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并制定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民利益的重视让我们感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决心和行动,感到了其视“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拳拳之心。目前而言,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稳,则全国不稳,农民不富,则中国不富。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过努力,虽然河南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对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人民币2553.15元,居全国第19位,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936元,全国最高水平上海为7300元,全国最低水平西藏为1863元,我省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1997年至2003年,7年间我省农民收入仅增长4.3%,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2003年我省农民纯收入仅增长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4%。2003年我省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到4690.4元。我省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97年的356元,扩大到2003年的386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过努力,虽然河南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对河南省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正> 在歌声悠扬迎新春,喜气洋洋庆丰年的节日中,本期杂志带着农历羊年浓浓的春意与读者见面了。党的十六大全面描绘了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发展大有作为。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中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我们要积极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本期刊登的特稿《“三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文中,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为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十六大”报告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快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与农村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困难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歌声悠扬迎新春,喜气洋洋庆丰年的节日中,本期杂志带着农历羊年浓浓的春意与读者见面了。党的十六大全面描绘了我们国家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科技发展大有作为。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中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我们要积极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我国有近3亿多农民,农民的健康直接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基于此,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和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农村能源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提高的制约性因素,为探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我们对项城县农村能源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祥细的调查与分析,简介如下: 项城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13亩;处于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季风型大陆气候。一、农村能源资源分析及其评价 1.资源量一般,人均占有量低。该县1985年农村能源总资源量为38083.06万公斤标煤(主要是农作物秸秆、薪柴、青杂草、树叶、人畜粪便和沼气;不包括自然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其中非能源用途占70.31%,为26775.53万公斤标煤;能源用途只占29.69%为11307.53万公斤标煤。人均126.97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完成其物化过程,才能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抓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据统计,1980年以来我国共取得11万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但其中真正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还不到15%,在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只占30%左右。科技成果推广慢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正>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连年丰收,工业稳步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农业的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人民生活的改善,为食品工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升为我国工业三大部门之一;河南食品工业一九八五年产值比1978年增长近60%,在工业各部门中居第二位。食品工业是对农业的开拓,是农业的继续和延伸。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但为农民致  相似文献   

13.
农村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农村家用沼气池的跟踪调查和定点观测发现,农村家用沼气池普遍存在效益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和经济地位。从宏观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多年保持7%以上,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居民银行存款储蓄总额已超过8万亿元。但相比之下,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却变化很小。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的阶段时,国家城镇人均居民收入一般只是农民人均收入的1.70倍。而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大大超过国际标准,并呈现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济源市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增收的预期不稳定、农村消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民预期支出压力大以及农村消费观念滞后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济源市农村居民消费的途径,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加强引导和监管、引导更新消费观念以及加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 欲富国,先富民。当前,解决农民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减负增收问题,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啥收入低 近年来,农民收入相对水平越来越低,绝对量的增长也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因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是因为农业生产关系落后。我国有2.38亿个农  相似文献   

17.
自学考试自开考以来,重心一直在城市,在农村发展缓慢。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农村教育经费和农村自学考试专业设置五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希望为改善农村自学考试现状有所促动。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提出以发展都市农业为目标,围绕“四个转变”,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实施“六大农业科技计划”。武汉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42%,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全市的大局。武汉市决策者提出了以发展都市农业为目标,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转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并重;从面向国内市场提供技术保障,转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技术服务,为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土地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情况的变迁,我国的农村人口已经开始向城镇大量转移,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下兼顾土地承包关系的存在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健全,对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图书店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农民已经开始寻求好的精神食粮,图书是农民吸取精神食粮的最佳媒介。而且随着科技农业的兴起,使得科技图书在农村的市场急剧增大。同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