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关于胡风的话题,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本文不打算对他的文艺思想进行面面俱到的评述,而是试图通过对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主观战斗精神”的阐释,以及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对比,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简略评估。  相似文献   

2.
胡风的主体文学观是和主观战斗精神相伴而生的,两者互为因果,结下不解之缘。不同的历史时期,胡风赋予它的涵义也不尽相同。诸如作家的“献身意志和仁爱的胸怀”;“文艺家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作家和人民共命运的立场”和那种“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的高扬的热情”;后来他在长达三十万言的《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书里解释成:“主观精神所要求的,就是这个对敌、友、我爱爱仇仇的感情态度”,也就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不难看出,胡风的各种界定显得有些繁复多义,但是我们只要能够静下心来,通贯  相似文献   

3.
胡风以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独树一帜,他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但胡风的文艺批评自身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潜在的影响:胡风早期诗歌创作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的“润泽”;《苦闷的象征》对于胡风也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由一些语词分析和观念比较可以看出.这些影响经过了胡风的调整、改造和转换,既形成了胡风文艺理论的某些独特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理论视野.甚至“七月派”创作的与现代主义擦肩而过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4.
《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虚竹以及慕容复、阿朱等都带有程度不同的悲剧性,但他们的故事体现出的还是通俗小说的趣味性、娱乐性,只有萧峰的悲剧是个例外,远远超出其他人物。通过论述萧峰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又是英雄悲剧和历史悲剧,探讨萧峰悲剧的认识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查一路 《创新科技》2006,(10):36-36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政治浪潮席卷着文化人。胡风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据牛汉回忆,五十年代初,他和胡风见过几次面。那时胡风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牛汉不止一次看见他在房间里急速地走动。有一次,牛汉止不住问:“胡先生,你的神经不会绷断吧?”胡风异常自信地说:“哪里会脆弱到那种地步,我的神经有缆绳那么粗,多大风暴也不能奈它何。”“神经有缆绳那么粗”,这是一种心灵的力量,是战胜风暴的唯一凭借。历史的洪流里,有暗礁,有漩涡,命运的舵往往不能把握,唯有内心的定力,才能铸造神经的缆绳;唯有像缆绳一样粗砺坚韧的神经,才可以在风雨飘摇中…  相似文献   

6.
胡风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翻译,然而胡风首次见诸报刊的作品,乃是一短篇小说名叫《两个分工会的代表》,此小说完稿于1923年3月16日,发表于当月29、30日的《民国日报》上,约六千余字。小说描写了“二七”大罢工时工人革命斗争的情况,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胡风思想上倾向革命,以全部的同情与赞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说明胡风是以扎实的现实主义步伐步入文坛的。  相似文献   

7.
周舵  罗海峰 《科技信息》2008,(11):255-255
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人物具有西方传统的个体受难、抗争的内涵,悲剧冲突具有西方历史—现实感和东方道德感,而悲剧效果的含蓄与中和则有更多的东方色彩。  相似文献   

8.
胡风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翻译,然而胡风首次见诸报刊的作品,乃是一短篇小说名叫《两个分工会的代表》,此小说完稿于1923年3月16日,发表于当月29、30日的《民国日报》上,约六千余字。小说描写了“二七”大罢工时工人革命斗争的情况,主题鲜明,充分体现了胡风思想上倾向革命,以全部的同情与赞誉,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说明胡风是以扎实的现实主义步伐步入文坛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现。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起义军领袖和杰出的军事将领,在他的身上,有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千秋霸气;也有和虞姬诀别时的凄婉缠绵;还有自刎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豪爽.项羽更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该文认为,项羽在战争中所犯的错误,包括政治、军事上的及其性格上的弱点,造就了其悲剧的命运.这是项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观.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李建永 《科技信息》2007,4(35):129-130
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极为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有过许多精辟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周扬与胡风同样非常关注文艺的社会功能性。在文艺的认识功能方面,周扬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而胡风则更注重对现实人生的认识;在文艺的教育功能方面,周扬与胡风都肯定了文艺的教育功能,但与周扬相比,胡风更重视文艺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在文艺的审美功能方面,胡风一贯重视文艺的审美本质,周扬则在建国以后顺应着时代的转换,提出应该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和文艺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胡风的小说批评呈现比较明显的感性批评的特色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学批评的具体的智慧。这说明胡风在从事文学批评时,形象思维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活跃性;从文学批评的类型学来看,胡风的这种感性批评属于社会历史学的审美批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批评。由于胡风具备强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的小说批评仍然显示出相当的理论思辨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西悲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选择悲剧人物和悲剧冲突的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外在的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的过程中,西方悲剧的悲剧冲突则主要表现在内在的人性善战胜人性恶的过程中。中西悲剧的悲剧冲突的解决却是相当一致的。这就是它们都追求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的统一。因为中西悲剧的悲剧人物不同,中国悲剧的悲剧人物是完美的,所以中国悲剧是通过否定和拒绝邪恶势力来完成这个统一的,而西方悲剧的悲剧人物是有缺陷的,所以西方悲剧是通过否定人自身的缺陷和罪过来完成这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胡风的一生,精于笔墨,著述丰厚。其煌煌可观的九本文集和“为祖国而歌”等诗作,业已成为我国新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而胡风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论及他的文学译介就是一个重要的侧面。早于1942年2月,胡风就自述:“著作有两本论集,两个诗集,一些翻译”。在此,胡风明言文学译介是其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并举,同时又客观地告诉人们:仅搞了“一些翻译”。确实,与成绩斐然的著述文字相比,胡风的文学翻译略显分散,影响亦小,可谓“一些”而已。但这话又有些自谦,因为,我们从这“一些翻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中央于1980年9月为胡风在政治上予以平反,继而于1988年6月又为胡风在文艺思想上进一步予以平反之后,这个长达二、三十年之外的错案、冤案已有了一个合理的解决。胡风生前已看到了对自己政治上平反,应该可以自慰;胡风若在九泉有知,看到了对自己文世思想上的进一步平反,  相似文献   

17.
悲剧观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历代丰富复杂的文艺现象,在批判继承历代美学理论家的悲剧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悲剧思想。马克思、思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了拉萨尔在剧本《济金根》中所宣扬的错误的悲剧观念,阐述了自己悲剧思想,恩格斯并在信中提出了关于悲剧是“历史的必  相似文献   

18.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评)、《田园交响乐》、《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三篇作品。近读黄源的《左联与〈文学〉》(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一文,写有“谷非化名为胡风、孟林、马荒继续为《文学》撰稿”一语。可见,“孟林”是胡风曾在一段时间内署用的笔名。《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1935年)刊登的《“七年忌”读后》,胡风署名“秋明”,此文后收入《文艺笔谈》。  相似文献   

19.
盐水女神的悲剧在不少古籍中都有述及,但多将其视为神话。然而古籍所述神话,却往往折射曾经有过的历史真实。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通过对“传说中的悲剧”、“悲剧中的主人”、“在忘却中涅檗”三个方面的论述,对该神话传说中的信息加以剖析与探讨,进而揭示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并提出自己对这出悲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胡风的文艺思想比较复杂,来源也比较多。他既受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也受过资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在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中,对胡风影响最大的要数厨川白村。胡风曾说,早年有两本“没头没脑”将他淹没了的大书,其中之一就是《苦闷的象征》。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