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曲军 《科技信息》2008,(33):40-40
在对潜山地层准确对比的基础上,对潜山储层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研究了常规测井方法在碳酸盐岩、石英岩储层识别以及评价潜山储层中的应用。沈257块潜山岩性有白云岩、石英岩及泥质岩三大类,白云岩为主要储层发育岩性,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储层发育程度受岩性及地应力等多种因素控制。常规测井在潜山岩性识别及储层划分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以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变质岩潜山储层为对象,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锆石测年、测井及试气资料对松辽盆地中央隆起带中—浅变质岩潜山储层特征、发育模式和成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变质岩潜山储层主要分布于变质砂砾岩、片岩、碎裂花岗岩、糜棱岩等岩性中。储层主要分为风化壳型储层和内幕型储层2类,风化壳型储层发育在隆起带顶部,主要发育溶蚀缝和破碎粒间孔;风化壳下部为内幕型储层,受纵向岩性影响可分为2套(内幕Ⅰ和内幕Ⅱ)。内幕Ⅰ主要发育构造裂缝+粒间孔+晶内溶蚀孔;内幕Ⅱ主要发育片理缝+局部晶内溶蚀孔。风化壳型储层的物性和含气性优于内幕型储层。该区变质岩潜山储层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溶蚀作用和隆升挤压等构造作用,深部内幕Ⅰ储层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埋深、热液作用使储层孔隙减少甚至完全充填。  相似文献   

3.
以渤中22-1潜山构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岩芯、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特征、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灰岩类及过渡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1%,储层主要受沉积相、裂缝作用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沉积微相影响溶蚀程度,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  相似文献   

4.
杨志泉 《科技信息》2013,(3):418-419
车西洼陷北部陡坡带发育了大量碳酸盐砂砾岩扇体,扇体物性差,成岩作用强,次生孔隙发育情况变化大,孔、渗关系复杂,储层物性评价及流体识别难度很大。针对该地区储层特征,利用丰富的测井资料特别是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岩石物理实验、试油结果等资料,开展了电成像测井识别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和沉积相研究,将储层分为溶蚀—裂缝型、裂缝型和孔隙型等三种类型,FMI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较准确地评价了储层物性,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研究沉积相,指导评价井的部署,及时调整勘探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探讨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地震研究进行变质岩储层识别的方法.通过对渤海湾地区古潜山地层的综合研究,利用已钻井的常规及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潜山的储层评价,与地震的弹性参数相结合确定了裂缝型储层有效厚度的下限值,从测井角度识别变质岩裂缝性储层孔、洞、缝.测井的电性、物性参数与地震的弹性参数相结台能够有效识别变质岩潜山孔洞缝储层.  相似文献   

6.
大中型溶洞和溶蚀裂缝是塔河油田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但是沿碳酸盐岩裂缝还发育一系列溶蚀孔洞,形成了良好的油气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文中称其为缝洞复合体。根据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碳酸盐岩缝洞复合体的分布与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岩溶型碳酸盐岩中广泛分布,且成因类型不同:在表层岩溶带沿着节理或裂缝发育,在渗流岩溶带沿着构造裂缝发育,在径流岩溶带沿着溶洞周围环状和放射状裂缝发育,在断层周围沿着诱导裂缝发育;节理和裂缝是岩溶水流的通道,在节理或裂缝交叉处、以及穿越岩溶带的可溶性较高的岩层处形成溶蚀孔洞,以致缝洞复合体形成。缝洞复合体在岩溶储层内是连接不同储集空间的桥梁,也被认为是大中型岩溶缝洞的雏形,对它的识别和评价有助于岩溶型储层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7.
摘要:布达特潜山储层是海拉尔盆地苏德尓特油田的主力油层。本文针对布达特储层岩性复杂,物性较差,储层类型复杂等特点。根据岩心描述资料,岩石薄片资料和裂缝测井资料对布达特潜山储层岩性、物性、电性特征进行了的研究。确定储层主要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孔洞及溶孔型,属于双孔隙介质储层。并结合地震属性方位角各向异性预测将布达特储层纵向分为风化破碎带,裂缝、溶孔、溶洞发育带和致密带。平面上受构造位置和断裂位置共同控制,断裂带附近和高部位更容易形成好的裂缝储层。  相似文献   

8.
南堡滩海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钻井、测井、录井、岩心描述和化验分析资料,认识到潜山储层主要发育在深水碳酸盐岩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环境,岩性单一,以泥晶灰岩为主.由于缺乏抗压的颗粒组分,压实甚至压溶导致原始粒间孔隙损失殆尽.后期破裂作用和古岩溶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以裂缝+溶蚀孔洞为主的储集空间.荧光薄片含油显示特征、泥浆漏失、钻井放空、岩心与成像缝洞显示进一步表明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与溶蚀孔洞.相比之下,白云石化作用程度有限,其形成的晶间孔隙仅占次要地位.潜山油井普遍高产、稳产,是裂缝与溶蚀孔洞型储集空间的间接表现.  相似文献   

