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定量构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医药研究中,β内酰胺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半经验量子化学的AM1方法对23种已知的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进行了理论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建立了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分子的结构活性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分子设计信息。  相似文献   

2.
β—单环内酰胺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种β-单环内酰胺进行了理论研究,运用量子化学RHF/PM3法对4种β-单环内酰胺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振动分析,根据计算所得的结果,分析了不同化合物的总能量、生成热、电子能量与活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讨论了β-单环内酰胺的活性在分子化学键上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模拟受体活性部位与配体分子间作用的势场模型,从三维空间进一步探讨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构效关系,指导新化合物设计与合成。我们根据活性类似物原理,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已知的26个单环β-内酰胺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模拟了大肠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与配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场和静电力场模型。该模型有利于指导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me-too类药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单环β-内酰胺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细菌感染所引起疾病的主要抗生素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或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因而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β-内酰胺可分为单环,双环和多环,其中,单环β-内酰胺是一类新型化合物,不仅在结构上更简化,有利于人工全合成,而且在抗菌谱和抗菌活性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点,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在体内有着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一开始就引起了世界抗生素研究领域的注目[2~5].我们研究单环β-内酰胺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机理的目的是,想了解其反应过程中分子…  相似文献   

5.
用AM1 和PM3 方法优化了3 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找出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即活性在结构上的表征.同时对抗生素的药性机理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AM1方法研究了两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的微观机理,优化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几何构型,得到该反应正方向和逆方向的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在酸性和碱性情况下的机理;通过比较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情况下,无论是开环还是闭环反应相对而言都容易发生反应,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多现象。  相似文献   

8.
运用MOPAC程序中AM1方法模拟了两种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分子与OH-的反应过程,得到了可行性的机理,且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有电荷迁移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李安娜,闫萍(武警甘肃总队医院730050)青霉素与头孢类抗生素都属β-内酰胺类。头孢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似,具有抗菌力强、过敏反应少、对胃酸及β-内酞胺酶稳定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但近来关于β...  相似文献   

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正确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制订治疗方案.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影响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的因素,以及耐药机制.方法 通过介绍各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及临床药理学特性,正确使用β内酰胺娄抗生素.结果 根据疾病和药物的适应症,正确选用药物,既要考虑疗效,又要确保医疗安全,合理使用β内酰胺抗生素,切忌滥用.结论 充分发挥杀菌活性强、毒性低的优点,合理应用,达到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用AM1方法研究了两种单环 β 内酰胺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开环反应的微观机理 ,优化了反应物、过渡态及产物的几何构型 ,得到该反应正方向和逆方向的反应活化能 .  相似文献   

12.
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能水解临床治疗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严重削弱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开发新型有效专一的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抑制剂有助于提高此类抗生素的治疗有效率.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能竞争性抑制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的活性.通过粗粒化模型分析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复合物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结合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后,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的运动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一系列环硼酸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的结合模式,并从氢键和能量的角度解释该类抑制剂的识别机制与构象-抑制活性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后续基于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结构的抑制剂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边远山区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及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分析法。结果:拒乳反应差、皮肤发黄、体温异常为新生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旧法接生所致脐部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高。结论:杜绝旧法接生,普及农村医疗卫生常识可降低山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病原菌未明确时,建议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新生儿败因症的二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苯并硫Zhuo与苯乙酰氯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1,5-苯并硫氮杂Zhuoα-苯基-β-内酰胺衍生物,其元素分析、氢谱和质谱证实。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一线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各类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由位于质粒的基因blaNDM-1编码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可高效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开发有效的抑制剂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抑制剂迫在眉睫.而抑制剂分子的设计改造工作的开展有赖于对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结构和催化功能的研究,本综述旨在总结目前有关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结构、催化机理及其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基于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改造等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979年Venkatanaman使用三聚氯氰作为酰胺合成中的缩合剂合成了几例饱和链的酰胺。黄化民等参考Venkatanaman法曾合成若干饱和酰胺和β-内酰胺。三聚氯氰(简称C.C)是工业中间体,它价格便宜,且易得到,反应可以在室温下进行。因此,是合成酰胺键的比较经济的缩合剂。本文把三聚氯氰用在不饱和酰胺的合成上。在三聚氯氰、三乙胺存在下使α、β-不饱和羧酸同胺反应,得到了十二个α、β不饱和酰胺,其中六个未见报导,产率为60~9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澳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测试技术,研究了α, β-二溴丙酰胺反应染料的模拟化合物消去溴化氢,生成α溴代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反 应的动力学特性,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并讨论了 pH值、温度以及反应物的 结构对α,β-二溴丙酰胺苯磺酸和α,β二溴丙酰胺苯甲酸,在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 消去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β-环糊精(β-CD)的组氨酸(His)一取代和二取代衍生物(简写β-CD-His)和β-CD-His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该衍生物模拟DNaseⅠ对DNA进行了催化水解,并与DNaesⅠ催化水解DN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β-环精精-组氨酸衍生物均能水解DNA,但比DNaseⅠ的活性要低,通过对水解产物的分析,发现水解机制类似于外切酶从DNA链的一端逐个断裂酸酯键。  相似文献   

19.
分次本原环与Kaplansky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次本原环的结构定理给出了分次artin单环的刻画,以及分次artin单环是artin单环的一些条件。定义并讨论了分次PI-代数,给出了Kaplansky定理的分次形式。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之一.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许多分析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