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PDS”模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大学、中小学三方合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搭建的一个实践教学平台。在以“合作、互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运行模式中,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相互补充,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平台有效弥补了单纯教育实习的诸多不足,可对在校大学生教师职业养成、教学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和背景导致了这样一种转换?而随着名称的转换,又将会对当前的师范教育乃至教师培养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师范教育"的起源和特色人手,全面回顾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缘由,同时并对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刻的剖析,以进一步明确当前我国师范教育的作用、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教师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还包括教师培养与培训的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时代,培养同时适应世界普遍需求和中国本土需求的卓越教师,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国际国内形势的双重巨变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已被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取代,并形成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转变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变革教师教育模式,即从传统封闭型教师职业教育模式转向现代开放型教师专业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这立足于教师教育学的设计与拓展,让教师教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或一个专业领域,使其范围从原来的师范教育真正扩大到职前职后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培训一体化。认清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3个方面与基础教育需求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抓住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症结所在,这是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新时代的教师教育建设要把握教师培养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师范院校、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发展机构、优质中小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整合发展中探寻教师教育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职前与职后一体化”是一种师范教育新模式,是改革师范教育机制的产物。它以面向和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用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把教师职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将职前与职后教育整合为统一体,重新构建师范教育体制。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建立需要广大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积极有效的参与,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管理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化模式,业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主要方向。然而,由于大学、中小学教师场域文化的冲突、大学教师教育自身发展问题、合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困难重重。由此,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机制、强化教师教育的实践性,重视师范生的指导、完善大学内部跨专业合作机制、改革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合作组织管理规范、完善合作契约机制,才能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介性教师教育的理论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下形成的胜任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教育是与教师专业化两种对立的范式(技术熟练者和反思实践者)相因应的,中介性教师教育试图通过剖面,层面和综合等不同维度的中介研究,形成教师教育的中介思维,中介环节,中介组织和中介机制,以建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转化、双向建构的中介系统,使教师教育模式从对立和两难走向互动与整合。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是国内外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两种典型模式是合并型和改制型,存在招生人数不足、学生的教师情怀和教师素养不够稳定、学校缺乏对师范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师范教育与学校其他专业间的发展不平衡等棘手问题。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加强师范教育的决策分析,探索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调整;树立起均衡发展师范教育的观念等,以推进师范教育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的迅速融合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办学模式的探析 ,提出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专科教育必须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任务为主体 ,走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结合 ,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主体 ,对地方职业大学、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地区师范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  相似文献   

9.
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开发的专业发展学校标准有效地促进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在国际教师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解读这一专业发展学校标准,分析我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中小学”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建立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对如何构我国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一体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课程设置上,忽视教师专业知识训练,造成毕业生教育理论欠缺,教育实践能力不足,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定向师范教育和学生人学动机、就业意向之间的矛盾,造成教育浪费;设置非师范专业,使师范教育受到削弱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师范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同,本是互相关联的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封闭割裂。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是教师发展学校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是落实教育强县的有效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发展,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强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带薪实习”模式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术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带薪实习”的教育模式,必须坚持平等、自愿、择优、公正四大原则,完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互补系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互动系统”、学校与社会融合的“互融系统”。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美育教程》 (吴瑞裘 张佑周 陈弦章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8.8出版 定价: 15元 本书是“中学审美教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之一。该课题 1996年被列入国家教委立项的“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作者深入试点学校进行调查和实验,并吸收了近年来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经两年努力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本书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了中学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有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中小学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和广大文学、美学爱好者参考。 《审美鉴赏举隅》 (吴瑞裘 简焕镇著 )中国文联…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效取决于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如比较协调一致,那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就比较高。反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就低。要提高学校德育实效,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而言,除了继续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还应注重学校与家庭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本文主要分析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主要从基本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方面,对影视艺术教学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总结,以更好的实现影视艺术教学的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砸烂师范教育铁饭碗”呼声日趋高涨,非师范院校获准参与中小学的师资培训,师范教育失去了往日“唯我独尊”的优越地位。因此,师范教育必须审时度势,加强改革: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特色;确立以提高师范生从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课程目标系统;建立师范教育课程立体化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形成的4个理论:大学的公共哲学性质、师范教育的学术传统、教师教育政策以及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四国数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数学教师培养模式已从封闭走向开放、由职业定向走向专业教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课程结构从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并重,突出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育空间从大学为本转向注重大学与中学的合作。比较而言,我国数学教师职前教育应重视在通识课程中提供广博宽厚的知识背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课程的配置与比例,加强高师课程内容、教育理论与中学数学教育实践的整合,突出高师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能力培养等特色,强化面向中学、服务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一些综合性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裁撤与调整曾给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带来危机感,但综合性大学迈入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趋势又为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访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勾勒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1)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一定要扬长避短,在利用大学平台和学科优势、强化学科特色、促进交叉创新和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用力;(2)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是否要办本科及师范教育不能一刀切,要立足于自身办学历史、学科布局及教师队伍状况;(3)服务学科与服务学校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是伪命题,清华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将自身建设与大学建设以及国家教育现代化同向同行;(4)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要提高站位,研究初心不应止于教育知识的生产,更应通过更加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建构,指向教育实践的改进和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