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是作者司马迁一生的经历及不幸遭遇,使他在客观地记述历史时,表现出了与封建正统思想相悖迕的进步的人民性:在用朴素唯物史观稽考社会历史时,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在效法“春秋笔法”藏否历史、褒贬人物时,他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广大人民给予了同情和歌颂;在搜集考信材料、运用语言文字以及确定纪传人物时,他流露出了对劳动人民重视、信赖和褒扬的思想感情。尽管《史记》人民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却是《史记》菁华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有着丰富而独到的文学思想。就丰富性而言,他有着汉代一般文论家不具有的理论的体系性;就独到性而言,他的文论思想,不仅在汉代文论中是一种深刻而卓越的见识,即使对后代中国文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发展,如“诗骚”传统的建立、文学创作论等,都有不可限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诠释学是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问。在司马迁历史诠释学里,历史理解与解释之所以可能,言意观是其理论前提之一。言意观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论题,亦是司马迁历史诠释学之理论基础。言意观体现的是语言表达(说话)与人所测度所记忆内容有效传达之关系的认识。司马迁对于天命的认识是具体的,并非是神秘不可言的,天命也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司马迁持言能尽意论,《史记》中反映了其言能达意的观点。司马迁意识到意存在于三个方面:文本所显示之意、文本作者之意、读者(接受者)所理解之意。司马迁追求真意之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亲历自然、人文环境而感受体悟;其二,向当事人求证;其三,考信于《六艺》。  相似文献   

4.
熊瑛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4):155-157
高校的校园文化由于自身的特点,其建设要坚持创新的观点,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生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担当起社会历史重任;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注重"四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笔下的李广形象,具有人格魅力、传奇色彩,《史记》还进一步揭示李广性格上的优缺点,以及不对侯的原因。这是司马迁在坚持“实录”的基础上注入主观感情所致。  相似文献   

6.
浅谈福斯特小说的思想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 《科技资讯》2006,(2):58-58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福斯特对小说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小说美学阶梯论不仅体系严密,而且审视内容和研究角度也十分新颖。他对小说艺术的精辟独到的创见,集中体现在其小说评论重要的代表作,他关于叙述角度的讨论也对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复仇是《史记》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无数个悲惨壮烈、可歌可泣的复仇故事。《史记》中有浓烈的复仇情结。司马迁复仇情结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李陵事件的影响,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响,战国士林之风的影响,个人心理与性格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命运”一词充满了神秘色彩,是人类最为棘手复杂的问题之一。《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著作,其中渗透着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命运的诸多思考。从自然命定论、天命论、因果论,历史决定论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司马迁复杂多样的命运观。通观《史记》全书,司马迁对命运的思考是复杂多样的,由多种命运观念综合形成。  相似文献   

9.
历史知识博大精深,涵盖古今中外的学术门类,它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研读历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人们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反思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渠道。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通过分析《史记》的具体内容,从三个方面反驳了谢文否定《史记》的人民性,从而也否定了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据,认为《史记》的精华正在于体现了一定的“人民性”,不能在批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将《史记》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精华一起抛弃。  相似文献   

11.
论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但是,西汉时期,在前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下,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强化思想统治的时候,司马迁能够首创经济史传,第一个系统的考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生产、扩大商品交换、富国富家的经济理论,总结了商人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经营管理之道,不仅使西汉走向了繁荣,而且达到了划时代的最高水平。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能发表在那样的时期,他的胆略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清理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2.
复仇是《史记 》反复表现的主题之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无数个悲惨壮烈、可歌可泣的复仇故事。《 史记》中有浓烈的复仇情结。司马迁复仇情结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李陵事件的影响 ,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响,战国士林之风的影响,个人心理与性格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14.
刘强 《广东科技》2011,20(12):7-8,15
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流传千古,有许多不朽的思想为后世学者所赞扬。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更是人们研讨的重点内容。笔者在这里仅就其重商思想略作小议。  相似文献   

15.
“通古今之变”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的历史观,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二)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三)历史要为现实服务;(四)倡导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16.
《项羽本纪》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中的最上乘之作,它代表了《史记》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从《项羽本纪》塑造项羽英雄形象的层面展开,分析、概括出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叙述的三方面特色:据实而叙;详略有致;方法多变。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是在发生了时空置换的文化差异中来解读屈原的。在史官文化的感召下,司马迁剖析了遗成届愿悲剧的社会和思想缘起,再以儒家的文艺理论对《骚》进行了文化定位,纳《骚》入诗,揭示了剖作主体的悲科心态和作品的悲剧精神。司马迁还从游士文化角度和道家观念出发,反思屈原命运的最后结局,寄寓了司马迁复杂的倍鳍和人生感喟。论文最后分析了司马迁作这种解读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陈睦富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4):118-120,123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它不但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而且还体现在一种自主、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尚的校园人文精神有利于凝聚全体校园人,使学校的发展成为全体校园人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9.
太史公笔下的“西部区”与今天的西部地区有相吻合之处,他对西部的资源优势也有所提及。我们应该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西部经济起飞的基础,以陕西省会西安为龙头,继承优秀历史化遗产,塑造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建设一个山河更加壮美的西部。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的《六国年表》、《秦本纪》等篇章中对秦朝历史作用的评说,不囿于时人的俗见,忠于客观史实,既不因秦“施暴政”招致速亡而全盘否定其统一全国之功,也不因其实行“平海内”之历史使命而减轻对其过的谴责,充分体现了一代史学家的睿智卓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