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介绍离散多频音调制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离散多频音系统时域均衡与循环前缀相结合的消除码间干扰方法,探讨了其中时域均衡器训练算法,并得出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离散多频音调制自适应比特分配概念,讨论和改进了比特分配方法,给出了子信道误比特率相等的比特分配准则,以及计算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采用格栅编码的离散多频音调制(DMT)系统,并推导出了编码增益的具体计算方法。该系统可获得3~6dB的编码增益,等效于降时误码率或传送距离更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离散多音系统中信道辨识和符号同步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种用于信道辨识和符号同步的综合方法,应用能量判决的准则同时实现信道频域响应和时域冲激响应的辨识以及符号边界的定位,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系统中应用该方法,使得系统的几何信噪比有10dB左右的提高,且算法的复杂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离散多频音调制将信道划分成许多子信道,可分别加以处理和利用。子信道如果加上编码,可获得4~5dB增益,但使复杂度和时延增大。一般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允许在全编码和全不编码之间作选择。本文提出的子信道分级利用方案,针对不同业务对实时性、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仅对部分信道进行编码,以得到较大的灵活性。为此推导了一套比特分配、能量分配的设计公式,物理概念清楚,且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石文孝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0,18(1):1-5
讨论了离散多频音(DMT)调制系统中信道时域均衡器的训练算法,通过采用频域刷新及时域窗技术,使均衡后的信道响应均方误差最小,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将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选择性映射(SLM)算法进行级联的联合算法来降低离散多音调制(DMT)系统的峰均比(PAPR)。该联合算法先利用SLM算法对DMT信号进行处理以降低PAPR,所得信号再利用DCT变换进行处理,以进一步降低PAPR;并在降低PARR的基础上,研究了DCT变换和SLM算法之间的联合准则,比较了两种可行的联合算法DCTSLM和SLM-DCT之间的性能差异,得到了联合时的最佳级联顺序。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SLM-DCT是较优的联合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DMT系统的峰均比。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多频音调制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 DMT-ADSL )系统的时域均衡器( TEQ) ,其 SNR在任意带宽占用情况下都为最大 .在时域和频域中实现这种自适应 TEQ的算法 .用计算机仿真比较了时域算法与频域算法的收敛性 .结果表明 ,两种算法收敛速度比较满意 ,并且频域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均方误差 ( MSE)偏差 . 相似文献
9.
离散多音调制(DMT)信号的频谱旁瓣功率过大,在噪声环境和信道特性变化的情况下会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离散小波多音调制(DWMT)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来代替DMT中的离散傅立叶变换,通过仔细地设计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文中在介绍DWMT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DWMT系统的关键技术(比特与能量分配算法、基带滤波器设计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DWMT与DMT进行性能上的比较,说明DWMT性能优于DMT,有望用于宽带接入网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载波间干扰,在对干扰系数分析与合理估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均衡思想的解相关干扰抑制方案.通过干扰矩阵的循环镶嵌算法来消除载频间干扰,抑制系统中的地板效应.与传统的频域均衡方法相比,该方案省去了迭代运算与信道矩阵的求逆运算,计算简便,具有稳定的收敛性,并且适用于无线多径信道和高速移动的环境.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归一化频偏为0.2时,该方案的系统信干比比标准的OFDM系统提高了32dB,比干扰自消除方案提高了5dB;在系统误码率为101时,该方案的信噪比比干扰自消除方案提高了2~3dB。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专用芯片已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得在模拟、数字通信中的信号调制变得更为简单了.本文介绍一种使用AD公司的DDS芯片AD7008实现多音频调制的调频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力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
本文参照Codex 9600调制解调器建立QAM二维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该系统传送高速数据信号时,利用Volterra核定量地分析了正交解调器输出端由于记忆非线性电话信道所引起的线性和非线性符号间干扰。 相似文献
13.
张力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符号间干扰的消除技术。在接收机中,采取“先消除后匹配均衡”的结构方案,非线性信道估计器采用一阶Volterra核测量及自适应递推算法。与Bigljeri系统相比,性能可改善2~3dB.计算量和存储量减少到1/N(N为信道响应样值数).在弥散非线性信道上进行9.6kb/s数据传输的模拟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非线性消除技术可使16QAM系统的性能改善3~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解调卷积编码的高速数据信号,提出了一种均衡与译码相结合的新方法.在分析均衡与译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按照最大似然估计理论,导出了维特比译码新的算法公式.该新算法能够在实现译码过程中,同时完成抵消码间干扰的均衡器功能.文中也分析了慢时变信道自适应估计的迭代公式.最后以OPSK 为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一种ADSL系统中帧(符号)同步的简单解决方法及其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谢志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
本文选取3、5、7、9、11、13、15、17、19、21等10个临界带的频率范围,针对5、10、20、30、50、100个频率成分等6种频率组合的多频声信号,进行了同一临界带的多频声和窄带白噪声的听觉感知分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成分个数的增加,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越来越难于区分。而当频率成分个数确定时,高频段临界带的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更难于区分。上述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耳的频率分辨能力,即人耳的频率分辨率与临界带有关,临界带序号越大,频率分辨率越差,多频声就越接近窄带白噪声。对第9临界带,频率分辨率约为4Hz。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调频(FM)干扰超出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自身抗干扰容限时相关输出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ethod的FM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回波信号的S-method分布,估计干扰信号的瞬时频率及瞬时相位,并通过迭代校正方法提高相位估计精度,基于最终的估计相位,构造干扰对消器实现干扰抑制.对正弦调频和线性调频干扰抑制前后的相关输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干比(S JR)分别为-20 dB和-25 dB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干扰,实现目标正常检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讨论了两种在码间干扰和噪声干扰下误码率的估计方法。第一种是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第二种是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分析法,该方法不用码间干扰的矩函数,可用于各种噪声干扰,计算代价低,适用于相干振幅或相位调制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