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文经学是西汉时期主导性学术研究范式,其精神旨趣则是通过对孔儒伦理纲常的系统化、教条化的义理阐释,为封建专制王权提供理论话语支持。随着儒术的独尊,今文经学排斥其他诸子学说的理论倾向也逐渐显露。今文经学的这些特质也极大地影响了《史记》的历史叙事。司马迁在面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承袭今文经学的孔儒视角,对历史作了平面化的道德叙事,从而缺乏较为宽广的人文视野。其次,《史记》也极力排斥其他诸子学说,从而使得先秦浩瀚的思想光谱变成了以孔儒学说为话语中心的人文图景。司马迁的这一历史叙事,不仅丧失了史家的人文立场,也使得删减的历史成为后世所谓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活的灵魂,这一思想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它是马克思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它是马克思学说的根本价值取向,是马克思划分人类社会分期的基本标准之一,是马克思评判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是我国古K一位大历史学家和大思想家,他的(史记)是产生在西汉武帝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c司马迁是第一个在历史著作中较详尽地写入经济;和题的人,他第一个系统地考察了商业经济的待征,还考察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道德民俗的关系,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生产,扩大交换、富国富家的经济理论,闪耀着朴素唯物史观的思想光辉,达到了划时代的最高水平。司马迁在经济问题上有哪些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意义,进步性表现何在,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重视经济生产活动对历史的作用,创立专记经济史的篇章,这是司马迁的创举c司…  相似文献   

4.
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及其进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是我国古K一位大历史学家和大思想家,他的(史记)是产生在西汉武帝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c司马迁是第一个在历史著作中较详尽地写入经济;和题的人,他第一个系统地考察了商业经济的待征,还考察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道德民俗的关系,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生产,扩大交换、富国富家的经济理论,闪耀着朴素唯物史观的思想光辉,达到了划时代的最高水平。司马迁在经济问题上有哪些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意义,进步性表现何在,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重视经济生产活动对历史的作用,创立专记经济史的篇章,这是司马迁的创举c司…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人格学说,是孔学体系中最有现代价值的理论。孔子人格学说的直接历史渊源是发达的周文化;孔子继承和完善了周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孔子人格学说依“人”、“禽”之辨,“人”、“民”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为梯阶,最后达到“仁”、“知”、“勇”的理想人格境地;孔子的人格学说在回应未来世纪的“文明冲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若能加入西方人格学说中的“情”、“意”因素,将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阿奎所建构的理性主义的自然神学体系对西方基督宗教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的人性学说将人视作精神性的灵魂和物质性的身体所构成的特殊的复合实体,强调人的身心统一,充分肯定人的理性认识能力,高扬人的全整性和个体性。这种人性学说不仅成为其宇宙论中贯通整个存在体系的核心环节,也是他建构自然神学方法的起点,同时也为其建构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在现代,这种人性学说通过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成为注重人的个体意识和精神追求的现代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贯倡导并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地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君毅是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阐释儒家学说之思想价值为己任,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之现代转换的最佳途径。他关于孔子思想的阐释,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体系,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在司马迁的思想中,道家思想占有主导的地位,正如白寿彝同志所说;“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其主导思想则是道家思想”。不过,司马迁的道家思想并不等同于老庄思想,而有他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他思想的进步性。司马迁道家思想的进步性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其思想实质、处事为人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司马迁敢于打破以国家为本位的传统经济思想、从个人本体出发考虑经济问题的反传统主张。文章将司马迁的观点同老子、管子、桑弘羊等人的观点相比较,肯定了司马迁“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分权学说对西方政治思想的演进、政治制度的构建、政治行为的规范等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一学说是在十分复杂的理论基础指导下逐渐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西方源远流长的人性恶说是这一学说产生的前提假设,自然法思想传统中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思想是这一学说创立之目的,从柏拉图到当代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的知识有限说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分权学说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思想进程和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任何一种哲学学说都有它的理论来源,人学也是这样。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关于人的论述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吸收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的精华,由此形成和确立自己的人的学说。通过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的阐述,说明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和立论之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 ,同样有美学家的眼光和胆识。他的审美观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础和基石 :尚崇高美 ,使史传人物显露了外在力量美和内在雄浑美 ;尚悲剧美 ,高昂了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激荡冲决的力量 ;尚悲慨美 ,表现了主体的自由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伟大。司马迁的审美观是他的个体精神与时代精神交汇的审美意识的升华与反映  相似文献   

14.
《史记》的五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历史编纂方法,而且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形象反映。它记事起于黄帝,表现了司马迁各民族皆为黄帝子孙的民族大一统思想。《史记》的体制结构象征着历史的大一统方向。《史记》结构上的尊汉倾向厦其等列天子臣民的体例安排,是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大师,其心学思想的形成是他一生实践成圣的道德理想的过程。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学问都是为了人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高,他把道德学说从他的心学思想中凸显出来。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是针对当时的道德沦丧、士风不竞的局面提出的救治之方。其心学就是一个以他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心即理的人性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庸思想与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邑的公共关系(学)体系,必须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作为中国传统广化主干的儒家学说,关于中国古代公代关系思想的阐述是比较系统的.尤其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中庸”思想,在道德观念与方法思想这两个方面,对我们研究探讨中国公共关系的渊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历史哲学的逻辑线索及其具体内涵,可以分析出三个相关部分:即渊源、立场和逻辑结构。家族传统和先秦诸子精神是司马迁历史哲学的两大渊源;《春秋》公羊学是司马迁的理论立场,它们提供了司马迁理论沉思的基本策略和价值取向;司马迁以文明起源论的探寻开始.有效地实现了从天人之际到古今之变的命题转换,最终提出文明目的论并揭示人类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德治思想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要求统治者、在上者率先垂范,以德爱人惠人教人感化人,而不是片面地以道德口号和律条去迫使人民服从。而且儒家认为道德具有独立的崇高的价值。当然德治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但比之西方文化和其他政治文化思想,有着独到意义。我们不应该忽视对其进行总结和借鉴,对义利之辨有必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永恒的实践主题。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通过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必将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中以客观、冷静的治学态度对西汉时期的酷吏进行了“实录”。通过对这些酷吏群体遭遇的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客观冷静记录间,折射出的是抑制与愤激,不满与同情,这透出了司马迁对人的命运、人的生存价值的怀疑与困惑,是不自觉的悲剧意识的显现。这种悲剧意识是隐性的,但却是崇高的,闪烁着人性和独立精神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