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盆钨矿床位于大西沟-黄金美钨(钼)矿化带内,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指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典型钨矿床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金盆一带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依据金盆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确了金盆钨矿床的找矿地质条件、信息准则与标志,对于金盆矿床深部及边部、以及江口-太白庙一带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盆钨矿床位于大西沟-黄金美钨(钼)矿化带内,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指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石英脉型钨矿床。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典型钨矿床特征及区域对比研究,初步建立了金盆一带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依据金盆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确了金盆钨矿床的找矿地质条件、信息准则与标志,对于金盆矿床深部及边部、以及江口-太白庙一带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钼矿资源丰富,集中分布于栾川、大别山地区,多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的岩浆侵入关系密切.省内已知的钼矿床多分布于重力低异常区或外围梯级带上,在航磁异常图上,钼多金属矿集区及附近的ΔT异常分布规律性不强,其异常性质及规模受成矿母岩、成矿类型及围岩性质控制.通过总结钼多金属矿集区的重力和航磁异常特征,建立了矿集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成矿模式,据此对夜长坪、南泥湖、东沟、涩港、吴陈河、汤家坪等矿集区进行找矿前景分析及成矿预测,认为夜长坪、南泥湖矿集区及新县岩体的东西两侧、商城岩体南侧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内蒙古特莫牧场一带的找矿远景,提出矿产勘查靶区,在该区先行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了该地区Au,Ag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区域分布及其在地质单元中的分配特征分析认为,Mo,W,Ag,Pb,Zn,Fe,Cu等是本区主要成矿元素,大石寨组为成矿有利地层,钾长花岗岩对成矿特别是钼矿具有重要意义。全区圈出综合异常55处,根据异常分布特征及其地质背景,划分出5个异常区,综合分析各异常区的异常特征、地质成因及找矿效果认为,第二异常区反映了深大断裂的特征,第一、三、四、五、六异常区可分别作为本区金、铅锌银、铅锌铜、钼、铁铜多金属矿的找矿靶区。特别是第五异常区成矿条件良好,后期预查已发现小型钼矿床,可作为寻找钼矿产的重点靶区,有望发现中型以上钼矿床。  相似文献   

5.
本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低,通过近千平方公里的分散流扫面后,获得该地区北东向综合异常带。由于异常所处的地质条件有利,异常特征明显,在异常区内有已知的铅矿点及铜钼床分布,该异常特征在平面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刚欠查鲁马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21个综合异常。结合地质成矿理论对综合异常进行评序、筛选,确定5处最具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对5处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发现2条钨、锡矿化蚀变带,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即昆仑山南坡金锑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钨锡成矿远景区、扎日尕那南钨锡成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保亭 《甘肃科技》2008,24(10):51-53
南泥湖钼(钨)矿区位于闻名于世的河南栾川南泥湖,是我国最大的钼矿产地之一。经过多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已发现钼矿床(点)16处,这些地段是本区乃至国家钼矿资源的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8.
广西全州越城岭花岗岩体东部地区成矿条件好,钨锡(钼)矿化普遍、矿化点密集分布,迄今除个别矿点工作程度相对较高,达到详查外,大部分矿点皆只限于地表矿点勘查或普查,至今只有一个仅具有地方工业价值的小型矿床,其余皆为矿(4C)点。此次的钨锡(钼)成因类型可分高-中温热液型、矽卡岩型二类,越城岭花岗岩体西侧还有含锡矿、绿柱石及铌钽的伟晶岩型。可初步预测预测该区钨〉10万吨.锡〉5万吨,铅锌〉10万吨。  相似文献   

