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杂交稻种汕优6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酸浸种,对其萌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一定浓度的植酸能延缓种子发,降低种了萌发率,这可能与植酸抑制植酸酶活有关,同时,植酸还可能又对种子萌发关键作用的磷酸化酶和α-淀粉酶等水解酶活性起强烈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GA对用植处理过的种子有明显的解抑制作用,这将为解决杂交稻制种中存在的阴雨天上发芽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1%H2O2和200mg/LGA3均可促使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萌发,1%H2O2处理的萌发率高于200mg/LGA3处理,但后者的平均萌发生长量高于前者。各处理对干藏7个月的山楂种子萌发无效。生理分析表明:200mg/LGA3可提高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内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GA和ABA含量,降低IAA含量,但提高了(GA+IAA)/ABA比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分布北界的山茶花种群耐冬山茶的冬季低温适应规律,模拟自然冬季温度特点,进行了温度对耐冬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树种耐冬种子同样具有适应冬季低温的冬休眠特性,10~15℃是解除其休眠的最有效低温,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是10~20℃,最适宜发芽温度为15℃,属于南方系冬休眠类型,有50%多的种子能够忍受10℃以下冬季低温越冬.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品种“神禾8898线椒”为材料,设置不同铝浓度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铝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铝处理(5mg/l和10mg/l)提高了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植株的鲜重等,并且对辣椒的芽和根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铝处理(20mg/l和40mg/l)的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5.
番茄种子萌发初期长根前产生的中性植酸酶的最适PH在7.2附近,在55℃以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Km是104μmol/L,Vmax是3.45nmol/(min.L),一阶的Na和K离子对酶活性无影响,二阶的Ca、Mg、Cu、和Zn离子有抑制酶活性作用,酶保存在PH5.0时活性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94年和1995年采收的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发芽、组织培养、生活力测定、GA3处理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层积中山楂种子先解除休眠而后破壳;种子子叶休眠时间短,并可在干藏条件下解除休眠,休眠解除后,种皮抑制其生长;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进入休眠前,种皮对子叶生长有一定作用;干藏7个月以内的种子,去除种皮或去除种皮及子叶,胚芽、胚轴、胚根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模拟酸度分别为pH=5.0和pH=5.5两种酸雨,在这两种酸雨的条件下,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四个指标来分析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绿豆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行Na Cl胁迫条件下鸡冠花种子萌发试验,分析Na Cl对鸡冠花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胚芽、胚根长度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Na Cl溶液胁迫下,鸡冠花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胚芽与胚根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生长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分别为17.73~(**),18.14~(**),12.75~(**),12.38~(**)).依据发芽率和盐浓度回归方程估算出鸡冠花种子耐盐极限值为193.34 mmol/L;在Na Cl胁迫下,鸡冠花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分别为93.42~(**),16.4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F为47.89~(**)). 相似文献
9.
10.
倪秀珍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6):75-77,51
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极品速生红丁、南韩白丁、宝石红丁3种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芽、胚根长度和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光条件下南韩白丁的发芽率为100%,宝石红丁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也相对较高,但是速生红丁则在半遮光条件下萌发状况较好.三个品种萝卜种子均适应于弱光条件,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品种选择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的萝卜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利用和分配具有差异.生产实践中根据品种不同而度遮光是十分必要的,品种的合理选择和合适的光照条件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区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状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处理有利于提高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室温贮藏不利于种子活力的长期保持。根据不同条件下毛泡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差别,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其划分为四组,该结果为泡桐引种和培养新品种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历时三年,对贵州特有的美丽红山茶(CamelliadelicataY.K.Li)、长柱红山茶(C.longistyllaYKLietChang)、小黄花茶(C.luteofloraYKLi)、狭叶瘤果茶(CnerifoliaChang)和野生油茶(ColeiferaAbel.)(广布种)等自然野生种类的结实与繁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为:1,成花自然结实百分率分别为40.3,30.0,22.5,20.8,45.6:成熟种子百分率为结实率的60.0,50.3,60.0,58.5,60.2;种子带病虫百分率为结实率的30.0,38.0,28.0,16.0,28.6:在原自然分布地林区设15m×15m样方统计种子自然萌发百分率,其平均数分别为3.0,2.5,3.0,2.5,8.6:而苗床播种出苗率则为86.2,90.076.0,76.1,85.4;2,受精不发育或不完全发育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得发育完全的种子百分率为50.0,60.6,30.5,30.0,46.5:3,五种植物的成熟种子在5~22℃,相对湿度≥60%的暗光或无光条件下30天均开始萌芽,最适萌发气温为17±1℃,最适前发湿度为70±5%,但同时播入土中的种子,极少数可延迟1~2年萌发.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是授粉、受精、发育生理与其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科学方法促进种胚发育,提高种子成熟率和种子活力,解决种子出苗整齐,培育壮苗等关键技术,在 相似文献
15.
产植酸酶青霉菌株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产植酸酶的青霉菌株A2进行了诱变研究。分别以HNO2-UV和UV-5Bu复合处理,进行了二轮诱变筛选后,得到高于A250%以上的变异株6株,其中A2-UV59-20株的酶活达0.812±0.019u/ml,为出发菌株A2的二倍多。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采收期及层积前后的山楂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月25日以前采收的种子种仁中POD活性随成熟度的提高呈增加的趋势,之后趋平稳;而种皮中POD活性8月25日前基本平稳,以后迅速下降。随成熟度的提高,种仁中POD同工酶条带数有所增加,而种皮中其条带数不变,只是随成熟度的提高酶带颜色变浅。层积后未裂壳的种子种仁和种皮中POD活性与干藏种子差异不显著,而层积后裂壳的种子种仁和种皮中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干藏及层积未裂壳的种子;层积后,在POD同工酶谱中,种仁缺少了原有的2条酶带,但增加了4条新的酶带;种皮保留了原有的酶带,并增加了7条新的酶带。 相似文献
17.
长序狼尾草种子萌发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TB法测得长序狼尾草种子生活力为72.08%;在所测时期内盆栽试验的发芽率在7%-43%之间:种子无休眠期或休眠期很短:种子属喜暗种子:发芽率与播种至初始萌发的日均温具有正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生活力与发芽率不相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采种期与种子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期间7次在四川省西昌地区所采云南松种子的品质和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月上旬以后采集的种子比较成熟,出种率和发芽率高,抗逆性强,耐贮性好,活力高;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西昌地区云南松种子最适宜的采种期;球果含水量可作为确定采种期的指标之一。在本研究的采种期内,种子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霍霍巴种子经CuSO_4或GA_3处理后,可显著地提高其发芽力。其生物学机制在于提高了种子中的α-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力,从而使经处理的种子中的贮藏物质更快地降解,为呼吸提供充足的底物,从而表现为经处理的种子呼吸强度显著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家蝇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诱导及相关蛋白/多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家蝇蛹血淋巴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诱导,并用统计学逐步回归的方法和多项式回归的方法确定了抗菌相关蛋白/多肽,研究了其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针刺、带菌针刺和超声波均能诱导家蝇蛹产生抗G^ 球菌的物质,而对G^-杆菌无效。在分子量低于18000的蛋白/多肽中,有两种物质(R5、R6)对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观分子量分别在12000和7650左右,这两种蛋白/多肽均在诱导下表达。其中,R6对抑菌活性有极显著正贡献,而R5对抑菌活性有显著负贡献,推测R5为细胞生长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