_(4.11)O_(12)的磁性及在(a)和(d)晶位的离子分布情况,已经作了初步研究。在石榴石型铁氧体中,当四面体(d)晶位上的Fe~(3 )离子有一部分被非磁性离子代换时,由于离子的无规分布效应,不仅  相似文献   

5.
铁(Ⅲ)-邻二氮菲溶液的光化学还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乙酸、柠檬酸等有机酸或乙酰丙酮、8-羟基喹啉等有机配体的铁(Ⅲ)-邻二氮菲(Phen)溶液,能发生光化学还原反应,生成[Fe(phen)_3]~(2+)。该现象至今仍被忽视,或被简单归结为Wehry和David等人曾研究过的[Fe(phen)]~(3+)和双核配离子  相似文献   

6.
含Ce石榴石磁光谱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慧 《科学通报》1993,38(20):1860-1860
1 引言含 Ce 石榴石(Y_(3-x)Ce_xFe_5O_(12))在1300—360nm 波长范围内的磁光谱表明,用 Ce 置换Y 在 hv=1.4和3.1eV 附近使 Faraday 效应(FE)大为增强,比著名的磁光材料含 Bi 石榴石的 Faraday 旋转(FR)大约大六倍(当 Ce 含量与 Bi 含量相同时).Ce~(3+)离子的极强的磁光效应,使得可制成磁光效应很强而磁性能接近纯 YIG 的样品.故 Ce∶YIG 是很有  相似文献   

7.
稀土金属Nd溶入NdCl_3熔盐中造成的冰点下降表明,Nd在NdCl_3熔盐中可能形成二价离子Nd~(2+)。我们用量子化学计算也肯定了这种可能性。我们以前的工作曾证明,金属溶入熔盐中常形成原子簇离子。为了判明Nd~(2+)是否可能与周围的Nd_(3+)形成原子簇离子,我们用量子化学SCF DVX_α方法研究Nd~(2+)和Nd~(3+)  相似文献   

8.
Gd_3Ga_5O_(12)稀土材料具有Ga~(3+)离子易于被其它离子部分取代的特点.Gd_3Sc_2Ga_3O_(12),Gd_3Lu_2Ga_3O_(12)和Gd_3In_2Ga_3O_(12)作为膜磁光材料YIG和Y_(3-x)Bi_xFe_5O_(12)的衬底引起关注.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固相反应、浮熔法、提拉法合成,但它们的高压合成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实现了Gd_3In_2Ga_3O_(12)的合成,并对其合成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董成 《科学通报》1988,33(13):977-977
自从在La-Ba-Cu-O和Y-Ba-Cu-O体系获得高临界温度的超导化合物以来,这类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研究工作受到极大重视。已有的研究表明,Y被大部分稀土取代仍能保持超导相的基本结构和超导电性;超导电性和氧含量和氧原子有序化密切相关;另外,Cu~(3+)的表观浓度也是决定超导电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氟具有和氧相近的离子半径和相同的离子电子  相似文献   

10.
王桂华 《科学通报》1995,40(1):27-27
钴铁氧体磁粉在磁场和温度同时作用下,它的各向异性常数和矫顽力都发生变化;一般认为这是由于磁粉内Co~(2+)离子迁移引起的.但根据我们的实验;这种磁粉在钴含量相同时受到磁场和温度作用后,它的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变化量和磁粉Fe~(2+)的含量成正比.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变化是由于磁粉内Co~(2+)-Fe~(2+)的离子对迁移所造成的.目前,直接观察磁粉内离子的分布和迁移过程还十分困难.本文利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钴铁氧体磁粉经磁热处理后Fe~(2+)离子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自旋-轨道耦合对磁光效应的作用目前还不太清楚,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通常认为自旋-轨道耦合对磁光效应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Liu,Zuo和Le指出铁磁材料的磁光效应主要起源于自旋-轨道耦合对激发态的劈裂。然而,理论研究表明,铁磁材料Ce:YIG中Ce~(3+)离  相似文献   