9.
塔河3号油田构造位置隶属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阿克库勒西南部.奥陶系多次遭受不同程度风化剥蚀与淋滤作用,最终形成大型碳酸盐岩潜山,油气产于奥陶系溶蚀、裂缝性储集层中.根据溶蚀和裂缝发育段的岩芯观察特征、测井录井响应特征,定量提取反映岩溶和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特征参数,建立岩溶和裂缝发育程度和产能高低的分级判别标准,对该区6口探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溶蚀缝洞发育层段进行了判识与含油气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蓬莱9-1油田位于庙西北凸起,是罕见的大型中生界花岗岩油田,储层发育规律是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岩体进行岩心、测井和化学测试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在垂向上依次可划分出土壤层、砂化层、砂化砾石层、裂缝带和基岩;不同带中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砂化层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砂化砾石层以裂缝型+孔隙型储层为主,裂缝带以裂缝型储层为主;从砂化层到裂缝带,储层的孔隙度逐渐降低,裂缝越来越发育,储层的渗透率从裂缝带到砂化层和基岩带依次降低;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砂化层、砂化砾石层和裂缝带中,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孔隙度主要受表生喀斯特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控制,裂缝主要受变形强度和断裂的控制。砂化层、砂化砾石层的厚度受表生喀斯特作用控制,裂缝带的发育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砂化砾石层和裂缝带以高的渗透率和最大的厚度而成为风化壳型潜山最为重要的储层。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单一应用某种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识别和评价往往满足不了精细描述的需要。经岩心观察与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资料对比,建立裂缝在测井资料上的识别特征和识别方法。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RLLD、RLLS)、补偿声波(AC)、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自然伽马(GR)、无铀伽马(KTh)等测井响应特征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图像特征进行裂缝识别,计算裂缝几何参数,评价裂缝有效性和发育程度,经实际对比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TB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 ,区内主要含气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一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根据岩心分析结果统计 ,该地区属中 -低孔、低 -特低渗地层。在充分研究该地区最新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 ,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建立油藏地质特性与测井响应特征的映射关系 ,确定测井储层参数转换模型 ,划分渗透性地层 ,计算反映储集层基本特性的地质参数 ;并以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 ,以试气证实的气层、水层及干层为标准 ,建立气层、水层及干层的测井模式 ,制作测井参数图版 ,采用地质、测井、气测相结合的方式 ,逐层逐井对未试气的储层重新进行气层、水层及干层判识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断裂带作用,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沙四段泥质灰岩段裂缝较发育,形成裂缝储层。研究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剐王家岗油田裂缝储层的方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储层往往存在多解性,为提高裂缝储层识别能力,对王家岗地区裂缝储层发育程度应用综合概率方法进行识别研究,并应用该方法对王家岗油田王120井的裂缝储屡进行了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14.
尔多斯盆地长庆气田中区马五14储层分为气层、低产水层、中高产纯水层、气水同层、干层五种产层类型,建立了相对应的测井综合判识标准。剖析了马五14气藏的成藏条件,认为燕山中期的构造运动系天然气运移聚集的转折点,后期天然气由西向东运移而聚集在上倾方向致密遮挡带下的圈闭内。研究了马五14储层气、水分布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成象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新一代测井技术的飞速发展,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在碳酸盐岩气藏储量计算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四川地区的探井测井解释的情况,探讨了测井精细解释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根据探井精细解释确定储量参数、RFT地层测试技术确定气水界面和测井地震有机结合进行储层横向预测的方法原理,最后以坡1井、雷14井、大天5井和罗家寨构造为例,介绍了测井精细解释技术在碳酸盐岩气藏储量计算中的良好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提高碳酸盐岩气藏储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构造相对简单、完整,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开发效果差的特点,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通过对钻井、测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流动单元,进而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完成流动单元的对比。最终将储层细化为19个小层,细化后,使得无法解决的部分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为开发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指导下一步勘探工作。通过白北凹陷6口探井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研究,分析了腾格尔组储层岩电特征、物性特征、平面物性特征,并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地震资料进行了测井约束反演,研究预测腾格尔组储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北凹陷腾格尔组储层的岩石类型以砾岩、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灰岩为主,砂岩孔隙类型为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储层非均质性很强,为特低孔特低渗-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渗透率的变化主要受相带的影响,孔隙度相对较大的区带主要分布在SC1井东西两侧以及YM4井东部。研究认为在南部斜坡带发育3套储层;在北部西佰分支断层下降盘根部发育2套储层;在西佰断层下降盘根部发育3套储层。  相似文献   

18.
成像测井资料提供了井下裂缝的准确分布状态,可以准确提取裂缝的参数,包括裂缝的倾角、倾向,裂缝的组合特征,这些参数为地质分析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信息。将多井的成像资料分析的结果,结合取芯岩芯分析,运用地质规律对地质特征相似的邻区进行了裂缝预测。利用四川某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10口井的成像和岩芯资料,通过分析裂缝的分布特征和影响裂缝发育的岩石特性、裂缝的溶蚀和充填情况、裂缝与现代地应力和构造的关系,解释出了3个有效裂缝发育带、5个有效裂缝欠发育带和2个裂缝不发育带。该结果得到了实钻资料的证实,表明综合测井新技术解释有效裂缝发育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能够过套管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主要有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注钆测-渗-测、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等。综述了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技术应用、适用性及实例,总结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