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利用的重要性及其经济环境效益,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情况,结合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提出了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利用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的回收是一项经济可行且对环境有益的技术。本文描述了填埋气的组成和性质,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的因素。介绍了目前我国垃圾填埋气存在的产量大、增长速度快、无控制排放和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指出了我国进行填埋气回收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前景,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艺 《科技资讯》2012,(19):104-105
本文介绍了垃圾填埋气的一些净化利用方法,重点设计了一种简捷实用、经济可行的填埋气体利用工艺。为城市垃圾填埋气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概述了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城市垃圾常用的几种处理方式与综合利用途径,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对土壤环境、水体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等环境污染和危害问题,进而提出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这两个垃圾填埋场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污染防治对策和已关闭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的解决办法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垃圾填埋场竖井抽气条件下的填埋气压力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垃圾填埋气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目前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现场抽气试验的方法确定相关技术对数。文章通过分析填埋气在垃圾体中迁移运动的特点,建立了在抽气条件下填埋气体的迁移运动模型,该模型综合反映了垃圾体内填埋气产生量、抽气量、培训班圾体气体渗透系数、抽气井埋深、覆盖层厚度及特性对抽气效果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可计算抽气时垃圾体填埋气的压力分析,并可分析计算不同条件下抽气井影响半径、抽气井埋深等重要工程参数,可为填埋气污染控制与回收利用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西南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其垃圾填埋量和组分进行分析,依据ICPP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13~2023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61.25×106m3/a.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处理现状,指出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同时,为准备利用填埋气发电的填埋场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填埋垃圾生物质三相演化过程与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主设计的大型实验装置室内模拟生活垃圾填埋厌氧降解过程,研究填埋垃圾生物质降解固、液、气三相演化及稳定性特征,探讨垃圾物质损失过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次性填埋处理方式下,填埋体系产甲烷菌适宜的微生物环境条件形成缓慢,抑制了非产甲烷菌与产甲烷菌稳定的协同代谢作用,垃圾填埋气产出表现出滞后时间长、产率峰值高、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模拟实验前期持续的水解产酸主导作用使垃圾生物质累计损失量逐渐升高至7.15 kg,后期产甲烷主导作用使累计损失量快速下降至4.75 kg;抑制填埋垃圾生物质好氧降解,减少液相生物质扩散迁移损失,快速形成多种微生物菌群的协同代谢,促进垃圾生物质的气相转化,是垃圾填埋场生物质损失过程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气对环境污染巨大,但同时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介绍了填埋气的组成和危害,总结了填埋气的净化;详细介绍了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汽车动力燃料等资源化利用方式.最后,对填埋气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革新与发明     
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对垃圾处理主要有堆积、填埋、焚烧、分类收集四种,这四种处理方法均存在投入大、占地多、运行费用高,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因此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现介绍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和资源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11,20(13):65-65
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经过近20多年的诚信经营,现已发展成为集燃气发电机组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技术服务及电站运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是高效节能环保型煤层气发电机组、沼气发电机组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组,其广泛应用于天然气、沼气、煤层气(瓦斯)、垃圾填埋气、焦化气、炼化气等绿色燃气发电及动力机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方法Ⅱ.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体系为案例,通过经济性分析,利用已建立的物质流与经济性综合评价最优化模型,对不同情景进行了蒙特卡罗法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家庭物质回收和二次物质回收后,采用沼气发电和渗滤液回灌的卫生填埋对垃圾进行处置是模型建议采用的处理处置技术体系,此时生活垃圾中的C,H,O,N,S 5种元素的最终流向主要为回收利用部分、填埋体部分和填埋气部分。在填埋费用昂贵条件下,家庭物质回收和二次物质回收后,对垃圾进行分选,分别进行焚烧、堆肥和填埋的选择频率达到70%,是模型选择的经济性最优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灵敏度分析表明,分选垃圾的沼气发电收益,卫生填埋费用,分选垃圾大型发电费用,大型炉排炉费用,卫生填埋发电收益等参数对技术政策选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王龙飞  尚建云 《科技信息》2012,(22):456-456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我国对于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政策等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对几种处置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重点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比较了几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即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以及组合工艺处理系统,并总结和展望了相关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仍将以填埋为主,而填埋气体的产气量对选址及其利用途径的可能性起着重要作用。以临猗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为例,应用预测模型对临猗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气量进行了计算,以期为下一步填埋气体回收与利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天津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MSW)的构成与其含量,主要进行填埋气焚烧S1、填埋气发电S2和焚烧发电S3 3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效应分析.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垃圾焚烧发电CDM项目、天津市双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发电CDM项目为例,通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并比较3种情景的协同减排.结果表明:S1、S2和S3的协同减排效应分别为0.602,t,CO2e/t,MSW、0.657,t,CO2e/t,MSW和0.777,t,CO2e/t,MSW,比较结果为S3S2S1.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渗滤液造成的水污染、填埋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重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评价技术方法。采取一定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填埋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才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相似文献   

17.
CDM项目下的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垃圾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以及回收利用的途径,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垃圾填埋气体资源化利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CDM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的科学化和资源化,同时也将为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实现减排温室气体、改善地方和全球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垃圾状况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我国相继建设了不少大型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的方式,但由于填埋气体产量的显著增加,填埋气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周围大气质量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引发爆炸等环境影响。因此,对填埋气体的控制及利用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吴珂  王静 《科技信息》2010,(21):12-12,61
介绍了垃圾填埋气体运移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对渗流场一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垃圾填埋气体运移进行分析,对城市生活垃圾(MSW)中有机物降解规律和垃圾填埋场的沉降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伟 《科技信息》2010,(8):I0335-I0336
本文论述了现有城市垃圾处理的3种方法,即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讨论了这3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简要介绍了目前常采用的垃圾焚烧工艺,提出了综合利用的垃圾处理方法,真正合理地、经济地利用垃圾资源,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标,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