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文就“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如“很”、“非常”一般的用法是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来加强程度,但是汉语中目前有一种流行趋势,直接用它来修饰名词,我们把它统称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这是一种很有意思,但是又颇有争议的语言现象,许多研究者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我们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这一特殊结构做一考察和解释。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被语言社团使用和认可是因为在特定的语言使用场合下,此结构中的名词转指该名词所涵盖的世界知识意象或意象组合。但这一结构的使用并非没有限制,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就是名词丰富的内涵意义。某些名词能够进入这一结构是由于在特定的语言发展历史中获得了特定的性状意义或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转喻、凸显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3.
“程度副词+名词”这一有悖于传统语法的现象,已被广泛使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这一结构作了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这一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程度副词+名词”问题的讨论可以说已经屡见不鲜了,不少学者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过研究,但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5.
6.
马臣雨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3-16,26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作用较为单纯的一种,它一般只修饰和限制动词、形容词。但副词对名词进行修饰和限定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在近年来大量出现。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和表达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初步了解该结构中名词功能的游离以及在表达效果上的利弊。 相似文献
7.
陈金美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5):113-117
"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广大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描写、解释。文章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语用的角度对之加以阐述,以探讨其语用理据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80-83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在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上下三个方面:潜词义的显性化;潜在功能的显性化;潜性效果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9.
张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2):13-15
“副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超常规搭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可以在旬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语法成分。副词和名词结合以后名词的表义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指称意义丧失,语义抽象和泛化,细节意义显现。同时这种搭配格式之所以会有如此旺盛的发展能力,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超常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3)
程度副词“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是有明确比较对象、必须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同向递进关系的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二是有明确比较对象、不必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反向递进关系的低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三是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在主观倾向和用法上与“有点儿”形成互补关系的中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其中作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的“还”与“更”在用法上易于混淆,但各有各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5):76-79
程度副词"比较"可以提取出[+中量][-参照对象][+书面语][+褒义][+肯定]和[+性质/状态]6个不同性质的语义特征。程度副词"比较"在语义特征上兼具实词和虚词的双重特征,因此,在进行语义特征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根据汉语研究特点可将程度副词"比较"语义特征分为四类:自然性语义特征、附属性语义特征、聚合性语义特征和组合性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英语名词的句法功能很多,可以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等。除此之外,在一些情况下它还可以作副词用。本文就英语名词的副词作用及其特点,从修饰句子的情况和修饰句中的某个成分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英语比喻型N+N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含有性质意义的名词在与另一个名词的认知范畴的融合中,丧失指称意义,保留突显属性,从而实现名词的非范畴化。以转喻视角对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现象进行分类梳理,并结合例示具体阐释转喻机制促使名词到形容词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表极度的程度副词”是程度副词中的最高级状,或称“极性程度副词”.此类词语常被泛用或滥用,比如对“最、绝、极、特”等的不当使用.表极度的程度副词使用中要注意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符合科学研究结论,要有事实论证依据等. 相似文献
16.
“野”类程度副词,是指表示程度高的一类副词。宁德市蕉城区方言的“野”类程度副词可以分为两组:(1)野、恰、真、尽(“野”组);(2)禚形、若、有够、大(“裸形”组)。这两组程度副词在语义轻重、附加色彩、分布和功能及所适用的句类方面存在差异,各有特点,显示出蕉城区方言程度副词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18.
张明杰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6):114-117
称谓名词动用是具有转喻认知理据的语法现象。在名词动用过程中,作为事件ICM的主要参与者,称谓名词所指称的认知主体具有较高认知突显度,能为同一ICM中的动作或其他参与者提供心理可及。基于事件ICM中参与者与动作之间的转喻关系,文章将称谓名词动用现象大致分为施事者代动作、结果代动作与方式代动作三类,并结合语言实例对其进行阐述,进一步证实了概念转喻认知机制对于语法具有促动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美国英语语料库(FROWN)和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对比研究了英汉"名词+名词"构式,发现英汉语中"名词+名词"构式的语义关系大致都可以分为联合型、关系型、特征映射型和合成型四类,但各种类型所占频率有很大不同;英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名词+名词"构式;英文在句子层面上更重形合,但在短语层面也会出现不少意合构式,接近中文意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 N”这一结构虽然不符合现行的语法规范。但具有典型的语义特征、宽泛的语法功能和较高的语用价值,且在语言表达中,亦可获得一种特殊的效果,有着广泛地运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