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圆小囊离体培养,使用大肠杆菌O78、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和巴氏杆菌作为刺激物,观察不同时间间隔下,圆小囊不同部位胃泌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圆小囊中胃泌素的表达量在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刺激下,均有剧烈变化;而对于沙门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刺激变化不明显,趋势较为缓和。  相似文献   

2.
P物质及其mRNA在家兔圆小囊组织内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物质(substanee P,S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脑肠肽类物质。大量研究表明SP在激发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和诱发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家兔的圆小囊是兔特有的肠道粘膜免疫器官,在家兔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显示了家兔圆小囊中的SP和其mRNA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家兔的圆小囊粘膜层和黏膜下淋巴组织中存在有大量SP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信号;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观察到的圆小囊淋巴组织的各个部位均有SP mRNA阳性反应信号出现,表明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确实存在着产SP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慢性鼻-鼻窦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方法 50例慢性鼻-鼻窦伴鼻息肉患者为鼻息肉组织组,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钩突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鼻息肉和钩突黏膜组织中HO-1表达情况.另取钩突黏膜组织体外培养,检测不同细胞因子(IL-17A,TGF-β1)和地塞米松(DEX)刺激鼻黏膜组织中HO-1 mRNA的调节作用.结果HO-1 mRNA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钩突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HO-1阳性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炎性细胞;HO-1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可明显提升HO-1 mRNA表达水平;TGF-β1,DEX可明显降低HO-1 mRNA表达水平;且IL-17A,TGF-β1,DEX刺激具有浓度依赖性.DEX与IL-17A联合刺激组和DEX与TGF-β1联合刺激组的HO-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IL-17A单独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作为拮抗氧化剂在鼻息肉组织氧化应激过程中被反馈性诱导上调,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其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奶牛不同病变时期乳腺不同部位的肥大细胞的数量、活力以及P物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炎乳腺组织中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染小叶间质、腺泡及腺上皮细胞间、腺泡腔内、乳导管及血管内壁与周围,并随着病程延长,乳腺不同部位的炎性细胞急剧增多,并呈上升趋势,与正常乳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乳基部(乳腺炎3个月)最高,其和乳体部与乳头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泡结构渐进紊乱,小叶内血管内膜突起出现裂隙;乳腺不同部位的黏膜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变化和P物质的表达水平均与炎性细胞浸染变化相吻合,且P物质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相关联.P物质和肥大细胞参与奶牛乳腺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家兔圆小囊组织中的SYP阳性细胞和胞间阳性反应物的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圆小囊组织中大量分布着SYP阳性表达细胞和胞间阳性突触小泡样结构,这一结果为证明圆小囊作为外周神经免疫内分泌器官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细菌幽灵是革兰氏阴性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裂解后形成的完整细菌空壳,可以作为一种候选疫苗.细菌幽灵是一种新的研发疫苗的策略,其本身所具有的佐剂性质可以加强免疫反应,包括T细胞的活化和黏膜免疫.因为细菌幽灵本身的和外源的抗原可以在细菌裂解之前就表达于膜复合物的表面,所以不同来源的抗原可以同时通过细菌幽灵呈递给免疫系统.细菌幽灵具有多种优势,包括生产方便、安全和可作为多价联合疫苗.  相似文献   

7.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和致聋不同时程的成年雄性白腰文鸟X区P物质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致聋后鸟的X区P物质表达量显著减少.X区是鸣禽鸣唱学习的重要核团,P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提示X区P物质可能参与了鸣禽鸣唱可塑性的调节或鸣唱模式的维持.  相似文献   

8.
Ser/Thr蛋白激酶(STK)是生物体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以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为材料,经过本地BLAST搜索、SMART结构域预测排除假阳性结果得到钝顶螺旋藻Ser/Thr蛋白激酶的基因序列.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曲线确定该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经低温15,20,25℃和高温37,43℃分别诱导60 min,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4个具有跨膜结构域的Ser/Thr蛋白激酶基因在正常生长温度下和经低温、高温诱导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发现stj1850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表达;stk1993,stk2111的表达量在不同温度下没有显著差异;stk2103在低温诱导后的表达量降低,高温诱导后的表达量升高,提示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钝顶螺旋藻对温度的适应.  相似文献   

