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天才数学家;谈家帧教授是“中国的摩尔根”,著名的遗传学家。可称得上是两位科学泰斗,科学巨匠。由于他俩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华罗庚比谈家桢年小一岁。华罗庚生于1910年,江苏金坛人.谈家桢生于1909年,浙江宁波人。去年,谈家桢应金坛市人民政府的邀请作客金坛,我有幸陪同谈老师回到故乡。谈教授谈起他与华罗庚教授的一段交往记忆犹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在腥风血雨的文革时代,华与谈都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失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尽管“四人…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继民,长期从事科学报道。工作中,他结识了很多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以至同吃同住同探险,因此对院士们严谨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献身于科学的忘我精神,有着真切的体会和理解。在他的“感受院士”中,让我们看到院士们与记者间也有着不朽的友谊,并让我们对院士们的追求、才情、个性和生活有了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人完善的人──神经生理学家杨雄里院士访谈录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家中,杨雄里院士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听杨雄里的演讲是一种享受,他在台上一坐。一开口就别具一种魁力;他对事物本质、对学科发展的深刻分析;他在语言、文学修养等多方面的功底曾令...  相似文献   

4.
马洪舒 《自然杂志》2005,27(5):307-309
编者按:200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1928-2003年)逝世2周年.马祖光同志作为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揩模,他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三让院士"的高尚品格让人敬佩.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马祖光院士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了解他的家庭生活,现特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洪舒研究员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2014,(1):F0002-F0002,F0003
<正>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于12月19日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6.9岁。经过此次增选,两院院士总人数分别为750名和807人。其中上海新增8人(5名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至此,在沪院士扩容至165名。以下是上海这次新当选两院院士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记得好几年前,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这样一段让人眼睛一亮的话:医学是人类掌握的技术中最富革命性的一种,它不是雕塑人像或绘画,而是改造人类机体与再造人类的生命。前些天在访问上海二医大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副主任医师范志宏博士后,我脑海里很快又闪现出那一段话,此刻似乎能更深一层地理解其涵义了。说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一定会有许多人想到整形外科,想到张涤生院士,确实这是一个深为国内外整形外科界关注,为中国人争得许多荣耀的学科和学科带头人。1988年,一位年轻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冲着…  相似文献   

7.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10):24-25
一个人在自己的求学年代能先后得到两位院士科学家的悉心指导应该是非常幸运的,而在学有所成后能选择从事与自己专业有所偏离但和社会发展最急需的课题,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就更难能可贵了。我上周刚刚接触到的93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者、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由才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学者。赵由才属于那种现在已经不多见的学者型专家,提示这一点的不光是他的清秀、儒雅的外表、说话时的神态,更有他这些年发表的好几本著作、十几篇论文、考察报告等。 赵由才1…  相似文献   

8.
在驰名中外的蜜橘之乡浙江黄岩城区直下街坊里应,有这么一户柯氏家庭,兄弟姐妹8人,7个是大学生,其中6个是留学生,2个是两院院士,他们都是专家、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3兄弟娶了3个媳妇,其中一位是留学生、教授,另一位是中科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一门走出三院士,全国罕见。这是橘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读了何院士的新出《我不信邪》,得益匪浅。对于何院士,我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我国反对伪科学的旗帜,而且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科学家,何院士的贡献主要有层子模型、复合粒子场论,并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的复合粒子场论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来又转入宇宙论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多的科学家之一。所以,他涉及的领域从粒子之小到宇宙之大,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寻找和谐与统一。对于何祚庥院士来说,人们崇拜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在…  相似文献   

10.
黄昆,浙江省嘉兴人,著名物理学家与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与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受聘过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当选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院士在世界学术界赫赫有名,是真正的重量级科学家,然而国内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却对他一无所知。记者也仅仅是从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才耳闻黄老…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7日,在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卢鹤绂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了卢鹤绂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海市副市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赵雯,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等人在会上先后致辞,原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中科院院士诸君浩,以及卢鹤绂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单位代表、亲朋好友和家属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了纪念活动。纪念会上,举行了《卢鹤绂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正式首发和卢鹤绂先生珍贵史料捐赠仪式。会后,为让更多复旦学子铭记卢鹤绂先生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院士”的获得意味着极高的荣誉,是国家和学术界、科学界对科研人员的最大肯定;院士群体更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科技之林的水平和声誉,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可是病毒的感染和侵袭却给人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生命与病毒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著名病毒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高尚荫为揭开这个谜奋斗了几十个春秋。高尚荫教授是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原籍为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人。  相似文献   

14.
裴钢 《世界科学》2005,(9):2-3,15
纳米-生物-信息-认知四大学科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会聚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本刊去年5月号曾刊发陈超等人的文章对会聚技术作了较全面介绍。今年8月20日,在2005中国科学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先生以此为题,作了进一步阐发。为让读者对会聚技术的最新进展有进一步了解,本刊特摘要刊登此文。  相似文献   

15.
正王一德,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全国大型钢铁企业中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人,也是山西省本土培养的第三位院士。这位用钢铁锻造厚重人生的院士为中国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该领域的优秀工程技术专家。"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没什么两样,才干并没有增长多少,不同之处是责任更重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我会继续在一线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山西、为国家的工程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尽一把力。"这是王一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的一番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6):10-12,39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出席中国科学院2005年工作会议期间,有幸听到陈竺副院长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工作的报告,我以为这一报告阐明了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将如何从生命科学中获益,或者说生命科学将如何造福亿万老百姓这一人们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陈竺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国家安全的新内涵、健康中国人计划、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生命科学如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话题发表了见解。现征得陈竺院士的同意,全文发表此次访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报道探险,让我与秦大河院士结缘长期从事科学探险与采访的我,曾思考一个问题,即现代国际科学探险史上,谁真正为中国争得了荣光?思来想去,好像仅有秦大河院士一人,至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他1989~1990年度,与美、英、法、日、苏5国6位队员一道,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这些勇敢的探索者们,驱赶着狗拉雪橇,自位于南极半岛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出发,奔向苏联和平站。用了7个月的时光,走过6000多千米的行程,他们终于胜利抵达终点。当时,这一富于牺牲精神的壮举轰动了全世界,当他们胜利归来时,相关国家的政要、群众用红地毯、鲜花和掌…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问题陈芳允(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信息高速公路”问题,现在许多方面都在进行研讨。据我所知,中国科学技术科学部已请叶培大院士等人组织了一个国家咨询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有考虑以此作为一个重大项目和将与之有关的基础研究列入选题...  相似文献   

19.
说起上海交大的模具技术研究所,很多人会眼睛一亮,它把传统的制造业关键技术与当代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结合,将研究开发与学科建设及学生教学培养有机结合,同时大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实现了科研、教学、开发三个层面互补、国内外科技开发合作联动的良性循环,造成这种好局面的关键人物是国内模具研究开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阮雪榆院士,在阮之下有几员大将,其中一位是现年37岁的启明星彭颖红教授。 彭颖红是四川成都人,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前半段是分别在重庆、兰州和长沙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韩沛 《科学之友》2002,(1):18-19
2001年12月10日,上海某报刊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两名院士因严重违背科学道德被除名。这则消息称,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存浩院士在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时说,已有两名中科院院士因违背科学道德而被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消息并没有透露出这两人的姓名。据南方周末记者报道,据了解,中科院历史上还从未有过院士除名的记录。被除名的两名院士到底是谁?作为社会中最有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