12.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3.
SrB6O10中铕和铽的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勇  石春山  李德成 《科学通报》1996,41(17):1575-1578
大部分稀土离子都有变价行为,稀土的功能特性与其价态密切相关。铕和铽都有变价行为,Eu~(3+)和Tb~(3+)为电子组态共轭的一对稀土离子,是发光材料的重要激活离子。本文首次在空气中合成了SrB_6O_(10):xEu,yTb荧光粉,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发现该体系中Eu~(3+),Tb~(3+)和Eu~(2+)离子共存,并随其掺入Tb~(3+)离子浓度的增加,Eu~(2+)的荧光相对发射强度增强。我们用已提出的关于稀土离子对之间电子组态共轭性与价态变化相关性的结论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固相反应中共轭稀土离子对间的电子转移过程,为新型异常价态稀土化合物的预测与合成,为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彬 《科学通报》1993,38(21):1956-1956
具有磷灰石结构的化合物很适于用作发光离子的基质,其中Sb~(3+),Mn~(2+)共激活的脑磷酸钙早在1942年就在荧光灯上获得应用。Mg_2RE_8(SiO_4)_6O_2(RE=Y,La,Gd)是一类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三元稀土硅酸盐(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_(63)/m)。在这类结构的化合物中存在两种阳离子格位,即9配位的4f格位(C_3)和7配位的6h格位(C_s)。本工作采用新发展起来的Sol-Gel工艺制备了Mg_2RE_(8-x-y)(SiO_4)_6O_2:Eu_x~(3+),Bi_y~(3+)(x,y≥0)系列发光体,考察了RE~(3+)半径对Eu~(3+),Bi~(3+)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Eu~(3+)在基质中的取代格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对发光材料设计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邢光熹 《科学通报》1986,31(22):1739-1739
近年来,研究者们应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和其他光谱学方法研究了胡敏酸和富里酸中铁结合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铁的环境和氧化态。我们在经过纯化的胡敏酸中加入丰度为91.8%的~(57)Fe,制备了~(57)Fe-胡敏酸络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应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Fe~(3+)、Fe~(2+)与胡敏酸结合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鲁尔兵 《科学通报》1992,37(5):418-418
Ce~(3+)只有一个4f电子,基态能级为~2F_(5/2)和~2F(7/2),两能级差约为2200cm~(-1),Ce~(3+)不同于其它三价稀土离子,一般是d→f跃迁,特征发射为d→~2F_(5/2)和d→~2F_(7/2)跃迁引起的两宽带。CaF_2∶Ce~(3+)晶体中,当Ce~(3+)取代Ca~(2+)时,存在电荷补偿问题。Manthey讨论了CaF_2∶Ce~(3+)中间隙F~-充当电荷剂问题,Feofilov探讨了CaF_2∶Ce~(3+)的氧补偿问题,指出当有氧存在时,它  相似文献   

17.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92,37(16):1534-1534
在前文的基础上,用~(59)CO~2+Cl_2·6H_2O加D_2O作为样品,在200MHz谱仪上观察~1H,在400MHz谱仪上观察~(35)Cl,研究强顺磁离子~(59)Co~2+(s=3/2,I=7/2)在外加直流磁场H_0作用下,它对~1H与~(35)Cl的NMR影响。因为强顺磁离子~(59)Co~(2+)的电子自旋(s=3/2)是围绕着核旋转的,因此可以统计平均计算,  相似文献   

18.
杨健美 《科学通报》1993,38(8):712-712
钙钛矿型含镓的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发光及光谱性质已有研究和报道.进一步在稀土镓复合氧化物体系中掺进过渡元素Fe~(3+)离子,用XRD,XPS和IR方法研究了LaGa_(1-x)Fe_xO_3体系中磁性铁离子的自旋态及其对化合物结构,红外光谱等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对LnGa_(1-x)Fe_xO_3(Ln=La,Pr,Nd)体系化合物的磁化率等磁性质进行初步探讨,以揭  相似文献   

19.
李士 《科学通报》1991,36(18):1375-1375
一、引言 高T_C超导材料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足够重视。为了搞清其超导机制,以便更好地研究开发和应用这一新材料,人们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利用的研究手段对其进行研究。利用Fe离子代换YBaCuO高T_C超导材料中的Cu,然后进行穆斯堡尔谱学测量来探索高T_C超导材料的超导机制。已有一些研究工作报道,并取得了一些结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问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三价稀土离子在玻璃中的吸收光譜,在文献中曾有零星报导。但在測定波长范围和离子数目等方面都欠完善。我們測定了从Ce~(3+)到Yb~(3+)共十二种稀土离子在硅酸盐玻璃中波长介于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