9.
Ser/Thr蛋白激酶(STK)是生物体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以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为材料,经过本地BLAST搜索、SMART结构域预测排除假阳性结果得到钝顶螺旋藻Ser/Thr蛋白激酶的基因序列.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曲线确定该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经低温15,20,25℃和高温37,43℃分别诱导60 min,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4个具有跨膜结构域的Ser/Thr蛋白激酶基因在正常生长温度下和经低温、高温诱导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发现stk1850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表达;stk1993,stk2111的表达量在不同温度下没有显著差异;stk2103在低温诱导后的表达量降低,高温诱导后的表达量升高,提示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钝顶螺旋藻对温度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克隆获得2个γ-干扰素诱导的溶酶体巯基还原酶(GILT)基因AjGILT-1和AjGILT-2,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2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中均含有GILT家族的特征序列CQHGX2ECX2NX4C、活性位点CXXC、2个糖基化位点和11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基因组序列均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2个基因启动子中都存在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γ-干扰素活化位点以及特化蛋白1结合位点;不同的是AjGILT-1启动子区存在多个核因子-1、激活蛋白-1结合位点及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而在AjGILT-2启动子区未发现.AjGILT-1在鳃和肠中表达量最高,而AjGILT-2在性腺、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最高;除肠道外,同一组织中AjGILT-2的表达量均高于AjGILT-1.LPS、PolyI:C刺激和E.tarda感染后,AjGILT-1与AjGILT-2的表达在鳃中仅有少数变化,而在头肾和中肾中则变化较明显.综上所述,AjGILT-1和AjGILT-2基因可能参与了日本鳗鲡受病毒和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可复性小肠梗阻的新西兰白兔模型,要求其肠管的损伤和恢复程度呈现较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和同步性。方法选取体重为2.5~3 kg的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52只,其中假手术对照组4只,实验组48只。实验组白兔腹壁肌层切口(疝环的半周长)与待嵌顿肠管宽度相等,将长度为10 cm的末端回肠自腹肌切口处脱出埋置于皮下,形成腹壁嵌顿疝,模拟机械性小肠梗阻。根据肠管嵌顿和松解后的恢复时间,依次将实验模型分为8组,即嵌顿时间2 h、4 h、6 h、8 h组与在嵌顿肠管不可逆损伤临界点松解0 h、24 h、48 h、72 h组。通过病理检查,确定肠管损伤及恢复程度并进行分级,应用Ridit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肠管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肠管损伤。经Ridit分析,假手术对照组肠管损伤分级的平均Ridit值为0.071,梗阻组依嵌顿时间递增排序,自嵌顿2 h组至嵌顿8 h组,各组肠管损伤分级的平均Ridit值依次为0.327、0.545、0.735、0.890。通过方差分析中的LSD两两检验,可发现梗阻组与对照组相比,肠管损伤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各梗阻组间,肠管损伤程度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在肠管不可逆损伤临界点(梗阻6 h)松解后0 h、24 h、48 h、72 h组的平均Ridit值依松解时间递增排降序,为0.774、0.595、0.443、0.262。通过方差分析中的LSD两两检验,各梗阻后松解组间,肠管恢复程度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可复性小肠梗阻新西兰白兔模型很好地模拟了肠梗阻的发展及及时松解后的恢复过程,肠管的损伤、恢复程度呈现出较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及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选择90只1日龄星杂蛋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7、14、21、28、35、42、49日龄时分别胸肌注射无菌处理过的兔圆小囊抗菌肽0.1、0.2、0.3、0.4、0.5、0.5、0.5mg,对照组同时分别注射相同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常规免疫后,分别于第7、14、21、28、35、42、56日龄采血分离血清,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随机抽取10只鸡的血清进行血凝抑制实验(HI),分别测定NDV和AIV血清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结果显示:实验组NDV和AIV血清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兔圆小囊抗菌肽可显著提高鸡新城疫弱毒苗及禽流感灭活苗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从目前我国香附产量较大4个主产区采集6份样品进行总黄酮成分含量质量对比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地区香附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海南产香附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分布于横断山区中缅树鼩的肥满度进行测定,探讨中缅树鼩肥满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56只体重相近的中缅树鼩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对照组(自由取食,control);分别禁食12h(F12h)组、24h(F24h)组和36h(F36h)组;以及禁食36h后重喂食12h(R12h)组、48h(R48h)组和7d(R7d)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体长.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结果发现:中缅树鼩雌雄个体肥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中缅树鼩不同季节的肥满度差异极显著,肥满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最高,秋季较高,春季较低,夏季最低.禁食和重喂食极显著影响中缅树鼩的肥满度,禁食后肥满度降低,禁食24h时达到极显著水平,禁食36h时最小,重喂食7d后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中缅树鼩肥满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模式与其生存的食物波动大、高海拔低纬度和年平均温度较低的横断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地塞米松冷藏保存的离体肺顺应性的变化。方法将32只家兔肺随机均分至对照组、用地塞米松冷藏(4℃)保存24 h组7、2 h组和120 h组。对照组:测定室温条件下的肺顺应性。冷藏组:在相应时间取出肺,室温条件下复温后,置入生理盐水中,测定注气(生理盐水)和抽气(生理盐水)过程中,肺容积在10mL、20mL、30mL时的肺的顺应性。结果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地塞米松冷藏保存后离体肺顺应性增强,其影响程度随冷藏时间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乳酸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红细胞凝集性与其内化派伊尔结(PP)之间的关系,分别用细菌黏附正十六烷法(BATH)、ε电位仪、接触角和液体表面张力测定疏水性、细胞表面电荷和表面自由能;并用兔红细胞凝集活性评价乳酸菌表面凝集素表达性质;3H标记的乳酸菌,分析其在PP内化的能力,并在体内分析了3H标记的三株乳杆菌体内内化于PP的性质。体外试验证明,22株乳酸菌体外内化PP的性质具有显著的菌株特异性;细菌的疏水性和内化PP的能力没有相关性;而细菌的表面自由能和内化PP的能力呈负相关趋势。选用的4株乳酸菌在体内内化PP的能力也和体外的结果一致。乳酸菌内化PP的能力具有菌种依赖性。细菌表面电荷、疏水性和红细胞凝集能力与内化能力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但细菌的表面自由能与内化能力呈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7.
褪黑激素被动免疫对母鸭卵泡发育和垂体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冬光照变短季节,选择产蛋量已下降的68周龄仙湖三号母鸭30只,随机分成三组。试验组用效价为1∶3200的兔化褪黑激素血清抗体进行被动免疫,对照组用正常兔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在第三次免疫3h后每组随机选择6只母鸭采集血液,每隔4h采血1次,血样采用化学发光定量免疫分析测定血浆中的FSH,LH的含量,采完血后剖检卵巢,对卵泡进行分级计数。结果表明,经过三次免疫,可提高FSH水平(P>0.05),但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提示在短日照下通过被动免疫可中和母鸭体内MLT,增加母鸭垂体激素水平,对母鸭生殖机能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