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酸沉降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近几年中国出现大面积酸雨,探讨中国酸沉降现状及酸雨区域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静云 《科技信息》2009,(25):I0317-I0317
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本身能直接伤害植物的茎叶,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通过本次实验活动.使学生看到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由此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大气酸沉降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国内外有关大气酸沉降的研究简史及其对环境造成的重要影响进行了简述,旨在说明大气酸沉降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合理地评估高速铁路的安全事故损失,是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过程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旅客运输在安全事故损失上的差异以及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对生命价值的估算偏差。研究表明,采用人力资本法进行的生命价值估算值偏低,不尽合理。通过实例论证了高速铁路单位时间的延误损失约为普通铁路客运的6.75倍,并定性地给出了高铁停运和晚点损失计算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5.
沈丽 《科技资讯》2009,(16):141-141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对空气中的SO2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际的酸雨监测实例分析了空气中SO2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酸雨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对于加强空气中SO2的监测及酸雨的抑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影响我国南方土壤酸壳降敏感性的主要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敏感性指标研究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研究结果,对供试土壤进行了单因子指标聚类和多因子模糊聚类分析,将土壤分为很敏感型、敏感型、微敏感和不敏感型4种类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影响我国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的主要因子,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敏感性指标研究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研究结果,对供试土壤进行了单因子指标聚类和多因子模糊聚类分析,将土壤分为很敏感型、敏感型、微敏感型和不敏感型4种类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次生栎林酸沉降中SO2-4含量和pH值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蜀次生栎林不同降水组份中硫含量和pH 值进行连续的观测与分析;揭示了SO2 -4 和pH 值在不同降水组份中的变化规律以及SO2 -4 与其它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本区酸性沉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大气污染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江  梁文寿 《甘肃科技》2005,21(9):15-17
本文对2002年兰州市大气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兰州市大气污染经济损失为11.4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1%。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依然很严重,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仍然较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建议兰州市采取有力措施来改善大气质量,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及粘土矿物与砂矿物的风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时间范围内,pH<3.5的模拟酸雨可引起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明显增大,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同土壤类型的风化速率取决于发育程度和易风化矿物的质量分数.发育程度较低的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砂矿物组,而发育程度较高的土壤,盐基离子则主要来源于粘土矿物组.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贵州的情况选用土壤、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水分盈亏量3个生态因子,采用定量的方法对贵州省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敏感区面积最广占全省的61.28%,其次为较不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分别占18.86%和18.04%,不敏感性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1.15%,敏感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小为0.67%。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彭跃 《科技资讯》2013,(2):158-160
辽宁省是我国的燃煤大省,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住居全国前列,这为境内酸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前体物来源。但酸雨现象是大气化学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的综合效应,其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辽宁省主要污染物排放与酸雨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降雨DH值与当地污染源的致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辽宁省酸雨的形成受本地污染源致酸性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较大。但在局部地区,酸性物质排放量与降雨pH值之间负相关关系不明显,碱性颗柱物的排放,气候、地形等因素可能是影响这些地区酸雨成因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水的酸碱性通常认为是受大气中的SO4 2 -和NOX-浓度大小控制的 ,大气降水的pH值与这些物质的浓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并且与降水的物质组成 (阴阳离子 )也无明显关系 ,但是却随大气中TSP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且有规律的变化。大气中的TSP值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而且还可以用来反映大气降水的酸碱程度、解释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以及提前预测大气降水的酸碱程度。  相似文献   

14.
1991年~2000年长治市大气SO2的污染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治市1991年-2000年大气主要污染物——SO2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相关分析探讨了SO2污染与社会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大气SO2浓度随时间推移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日均值从1991年的0.039 mg/m^3上升到2000年的0.064 mg/m^3,平均增长了64.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 a间SO2浓度除1993年与1999年、1993年与2000年间SO2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②SO2浓度随季节变化表现为1季度最高,为0.102 mg/m^3,3季度最低,为0.023 mg/m^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一季度与其它三个季度SO2浓度差异显著外,其它三个季度间差异均不显著;③6个监测点SO2浓度年日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十字街〉马厂〉长钢〉清华〉轴承〉液压;聚类分析将6个监测点划分为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两类;④SO2浓度与社会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SO2浓度与耗煤量、人口密度、废气排放量及工业总产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SO2浓度与耗煤量的相关系数最大.此外,对长治市的SO2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DEA-BCC模型,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对2002~2012年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农业经济投入与产出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区域内农业综合效率总体偏低,农业技术水平仍然是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地域差异来看,农业发展水平东高西低的格局并未发生改变,并且农业效率两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农业综合效率的地域差异不断拉大;从各地的农业生产具体情况来看,区域内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利用效率低下、产出效益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运用拟南芥寡核苷酸芯片ATH1,分析SO2胁迫对拟南芥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22 810个探针中共检出30 mg*m-3SO2胁迫组与对照组间表达改变1倍以上的基因494个,其中上调220个,下调表达274个,主要涉及与细胞代谢(189个)、结合(177个)、转录调控(74个)、结构分子(55个)、信号转导(53个)、物质运输(39个)等功能相关的基因.胁迫组中与细胞防御相关的基因,包括防御酶基因、病程相关蛋白PRs和细胞壁防御相关基因等表达上调.结果表明,SO2胁迫时植物细胞能够通过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从分子水平上改变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植株对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吉林农业经济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农业经济类型和农业气候进行划分。用FuzzyPFS聚类法对农业经济相关数据进行聚类运算,获得了一个最佳分类数,从而对吉林省农业经济进行了有效划分。  相似文献   

18.
现行规范给出的预应力筋摩擦损失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平面曲线钢筋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对于空间曲线长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计算无明确规定。推导空间曲线预应力筋的摩擦损失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分段计算空间长预应力摩擦损失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江农业文化的自然生态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长江流域农业文化的物质前提。研究表明,长江农业文化正是得太阳之恩惠,受温热之赐予,承雨水之滋润,赖沃壤之培育,就长江中下游而言,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在460-520kJ/cm^2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10℃时期的积温为5000-5500℃,年降水量为1000-1400mm;土壤资源丰富,宜于作物栽培的土壤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20.
白惠峰 《太原科技》2002,(4):38-38,40
阐述了应用SO2气体对300nm紫外光的共振吸收原理,直接跨烟道测定SO2气体浓度的方法、可行性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