9.
李凤国  金贵新  任志军  阿其娜 《科技信息》2011,(10):I0326-I0328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不拉格乌兰矿区铅锌钼矿的发现,是在1:20万化探异常基础及1:5万化探扫面在区内圈出了以Ag、Pb、Zn为主元素综合异常指导下。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经过2004-2009年进行了预查、普查,局部详查地质工作找矿,初步确定了综合异常多处,矿区中东部钼矿体及铅锌矿体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初步确定钼为中型,铅锌小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论大宝山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宝山矿区各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矿区的成矿历史分2个成矿期,4个成矿介段,即中泥盆世多金星成矿期的铜铜锌银硫化物成矿阶段,菱铁矿成矿阶段;早白垩世铁钼钨成矿期的铁钨成矿阶段,钼钨成矿阶段,各阶段均有各自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方式,构成一个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历上有一定联系,时间上差别明显的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1.
曹芳芳  王喜亮  李军旗 《科技信息》2010,(21):J0041-J0042
河南省卢氏县马阴地区研究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为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本文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将该区划分出三个地球化学异常区:Ⅰ区元素组合异常复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以Ag、Pb异常为主,是寻找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Ⅱ区异常以Mo为主,经查证有钼矿(化)体的存在;Ⅲ区异常最为简单,以锌元素异常为主。通过本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研究区的地质、蚀变等特征,可推断出该区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小平坝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薄竹山矿集区东部,钨多金属矿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磁异常、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与矿体空间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专钱  杨燕 《科技信息》2012,(18):365-365
江西十八九山铁矿区地磁异常规模虽小,但在空间分布上有规律,正负异常相间,平面分布上与地质标志层石英岩(硅质岩)、断层及花岗岩体相吻合,通过对矿区地磁异常特征的认识,进而解释推断,在矿区成功地找到了有工业意义的铁矿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阿克塞龙尾沟地区进行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普查,基本查明了区内13种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和组合富集规律,并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统计及分析,查明了各地质单元的元素的富集、变化及叠加特征。对异常的元素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划分出区内经历的3次主要构造序慕,以往认为区内的重砂异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次化探异常全部重现,靶区得到缩小。对综合异常进行异常价值评序,可作为下部工作部署的依据,为该区今后找矿及地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地化资料。  相似文献   

15.
香格里拉县东炉房铜多金属矿属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脉型矿床,由内至外形成一个钼铜金铅锌成矿系列,矿体剥蚀程度浅.通过对矿区的物化探异常特征的总结,矿区化探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套合好、浓集中心突出,物探异常幅值高并具有一定规模,目前所发现矿体与物化探异常规模不相衬,推测矿体在水平及垂向上仍有延伸,尤其是深部有较大找矿潜力,是今后地质工作的重要地段.  相似文献   

16.
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坞尖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小型钨(钼)矿床.该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主要赋存于蓝田组下段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泥岩中.赋矿围岩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为特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绢云母.矿床的形成可划分4个成矿阶段,即无水矽卡岩阶段、含水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大坞尖钨(钼)矿床属矽卡岩-云英岩复合型热液矿床,研究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勘查模型是根据已经勘查或开发过的矿床中,在深入研究不同规模的勘查对象(矿田、矿床、矿体)的基本地质特征(成矿环境、成矿条件及矿床地质和矿体地质)相似性和其勘查方法相近性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勘查模式的总称或总和。本文通过对辽宁五龙金矿床的普查工作,浅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激电中梯电法勘探具有方法多样性、仪器设备简单、工作效率高等许多优点,在矿产普查勘探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供水水源勘探各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次试验通过采用激电中梯的勘查方法,初步查明试验区岩石物性、第四系地层和黄铁矿对隐伏矿体的影响,寻找试验区内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工作,为本地区今后开展物探普查工作提供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为下一步在该地区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成果具有在区域内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张义成  王晴  盛景军 《科技信息》2009,(17):385-385
激电中梯电法勘探具有方法多样性、仪器设备简单、工作效率高等许多优点,在矿产普查勘探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供水水源勘探各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次试验通过采用激电中梯的勘查方法,初步查明试验区岩石物性、第四系地层和黄铁矿对隐伏矿体的影响,寻找试验区内隐伏铜钼多金属矿体工作,为本地区今后开展物探普查工作提供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为下一步在该地区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成果具有在区域内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钨、钼在土壤、沉积岩石中的含量较低,土壤及岩石中钨的本底值约为1ppm左右(1),在花岗岩中钨的平均丰度为1.4ppm(2)。测定微量钨、钼的常用方法是先经过浓集与分离后,再用二硫酚或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3·4)。B.F.Quim等利用将钨萃取到小体积的有机相中以提高灵敏度,然后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地质考察及环境本底值的调查中,对于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除了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外,还要求方法简便、快速,一种繁琐费时的分析方法,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关于钨、钼的催化特性,文献上已有报导(5-9)钨、钼的极谱催化波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